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试论心理健康与中学生成才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中学生论文,试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980年,我国心理学家首次试用明民苏达多相人格量表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试,发现有些被试的数值接近病理异常反应,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著名的心理学家林传鼎先生则将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和美、日、法、德、英等国学生在智力、情绪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学生智力较高,但情绪不稳,性格趋于内向,心理不够健康,不少学生潜在着神经衰弱症状和精神异常因素。在1987—1989年间,杭州市“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课题组同志,选用了国内5种常规心理测验量表和一种自编量表(SMHI),对城市、 农村不同类型学校的三千多名大、中学生进行追踪研究中发现:初一到初二年级,高三到大学一年级为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两个高峰期,且在总数为16.97%的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的中学生,初中生为13.76%,高中生为18.79%。由此可见,在整个中学阶段,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世纪以来,心理疾病日益增多的事实,促使医学界重新思考怎样全面地看待健康的问题。针对“自体无病就是健康”的观点,联合国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一个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正式提出,进而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所以,只讲生理上的健康是不够的,必须注意心理上的健康。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中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更不用说继续深造,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外界环境对广大中学生的影响也将愈来愈大,如果家庭、学校、社会缺乏适当的引导,则很容易使得中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和精神异常,产生不良的甚至是悲剧性的后果。

为了全面关心中学生的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我们的学校、教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关于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外不少专家有过研究和论述。麦灵格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要三者都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合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我国著名医学家傅连璋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下列因素:1、 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2、体质坚强, 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效率;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这全面说明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的内容与作用等问题。

按照以上专家们的原则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特征。当然,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相对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按照前面谈到的一些原则,并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认为,要区别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特点是否符合其年龄特征?人在一生中,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与之相应的心理特点。一个人的认识、情感、言谈举止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例如,中学生一般来说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喜欢探索。如果某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还象个小孩那样,喜怒无常,经常耍小孩脾气,或者对任何问题都拿不定主见,处处依赖家庭,人们一定会认为他的心理有点失调。

2、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中学生, 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思想和行为都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就要及时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协调一致,而不要逃避现实,更不能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造成严重的心理不健康,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者。

3、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生活?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表现。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总是乐于学习的,而且能将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中去,从而取得良好或优异的成绩。这样的学习对他们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但有的中学生就不是这样,他们或盲目地认为自己太笨没有考上重点中学,或抱怨自己某学科没学好是老师差劲,于是怨天忧人,苦闷失望。由于思虑过度,产生失眠,以致神经衰弱,这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是否有完整的人格? 心理学家勃痕说:“健全的人格就是统一的人格”。即他所想的、说的、做的是统一的。所以只要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品质上具有某些特点,一般就可以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怎样去行动。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私欲和良心冲突,行为和思想矛盾,主体的自觉意识统一不了等,就会导致人格分裂,甚至造成心理(精神)疾病。

应该指出的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很广,这里提到的只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特征。

造成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致使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生理原因主要有传染病、中毒、外伤和躯体病症等,它们可以引起大脑机能活动失调乃至脑组织损伤,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精神障碍。

另外,精神创伤在致病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有明显心理疾病的占5.4%—77.6%。

再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惊险的遭遇,父母的离异,亲人的死亡,生活中的某些急剧变化,导致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还有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可能引起一些同学的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神经衰弱症状。学习困难、考试不及格和升学无望;引起他们焦虑、信心不足、自卑或失去信心,长期抑郁则可导致精神疾病,个别的甚至出现意外事故或死亡等。

三、中学生怎样做到心理健康

(一)要注意科学用脑

大脑是聪明才智的基地,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科学用脑对中学生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不要用脑过度。连续用脑时间不要太长, 一般学习一小时左右就要休息,不要等到“脑袋发木”才停止学习。如果长时间用脑,消耗过程逐渐超过恢复过程,就会产生疲劳。

疲劳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当大脑长时间工作而发生疲劳时,如果得不到应有的休息,疲劳就会积累,产生保护性抑制,这时大脑中的强迫性的兴奋过程与保护的抑制过程就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如果持久地继续下去,不仅会使学习能力降低,而且还会引起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研究发现,中学生用脑过度,会导致大脑两半球非常顽固的慢性充血现象,它不仅使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思维缓慢,理解、记忆力减退;还会造成头疼、失眠、食欲不振、情感淡漠等,极易引起各种身心疾病。

2、有节律用脑。兴奋与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 人的智力与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有密切关系,学习活动只有在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有节律地交替进行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效率。俗话说“动静相依”就是这个道理。学习、休息要交替进行,使得脑机能得到调节,消除疲劳。

3、合理休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 就是在大脑中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使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保持平衡、协调,做到有效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脑细胞的机能。因此中学生应自觉的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每天按时睡觉起床,学习和锻炼,养成一套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要注意智力活动中的心理卫生

在有效的学习和智力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是基本条件之一。

首先,智力活动有赖于大脑的机能,大脑的机能水平是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保证。如果某个中学生长期过度紧张、焦虑、烦恼或抑制、愤怒,就会使其大脑神经活动失调,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影响智力活动的进行,阻碍智力的发展。反之,一个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的大脑三个系统,即保持清醒状态的系统,受纳和加工活动系统以及额外运动系统的功能就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强度、平衡性也能得到提高,从而就能加强其人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第二,健康的情绪。情感能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心理学家泽尔勒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让甲乙两组学习能力相等的学生都学习无意义音节,同时让他们做排列方块实验,然后测验他们对所排图形的记忆效果。当测验甲组时,给予赞美的评语,接着让他们继续学习无意义音节;而对乙组学生却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然后也让他们再学习无意义音节。结果发现,乙组学生受到批评后心情沮丧紧张,方块测验的成绩愈来愈差,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效果也大大降低,而甲组学生却积极高涨,学习效率明显优于乙组。

第三,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性格对智力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可能有学习上的进步和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指出:“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力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柯克斯对公元1450 年至1850年这四百年间所出现的301位伟人进行研究, 发现他们不但智商高,而且青年时代都具有自信、坚强、乐观、进取心强、百折不挠等优良性格。

另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在中学时的相容、接近、融洽、亲切等健康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情绪愉快和稳定,并且容易形成高尚的情感(集体感、荣誉感),从而有助于智力发展;相斥、疏远、摩擦、冲突等不健康的师生关系则往往容易给学生心理上造成压力和挫折,使之产生焦虑、烦恼、忌妒,抑郁、灰心、反感等不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阻碍其智力发展。

(三)要加强思想修养

1、要培养好的情绪、情感。 长寿学者胡夫兰德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生命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培养开朗的性格和乐观、愉快的情绪是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受用不尽的抗病力量。

培养良好的情绪,就要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从心理健康的观点来说,应该把“苦读书”变成“乐读书”。因为“苦读书”带有一种消极情绪,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而“乐读书”则带有快乐的积极情绪,它形成一种内驱力,这时全身轻松,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智力活动效率高。

培养良好的情绪,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的情绪波动性大,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例如,在狂喜、暴怒、痛苦、失望或恐怖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内部器官的活动以及外部行为表现的显著变化,有时会失去理智的控制,做出一些非正常举动。这种情况的产生,虽然与人的神经过程有一定的关系,如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的人容易产生激情,但是,过度的激情多发生在那些思想品德修养差、意志力薄弱的人身上。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情绪的冲动,不做情绪的俘虏。当然,控制情绪,必要时要设法给予“疏泄”,即把心灵中的积郁吐出来。因为激烈的情绪长期郁闷在心中,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就如积食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一样,而最好的办法是用一剂清泻药。这样就要求校长和教师在做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采取疏导的措施。

2、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就的心理需求。实验表明,中学生在自我观念中对自己的成就所预期的水平是不同的,有的过高,有的中等,也有的过低。中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抱负标准时,应根据个人的条件,一定要适度。如果抱负水平订得过低,虽然比较容易达到目标,但并不能带来满足感,如果抱负水平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限度,又会因失败而产生苦恼和焦虑。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成功之路。

3、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对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有着正确的自我观念。每个人是按照自我观念去行动的,一个人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那么根据他的自我观念所表现的行为,当然也不会适当。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往往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中学时代是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健康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学生要做到“自知之明。”所谓“自知”,就是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既不能只看重自己的优点,自满自负,强调独立性;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自卑自责。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中学生的自我观念,还包括对各种人际关系的认识以及由此引起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认识。中学生需要被别人、被社会接受,在集体中保持一个适当的位置,从而为集体做出贡献。如果一个同学被集体看成“可有可无”或“不受欢迎”的人,就会使他产生“不安”和“失望”。由此可以看出,他人或集体对自己态度,好象一面镜子可以用来观测自身的情况,发现缺点和偏差,及时主动调整。

再次,要认识适时变换自己角色的必要性,角色创始人米德非常重视角色扮演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从小透过扮演他人的角色就能一定程度地了解社会上各种行为规范及习俗。自我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的认识,正是这种角色互动才能不断增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一个人在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往往要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按照角色不同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动。每个学生都应该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恰当地进行角色变换,这样就能比较顺利自若地适应社会,避免造成心理压力和行为失误,做一个成功的学习者,为将来的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