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论文_魏贝,况利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论文_魏贝,况利

魏贝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14)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研究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第2、4、8周,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和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第8周对自杀意念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

【关键词】认知行为;抑郁症;自我伤害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84-02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持久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改善存在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不良认知是预防再次发生自杀行为的有效措施。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或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某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存在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最终纳入226例,其中门诊患者28例,住院患者198例。226例患者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3例。干预组男46例,女67例;年龄14~72岁。病程2周至25年,其中抑郁症单次发作者40例,抑郁症反复发作者34例,抑郁发作双相障碍者39例;住院次数:1次75例,2次及以上38例。对照组男48例,女65例;年龄14~72岁。病程2周至25年,其中抑郁症单次发作者41例,抑郁症反复发作者33例,抑郁发作双相障碍者39例;住院次数:1次73例,2次及以上40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氟西汀(20mg/d,口服)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可给予苯二氮卓类镇静药。两组患者入组后,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抑郁症健康知识宣教,日常生活护理,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不涉及认知行为干预的内容。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心理干预。首先,通过HAMD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QSA)调查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意念的情况,并制订认知行为治疗的具体措施。认知心理干预工作由我中心2名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临床护士和1名工娱疗护士组成行为认知心理干预小组负责。认知心理干预的方法为个体辅导,认知心理干预形式为对干预患者施行个体干预。为保证患者配合本研究,实施前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以确保研究顺利进行。地点安排在专门的心理治疗室,时间安排为每周一到五(8:00~10:00)。对接受干预的患者由责任护士护送至心理治疗室。每次干预结束后,由责任护士护送至病房,门诊患者则由责任护士移交给陪护人。工娱疗护士负责指导患者每天参加30min的放松训练(前4周)、角色演示或娱乐健身活动(后4周),每次45min。引导患者与康复良好的抑郁症患者交流,同时针对患者在认知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改善,给予积极鼓励和奖励。

2.2 评价工具

2.2.1 HAMD 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24项中文版HAMD。共24个条目,分为7个维度:焦虑/躯体化(6个条目),体质量(1个条目),认知障碍(6个条目),日夜变化(1个条目),迟缓(4个条目),睡眠障碍(3个条目),绝望感(3个条目)。本研究采用HAMD总分评定抑郁严重程度,HAMD认知障碍因子中的“自杀”项目评定自杀意念。

2.2.2 QSA QSA共29个条目,都是关于自杀态度的陈述,分为4个维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9个条目)、对自杀者的态度(10个条目)、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5个条目)和对安乐死的态度(5个条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其中13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其余条目均为正向计分。

2.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总分比较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AMD总分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时间=156.71,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8.51,P<0.05),干预时间与干预方法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4.17,P<0.05),说明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是有效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2周、4周和8周,干预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评分比较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评分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时间=141.01,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76.50,P<0.05),干预时间与干预方法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5.71,P<0.05),说明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是有效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2周、4周和8周,干预组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SA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自杀态度的4个维度评分均在2分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的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在自杀行为性质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安乐死的态度4个维度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变抑郁症患者对自杀的认知和态度,起着有益作用。

4.讨论

4.1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

随着抑郁症已成为降低生活质量,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抑郁症患者的认知特征有更多的负性自动想法,存在着对己、对人、对事物的错误、歪曲或紊乱的认知心理问题,表现为极端思维、认知僵化、问题解决不良、自传式记忆等不良认知,以至于患者产生消极、悲观的抑郁情绪,无助、无望、甚至绝望的想法(自杀意念)。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虽然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改变其认知行为模式,不能阻止其社会功能的缺损。因此,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是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消极自动式思维和紊乱的潜在意识或信念,改变患者对特定相关问题的认知,改善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程度均处于中、重度水平,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组患者的抑郁总分逐渐下降,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

4.2 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

存在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高度绝望感,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由于认知是情感、思维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思维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解释)。认知行为干预可以让患者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患者的极端思维、认知僵化、问题解决不良等不良认知,建立起了合理认知模式,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进而能够消除患者的自杀意念,达到心理康复的目的。本研究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了解患者负性想法,帮助患者分析曲解认知模式以及形成负性想法和曲解认知模式的原因,然后逐渐纠正患者的曲解等不良的认知,最后建立起了合理认知模式,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认知行为干预不但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负性想法、情绪及行为反应,还帮助患者建立了积极的认知行为模式,同时通过与康复良好的患者交往,使其看到了自身康复的希望,增加了自信,体验到了快乐,也使身心得以放松,改变了对自杀的态度,从而有效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素梅.梅肯鲍姆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

[2]徐敬文.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

[3]王俊成,冯雪影,王国强.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特点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

[4]尹卫华,卜建军.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

[5]王崴,张欢,庄贵华,等.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0.

[6]尤红,朱亚利,辛博,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论文作者:魏贝,况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论文_魏贝,况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