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郭清雅

堤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郭清雅

江门市江新联围管理处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堤围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堤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关键要点的技术控制作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堤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0 引言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提高了对其施工质量的要求,其中更是以堤围工程为主。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堤围工程的施工质量,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做好堤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堤围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堤围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堤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关键要点的技术控制分析

1.1 土堤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管理

1.1.1 清基环节

清基在堤防施工中是重要隐蔽工程,堤身回填范围内的杂草、石块、腐蚀土、杂物和含水量高的淤泥等应清除,基础基面清理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50cm,清除厚度一般为50cm,具体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开挖面清理平整后应经业主、设计、监理、质监等部门检查验收并签证才允许填筑。

1.1.2 土料选择环节

土堤通常是在沿堤线两侧设计要求的保护范围外就近挖取堤料,土方的塑性指数宜为7~20,土料不得含有植物根茎、砖瓦和垃圾等杂物。

1.1.3 填筑压实环节

堤防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前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对于含水量较低和较高的土,上堤后须采取一定的洒水和晾晒措施,达到最佳含水量(设计含水率)后进行压实,对于铺土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碾压试验确定的碾压机具和铺土厚度等施工参数,一般控制在20~30cm,薄层轮加,后退法卸料,压实度基本≥0.92,两次加载间隔时间以水平位移和沉降控制(5mm/d和10mm/d),同时要特别注意碾压部位,以防漏压、欠压、过压等现象,控制好碾压机械走向、行进速度及遍数等,在挡墙1m范围内和框架式防洪墙堤的回填只能采用人工夯或轻型蛙式打夯机,贴边夯实,每次铺料厚度<20cm。

1.2 堤防与刚性建筑物相接防渗

在堤上建水闸、涵洞等穿堤刚性建筑物相接时,要求刚性建筑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再清除砼表面浮皮、污物,涂刷1:2.50(土、水重量比)的粘土(塑性指数Ip>17)浓泥浆,涂层厚3~5mm,边涂刷,边铺土、夯实,涂浆高度与铺土厚度一致,回填从低到高,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碾压机具应平行堤轴线方向,施工中统一铺料、碾压,均衡上升,减少缝隙的出现,因刚性结构周围通常是施工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该处回填土应减小铺土厚度,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压实,有利于防止出现缝隙产生渗流。

1.3 新、老堤连接问题

新、老堤连接处首先应先将结合处老堤坡上的杂物、树根、植物根茎清理干净,并将老堤坡削成缓坡;根据填土的进度进行逐层清理,以保证新、老堤接头处填土能够很好地结合,高差比较大时可适当放缓坡度。对于老堤坡上是坚硬的粘土,在采用削缓堤坡的同时,可以沿缓堤坡上开挖一条结合槽,这样可以使新、老堤更好地连接。

1.4 钻孔灌注桩工程

钻孔桩是框架式堤围和水闸工程中的重要隐蔽环节,也是多发事故、不易处理的环节,涉及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再加上施工难度大,时间短,极易忽略检查力度。施工前根据已探明的地质情况选择桩机类型施工,并做试成孔和单桩承载力及水平位移等试验,以利于验证设计参数;灌注桩为摩擦桩,在设计有效长度,桩孔底沉渣厚度<100mm,桩顶伸入底板等建筑物前要凿去桩顶松散层>800mm,并伸入100mm深度,若为端承桩,未达到设计桩长,长短不一情况较为复杂,须反馈给设计单位处理;钢筋笼主筋优选采用双面焊,钢筋接头位置尽量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比值≤总数的1/2,桩身砼必须连续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提升导管速度,防止断桩、断层等现象,浇筑时控制好初凝时间,掌握砼的坍落度,同时成桩质量按有关规程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分期施工问题

由于防洪工程建设的战线长、规模大、投资大,分标段实施,因受资金的约束,建设时间跨度大,各标段开工不一致,需分期实施。由于该工程地处典型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末夏初天气阴雨连绵为梅汛期;夏秋季节,热带风暴与台风盛行,当遇其袭击时会出现狂风暴雨,造成本流域大暴雨的主要天气原因,为台汛期;冬季天气以晴冷为主,也容易出现长时间的雨雪天气;春季初雨量稍有增大,为非汛期。就以往的工程建设,工程设计部门基本上未对分期施工问题给予重点考虑,鉴于这种情况,所以要求设计部门在工作中对分期工程的衔接问题要足够重视并妥善处理。

2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全过程,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增强质量意识,按照建设程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处理好各参建单位关系,要充分发挥监理在现场监管作用,按合同及时做好项目法人职责,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直接责任主体单位,也是与工程质量关系最密切的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制定施工现场使用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体系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施工单位监督质量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整理和保管工程建设的原始资料,努力做好施工工序的控制,执行“三检制”,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督促施工单位按照体系要求执行,现场监理人员依据监理合同做好工程的监理工作,对工程隐蔽部位以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要格外重视,参与分部工程、隐蔽工程、单元工程等工程质量验收,未经监理人员签字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应随时随工程进展进行质量检查,但不可以完全替代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

2.3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能得以实施,所有施工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范、规程以及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监督检查人员实行分片、分工负责,将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与经济效益挂钩,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4 注重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通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等形式,使参建各方明确设计意图、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参数,是施工单位管理质量的重点,在工程施工中,须加强和完善施工技术队伍建设,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技术管理体系、质量和安全责任保障体系,有效地保障施工过程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加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视、检测工作,提高技术控制效果,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2.5 加强监理现场管理力度

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监理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把控验收签证等是确保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监理单位应安排现场人员,采取巡回检查和旁站、平行监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促使施工单位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监理单位审查施工方案时是否符合实际、技术是否可行合理,同时实时掌握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对比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配合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机构对质量进行抽检,不合格者,要求限期整改,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监理作为业主聘请的第三方专业人员,现场解决处理参建各方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3 增强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3.1 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

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各级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签订安全协议书。在施工现场,要以“安全工作”的标准来落实每一项活动,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3.2 做好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

据统计,众多施工安全事故,基本上都发生在施工一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日常教育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按照施工操作标准进行施工。

4 结语

综上所述,堤围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施工方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并且要与各方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堤围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小贤.浅谈堤围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

[2]伍亿.浅谈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7).

论文作者:郭清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堤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郭清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