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现实探讨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现实探讨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现实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集群论文,现实论文,理论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7-1209-05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旅游成了一种日益普及的休闲方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都有所体现。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亿人次,国内游人数达到16.1亿人次[1]。在全球范围内,国际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国际游客将增加到10亿人次,2020年将增加到15亿人次[2]。美好的发展前景,兼之具备劳动密集、污染少的特点,使旅游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上得到了重视。在国外,用集群理论对旅游业进行的研究和政策分析也见之于报道与学术期刊。在我国,许多省市级政府也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旅游产业集群的口号。尽管Porter也提及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但集群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制造业层面,集群理论究竟能否适用于旅游业中?旅游集群存在吗?这些问题在学术界还不明朗。因此,对旅游集群的理论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

1 理论回顾

1990年,Porter分析了10个发达国家有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发现:①“国家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经济中不是平均散布的,而是集中于一些相关的产业,我将之称为:集群。”②“许多在国际上成功的产业中的竞争者,或者说产业集群,常常位于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地区或城镇”[3]。尽管集群常常是地理集中的,但这时,Porter并没有在集群的概念中包含空间含义。在1998年,Porter将产业集群的概念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完整的概念:“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集群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产业以及对于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的其它实体。这些实体包括投入产品(比如零部件,设备和服务)的专业供应商,专业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等等。集群常常延伸到下游(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在水平方向上也涉及了互补品生产和通过技术、技能或者共同投入相关的产业中的企业。最后,许多集群包括了政府和其它机构——如大学,标准设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撑”[4]。从组成要素上看,集群的核心是企业,包括了本地与企业相关的几乎所有的实体和机构。另外,很明显,空间属性已成为集群概念的必要条件之一。从空间分布上看,集群一定是有地理集聚含义的。然而,集群的地理尺度究竟应该以多大为宜,不同学科的学者还未统一看法。比如,以Porter为代表的管理学家并不是很强调地理的含义,而认为集群的界限取决于对于竞争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和机构的联系和互补性的强弱[4]。集群的范围大可跨越国界,如一个化学品集群涵盖了德国和瑞士的德语区[4],也可以小到一个小镇,如意大利的Sassuolo的瓷砖集群[3]。地理学家特别强调集群的微观尺度含义。

后来其它学科的学者对集群理解基本没有超过这一概念范畴。判断集群的依据一方面来自概念,但又不仅仅于此。我们应该明白:Porter为什么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对集群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握其实质。贯穿于《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始末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怎样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走向繁荣?Porter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钻石体系”的分析框架[3],而地理集中的集群能使“钻石体系”的要素的互动强化和提升。“集群是‘钻石体系’运作的体现。企业,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地理集中强化了对各个行为主体的压力,进而促进了创新和升级”[3]。也就是说,集群的本质在于企业、消费者和供应商、政府、大学等机构的互动。这应该是我们理解和判断集群核心。集群的创新和升级是企业、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大学等机构互动的结果。

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包括旅游业的服务业中应用较少。Linda Canina[5]指出了三点原因:①技术复杂的制造业,比如汽车和计算机,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服务业则主要雇佣非技术人员(除了管理人员),所以集群不能为服务业企业提供劳动力方面优势;②在地理集中条件下,由于信息渗漏和工人流动而形成的技术扩散对于技术复杂的制造业企业意义更大,而对于低技术的服务业,比如旅馆和零售业,价值不大;③专业供应商对于高技术制造业意义非凡,但低技术服务业仅仅要求满足基本供应就可以了。产业特征差别使集群的概念更多地局限在制造业中。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存不存在集群?

2 旅游集群现实层面分析

实际上,摆在集群研究者和旅游学者面前的这个问题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包括来自现实的挑战。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将集群纳入旅游业的发展政策之中。2003年,Porter分析了South Carolina的竞争力,指出旅游集群是对South Carolina有重要影响的四个集群之一[6]。在国内,一些省市已将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写入“十一五”规划中。

2.1 “十一五”规划中“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下面将几个省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词段进行归纳,并试图总结政府决策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解。

福建省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产业集群”的目标:“统筹开发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四大旅游产业集群,即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茫荡山—延平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及邵武和平古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船政文化、莆田妈祖文化、九鲤湖、宁德白水洋、畲族风情、太姥山、三都澳等旅游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旅游产业集群;以厦门鼓浪屿、香山国际游艇码头、泉州海丝文化、崇武旅游度假区、漳州滨海火山、赵家堡、花博园、东山旅游度假区等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闽南旅游产业集群;以冠豸山、古田会址、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土楼等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等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旅游产业集群。”

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十一五’期间,要以优势突出的旅游重点景区和旅游景点密集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十大旅游产业集群:①嵩山旅游产业集群。以嵩山自然景观和武术文化、宗教文化为核心,推进武术培训展演、观光游览、科学考古、文艺演出、旅游商品制造等主导产业及其他配套服务产业在此区域内集中配置。②郑州旅游产业集群。以省博物院、省艺术中心、新郑轩辕故里、黄河风景名胜区等为核心……”

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依靠城镇建设,形成旅游集散地;依靠特色县建设,培育旅游重点县。从而形成中心旅游城市、旅游产业集群、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四级建设格局。”

呼伦贝尔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重点构建阿尔山—柴河—绰源特色旅游带和阿尔山—柴河—牙克石—海拉尔—满洲里—新右旗—新左旗、牙克石—根河—额尔古纳—满洲里—海拉尔两个黄金旅游圈。”

可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解基本上定位为:一定范围内,旅游景点的集合。这一点在福建省、河南省、呼伦贝尔市的规划纲要中最为明显。“旅游产业集群”的范围,可以是整个闽北地区,也可以是郑州市,甚至可以是嵩山景区。因为学者们对于集群的空间范围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不妨不去讨论“闽北旅游产业集群”的尺度是否合理,而从其它角度分析这样的提法是否恰当。首先,如上所言,集群的核心是企业。然而,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及“旅游产业集群”时,并没有企业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景区。作为宏观政策,“十一五”规划纲要没有将微观的企业纳入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在旅游资源归国家所有的体制下,许多地方政府将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允许企业对景区进行开发管理,但由于目前这方面法律法规的缺位,具体的操作依然混乱,所以很难将景区理解为企业。当然,景区中包括许多为旅客服务的餐饮、旅馆、运输、商店等企业,但这些都是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如果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混乱,这些企业就很难通过互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其次,集群所强调的是企业、政府、大学和协会等机构的互动。在“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各个景区加总所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中,景区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很困难的。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讨论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然而,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合作方式和问题建议上,没有回答为什么需要进行区域旅游合作。这也是现实中许多合作成效甚微的原因。集群中之所以使合作互动成为可能是因为地理和关系上的邻近,而这在景区所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中是不存在的。综上,“十一五”规划中的“旅游产业集群”与其说是集群,不如说是一种旅游地带,甚至旅游点。

如果抛开概念上的纠缠,从实用主义视角来考虑,“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对发展地方旅游业有所帮助吗?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能反映了政府对于旅游业的重视,而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不过,在国外的一些报道中提出“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尽管也难以与集群的本意契合,但却借用Porter的“钻石体系”对地方的旅游业的优劣长短进行了分析,似乎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2.2 钻石体系分析“旅游产业集群”

Julie用“钻石体系”分析了South Carolina Low country and Resort Islands的“旅游产业集群”[7]。从要素条件看,作者分析了劳动力和基础设施(一服要素),也指出了沙滩、高尔夫球场、古代橡树林和早期美国历史是这一地区旅游业的特殊要素。在需求条件上,Low Country and Resort Islands大约16%的游客来自South Carolina(本地需求)。而相关和支持产业则包括旅馆、航空、餐馆、制造业(旅游设备)、汽车服务、批发、广告、农业、建筑业等。策略、结构和竞争因素主要提及了旅游地的营销策略。

如上所言,集群与“钻石体系”的关系是地理集中的集群能使“钻石体系”的要素的互动强化和提升[3]。“钻石体系”作为一种分析竞争力的框架可以应用在各个尺度上,但却不能简单地将像South Carolina旅游业这样运用“钻石体系”分析的产业称之为集群。与上面的概念分析同样,这里缺失了行为主体的互动,只能称得上地方的特色产业。这种将作为地区特色产业的旅游业而称为“集群”的讨论还可见于Tom R.Rex[8]。另外,Julie Jackson也通过“钻石体系”分析澳大利亚和中国西部的“旅游产业集群”[9,10]。不过,这种分析却对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启发。比如根据Julie的分析,Low Country and Resort Islands应该对沙滩、橡树林这样的特殊要素进行保护[9];针对本地旅游需求不足的情况,在营销策略中对本地进行适当倾斜等。

3 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虽然,不论国内国外,现实层面对旅游产业集群讨论都偏离了集群的本意。但是,一些学者却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可能性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根据集群的理念,旅游集群似乎也是可能的。旅游集群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

3.1 游客需求精致化,中小企业作用日益显著但彼此孤立,所以需要用集群将中小企业联系起来

实际上,这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产业。当然,对于旅游业也可能是适用的。Marina Novelli指出,在旅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精致化、专业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在提供独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是旅游业的生命线[11]。然而,小企业在全球化的时代难以与大企业竞争,但小企业的劣势不在于小,而在于孤立[12]。集群理论可能提供一种改善旅游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方式。Marina Novelli[11]介绍了英国这方面尝试的经验:英国Brighton University的旅游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Tourism Policy Studies)和英格兰东南发展局(South East England Development Agency)在East Sussex发起了“健康生活游”计划,采用集群理念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促进中小企业的合作互动,提升这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私营小企业主集中起来寻找解决区域旅游竞争力难题(比如某沿海地区退化,乡村景观趋同)的根本之策。通过住宿、饭店、城市/乡村/沿海的户内外活动提供者,零售商店、交通公司、运动和休闲提供商、地方政府等行为主体之间建立网络(工作台和会议),共享基础设施(集群成员和大学的培训设施的共享),知识扩散(不同领域的专家的合作),经验分享(具体的经验),提高了这些中小企业的绩效和生产率,促进服务和产品创新,增加了就业。通过集群发展旅游业,将使具有类似特征的地区没有办法模仿。

3.2 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需要地方企业合作,集群提供了这样的可能

旅游目的地核心吸引力有不同来源。一些目的地的优势在于具有文化/历史背景的人造景观,或者现代的主题公园。另一些目的地的吸引力则来自沙滩、湖泊、森林,山川等自然景观。基于自然资源的观光旅游是国际旅游业中快速长成的环节。“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型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这类目的地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不同目的地自然资源的品质。因此,自然资源型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就有很强的激励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13]。然而,自然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这种激励并不必然导致企业间在环境上进行合作。“自然资源型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潜在收益不会自动地引导个体企业在环境保护上进行合作”[13]。“公地悲剧”常常是旅游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立法和管制是一种解决办法,然而,政府管制往往是在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事后行为。企业被迫接受政府的环境保护规定。如果,能够提供一种企业在环境上进行合作的有效机制,环境保护的目标就不必更多地仰仗于政府。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机制形成了一种环境改善与企业合作间的良性循环,具有事前预防效果。强调企业间互动与合作的集群理论恰为这种机制提供了一种可选思路。

3.3 基于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而对合作的要求可能使旅游业形成集群

这与我们传统上将旅游业理解为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作用不大的观点不一致。可能正如Porter所言,“所有的产业都可以是知识密集型的”[4]。Fitzgerald Yaw对加勒比海四个国家旅馆中的清洁技术进行了研究[14]。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环境退化。因此清洁技术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上就有积极影响。他举出了旅馆中的一些清洁技术:利用节能灯和荧光灯,废水灌溉草地,残食加工成肥料,采用风扇而不是空调,分离玻璃和塑料废物以便回收,在走廊中用光电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装置,不用聚苯乙烯盒子和颜料盘子等。进一步,他用问卷分析了加勒比海的圣卢西亚、巴巴多斯、牙买加、安提瓜四个国家旅馆在清洁技术上的应用,发现65%的应用清洁技术的旅馆通过参加会议、相互参观等方式交流彼此在应用清洁技术上的信息。这与集群强调了企业相互交流、共享信息是一致的。另外,四个国家的政府和旅游业协会也积极鼓励旅馆应用清洁技术。可见,政府和协会等机构在旅游业的技术扩散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和协会也可能成为基于技术扩散而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

3.4 旅游业的强关联性可能成为旅游业相关企业集聚,进而形成集群的基础

旅游业是一个上下游关联性强的产业。以某些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周边的旅行社、餐饮、酒店、健身馆、纪念品商店和休闲运动设施等相关的企业会易于聚集。旅游相关企业集聚的特点来自于旅客需求的多样性。传统以单一目的为特征旅游形式越来越被具有多样化体验的旅游形式所代替。人们出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游山玩水,或凭古吊今,而是希望出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活动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对于旅游业相关企业的集聚也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4 结论

在对集群概念的讨论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报道和政策中的“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发现现实层面的“旅游产业集群”基本上违背了集群的本意,虽然利用“钻石体系”分析地区旅游业可能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但在理论上,旅游产业集群是可能存在的。首先,游客需求精致化,中小企业作用日益显著,但中小企业彼此孤立,所以集群可能将中小企业联系起来。其次,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所以需要地方企业合作。集群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最后,技术在旅游业中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不重要。基于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而对合作的要求可能使旅游业形成集群。实际上,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对旅游业特征的理解。

尽管本文采用于集群的概念和行为主体的互动合作来判断集群是否存在,但集群没有准确的评价标准。Porter认为“集群中的企业在教育上的作用一点不比政府和大学少”[4]。而现实中我们所了解的集群(不论国内国外)中的企业管理者有多少认知到这种程度?所以,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路。它昭示了地方在新时代走向持续繁荣道路:企业、政府、协会、大学等所有地方行为主体精诚合作,锐意进取。它无影无形,却又实实在在,主宰着一方的兴衰成败。这正是集群的魅力所在。从这一视角来看,旅游业作为一些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可能借鉴集群的理念的。

标签:;  ;  ;  ;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现实探讨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