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群体的“非正式”教学研究活动_教研活动论文

汉语群体的“非正式”教学研究活动_教研活动论文

语文组的“非正式”教研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研活动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说,剑桥大学60多项诺贝尔奖的傲人纪录,和剑河边悠闲自在、天马行空的“下午茶”分不开。英国人传统的下午茶,在剑桥形成了学术自由的精神氛围。教授学者们把学术课题带到下午茶会上来讨论,书香茶香交融,那种轻松雅致的氛围,比英国大学里流行的西装革履的高桌宴会更让人感到亲切自如。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往往是除了听课就是评课,就如同西装革履的高桌宴会,虽然正式、高雅,却过于严肃。而我们学校除了正式的听评课,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教研活动。大家携带自己喜欢的业务杂志集体学习,自由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所谈话题很广,或者魏书生,或者钱梦龙;或者某某杂志的某篇文章,或者某某网站的某个观点。一杯香茗,不亦乐乎。这样的“闲谈”,每月一次。可以有主题,也可以没有主题。全凭兴趣,云山雾沼。

“非正式”教研活动一般不开课,“主持人”可为大家开一个小型的讲座,内容可以是某部文学著作,也可以是某个教育话题。大家各自提前做好话题讨论的准备,在选择讨论的穴点、配置小组的成员、推动讨论的深入等方面都有一点收获。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引发一些老师用同一个设想开课。但无论作何选择,都务必有点新意,或有点深度。而开课的老师要提前一周向大家公示自己的设想,好让听课的老师带着悬想听课,评课时才有的放矢。

先提设想,再来开课。为验证设想而开课,为解决问题而听课。大家喜欢,乐于参与,的确有群策群力攻坚的味道。老师们也可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面临的疑惑,让其他在这方面更在行的老师解答或开课。有一位老师喜欢《红楼梦》,他为大家讲了一个关于《红楼梦》模糊语言运用的小专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农村教师负担普遍较重,每次活动都会有一些教师缺席。但我们是“非正式”教研活动,缺席的教师只要提交一篇文章。内容可以是一篇论文,可以是生活随笔,也可以是学生习作点评。贴在墙上,供大家交流。虽然缺席,但交流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语文课要讲究人文精神,我认为“非正式”教研活动更讲究人文精神,迎合教师们的需求。或为教师解决疑难,或为教师提供方便,或为教师提供平等竞争的氛围,或督促教师们展示才华,这样的活动容易被大家认可和喜欢。

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走出急功近利的怪圈,我想,首先要确保教师不成为“教育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应多给他们一些“闲暇”,多组织一些“非正式”教研活动,多给他们几杯“下午茶”。

标签:;  ;  

汉语群体的“非正式”教学研究活动_教研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