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贾嘉,吕雯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血透室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透析相关指标和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相关指标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管理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提高血透室的透析相关指标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细节管理;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

前言

血透室是血液透析室的简称,是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治疗场所[1]。由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较为特殊和复杂,且经济负担较重,会使得患者和家属身体上和心理上有一定的影响[2]。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应不能满足其管理要求,在该质量管理中任何细节方面出现的问题都会给治疗带来影响,极易造成医患纠纷。因此,本文将细节管理应用到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血透室接受治疗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有25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58.23±10.11)岁;病程最短的2年,最长的13年,平均病程(8.07±1.81)年。对照组中有26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41岁,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58.56±10.02)岁;病程最短的2年,最长的12年,平均病程(8.11±1.1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观察比较。

1.2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在开展细节管理干预前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以血透室相关规定、血液透析专业操作技能和规范为主要内容,并建立其质控小组对血透室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将血透室的护理岗位进行合理分工,制定出流程明确的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的护理文件。

(2)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要对其使用的设备、仪器、器械及药品等必需品进行检测,确认这些必须品可正常的使用,根据患者的情况还要准备相关的急救用品,分析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紧急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和急救准备。

(3)护理人员要在血透室的门口迎接患者,并指导患者做好血液透析治疗前的准备;对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要和其介绍血透室的环境、设备、器械等,并告知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的现象和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消除患者心中的疑问以及紧张恐慌的情绪。

(4)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患者一般需进行4至5小时的血液透析治疗,由于治疗的时间较长,若患者一直保持卧位会感到不适,护理人员可在治疗途中询问患者是否需要更换体位,协助其更换体位,更换过程不能对治疗的进程造成影响和保护好患者穿刺肢体;可给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来转移其注意力,或是通过看电视、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得其不会因治疗时间过长产生焦虑等情绪。

(5)在患者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要清点所用的设备、仪器、器械及药品等必需品,并对设备、仪器及器械进行消毒,检测是否出现故障,及时进行检修,保证患者使用的设备、仪器及器械能够正常运转。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感染率、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内瘘闭塞率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分析,主要从仪器准备、物品准备、专业技能和安全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观察,每个方面分数为10分,总分为40分,总分越高,护理质量越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发现,研究组的较优,且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导致护理质量较差的原因中占比较多的是细节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3]。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对细节问题给予重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本次研究对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通过细节管理有效的将留置导管感染率、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闭塞率等指标降低,将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提高,还将护理质量的总分进行提高,使得护理质量大大提升。细节管理原是工业生产管理中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工业生产流程拆分为小流程和将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4]。随着而医疗的不断改革优化,将这一管理措施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将其护理质量大大提升,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管理:1.强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细节化;2.将“以患者为主”的护理理念作为指导思想;3.对细节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好事先预防准备和处理措施[5]。

综上所述,将细节管理应用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将护理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并提高其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明华.血透室开展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4):98-99.

[2]方克南,李培华,胡鹏.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32):141-143.

[3]李廷闪,耿志英.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211.

[4]李育霞.细节管理在提高血透室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了,2017,25(31):105-107.

[5]柯捷.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03):71-73.

论文作者:贾嘉,吕雯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细节管理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贾嘉,吕雯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