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站立”一词的现状与历史_汉语方言词汇论文

汉语“站立”义词的现状与历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现状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表示“站立”意义的词属于人类语言的基本词,被斯瓦迪士(M.Swadesh)列入100核心词表。本文讨论汉语表“站立”义的词在现代方言中的分布和历史上的情况,并尝试对两者的关系作出解释。

一 现状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134站”地图和其他资料,可以把方言中“站立”义词的分布情况归纳为表1(见下页)。

“站立”义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主导词有3个:站、立、徛(表1的上半部分)。它们的分布特点如下:

“站”的分布地域最广,正如Norman(1988:182-183)所指出,表示“站立”的“站”是北方方言的特征词之一,大多数北方方言用“站”表示“站立”。此外它还散见于非官话区的部分方言点。

“徛”密集地分布于东南部的吴语、徽语、赣语、湘语、客家话、广西平话、粤语、闽语地区,最远的到达江淮官话区的湖北红安、英山一带和属于西南官话的湖南安乡、桃源、汉寿、凤凰一带。这个词在南方尤其是在粤语区常写作“企”,但正如《汉语方言词汇》第366页所指出,这是训读字。“企”《广韵》反切是“丘弭切”,纸韵开口溪母。上声溪母字在大多数南方方言中读上声或阴上,而这些方言中的“站立”义词一般读作阳上或阳去,说明来自浊声母,不合乎上声溪母。例如:南昌|厦门|广州|。除了“企”以外,“徛”还有“踦、亍”等写法,本文用“徛”字作代表。

表1

说明:“站、立、徛”三词分布广,故一般不列具体方言点。“立~站”表示“立”、“站”兼说,为简便计,跟单说“立”的归为一类,中间用“/”隔开。余同此。

“立”则呈零散分布,散落在官话、晋语、吴语、赣语、湘语、湖南乡话和广西平话各区,比较集中的有四大片:1.从辽宁经河北、山西、陕西、河南一直到四川的斜长地带,包括甘肃和湖北的个别点,均属官话区,北到辽宁沈阳(属东北官话)、东到山东乳山(属胶辽官话),西到新疆乌鲁木齐(属兰银官话)、南到四川西昌(属西南官话),值得注意的是江淮官话中说“立”的方言很少,目前所知仅南通一个点;2.苏南、上海和浙北的吴语区;3.江西境内的丰城、新余、安福、莲花、永新、吉安县、吉水、永丰、泰和、井冈山等赣语区;4.广西境内的龙胜、三江、融水、临桂、灵川、桂林、永福、罗城、柳城、宜州等平话区。

有些地点“站、立”并存,或“站、衙”并存,或“立、衙”并存,最多的有3个词,如西安,“站、立、□nou”并存。“站”和“立”在江苏境内的一部分分界线位于丹阳、丹徒一带,呈现出结合部犬牙交错的纷繁局面,形象地反映了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和不易替换性①。

除了3个主导词外,其余“竖、直、撑、拉、隑”等均只见于少数方言点②。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隑”。隑,原本《玉篇》卷廿二“阜部”渠鎧、牛哀二反:“……《方言》:隑企,立也。”《广韵》平声咍韵五来切:“企立。”《集韵》去声代韵巨代切:“《博雅》:陭也。”③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的部分方言用“隑牛哀反”表示“站立”。比如,宁波的“站立”义词读作(朱彰年等,1996∶235)。李荣(1982∶124)指出渠鎧反音同巨代切,代韵群母,而且首先发现部分吴语和徽语的“倚、靠”义词就是来自“巨代切”的“隑”。钱乃荣(1992∶911)则认为吴语中表示“站立”的词也是“隑巨代切”。我们认为钱说尚可商。能分阳上和阳去的吴语一般都把这个词读作阳上,不合乎去声群母。此外,宣州片、台州片以及一部分太湖片“站立”义词的韵母是[i]类的韵母,与蟹摄开口一等不对应。比如,台州片黄岩方言的读音是:不分阳平和阳上(钱乃荣,1992∶911)。那么,大多数吴语的开口呼韵母怎么解释?南部吴语的止摄支韵开口见系重纽三等当中,除了“徛”以外,“寄”往往也有开口呼的白读音,与“站立”义词同韵,代表了早期音韵层次。例如常山:站立|寄(曹志耘等,2000∶93)。从这个观察来看,一部分南部吴语中“站立”义词和“靠”义词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相同的情况,如温州的“徛站立”和“隑靠”(《汉语方言词汇》第366、368页),应当是偶合。综上所述,多数不用“立”的吴语之“站立”义词不太可能是“隑巨代切”,而是“徛”,与其他南方方言相同。这也是《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的处理。下文第二部分还会讨论“隑”。

二 历史

本节依据文献对“站”、“立”、“徛”的历史面貌作个大致的描述④,重点讨论“徛”和“站”以及“站”对“立”的替换。

1.立

“立”是汉语表“站立”义历史最悠久的一个主导词,甲骨文中已常见,今天仍有部分方言使用。据Matisoff(2003∶342),原始藏缅语表示“站立”义的词构拟为*g-ryap(PTB‘stand’*g-ryap),因此“立”应该是原始汉藏语表示“站立”义的共同词。古文字作。《说文解字·立部》:“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徐铉校录:“大,人也;一,地也。会意。”林义光《文源》:“象人正立地上形。”早期用例如《尚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历代都常用,不烦缕述。

2.倚(徛、踦)/企(跂)/隑

这组词的历史也很悠久,上古主要有“倚(jì)”和“企”两个,“倚”上古音群纽(详下)、歌部,“企”溪纽、支部,读音相近,两者是否有同源关系尚待研究。历史文献中这组词只有一些零星的材料,下面据现行辞书、相关研究成果及我们的初步调查对它们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倚:“倚”有“倚靠”义,音“於绮切”(今读yǐ),这是自古以来的强势用法。除此音义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大词典》,或合称“二典”)“倚”字条均列有“立”义,当音jì(详下)。《广雅·释诂四》:“倚、竖、建、封、殖、莳、置、隑企、起,立也。”这是辞书对此义的最早记载。王念孙《广雅疏证》云:“倚者,《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虞翻注云:‘倚,立也。’蜀才作‘奇’,义同。《楚辞·九辩》云:‘澹容与而独倚。’……《方言》又云:‘隑,陭也。’陭与倚声相近,故倚、隑俱训为立也。”曹宪《博雅音》注“倚”字为“於绮切”,恐未当。《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的“倚”字,《经典释文》云:“於绮反。马云:依也。王肃其绮反,云:立也。虞同⑤。蜀才作‘奇’,通。”可见当“站立”讲的“倚”当音“其绮反”,与《广韵·纸韵》“徛,立也。渠绮切”的“徛”字音义完全相同,又可写作“奇”,三个字所记的是同一个词。“二典”和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均把“站立”义的“倚”置于yǐ音下,不当;王云路、方一新(1992)注作jì,正确。《经典释文》中“倚”注音为“其绮反”或同音的反切的颇多,如:於绮反,刘琴绮反(《尚书序》“左史倚相”,36a)。其绮反,旧於蚁反(《诗·天保》“芘倚”,76a)。范於绮反,谓附身也;徐又音其绮反(《礼记·曲礼下》“佩倚”,165b)。依彼反,徐其蚁反(《礼记·中庸》“不倚”,208a19),等等。

综合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十一《荀子》第七“倚而观”条、王云路、方一新(1992)“倚(jì)”字条、张万起(1993)“倚(yǐ)”条和“二典”的相关材料,结合笔者的调查,约得当“立”讲、音jì的“倚”六七十例。下面先列举汉代以前的早期用例:

(1)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王肃、虞翻、孔颖达均云:“倚,立也。”高亨注:“言《易经》以奇数为天之数,以偶数为地之数,而立其卦爻之数也。”

(2)今当试去君上之执,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荀子·性恶》)王念孙云:“倚者,立也。”

(3)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楚辞·九辩》)王念孙云:“谓独立也。”

(4)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楚辞·刘安〈招隐士〉》)王夫之通释:“倚,立也。”王念孙云:“谓或腾或立也。”

(5)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楚辞·严忌〈七谏·哀时命〉》)

(6)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淮南子·氾论》)

(7)倡优俳笑观倚庭。(西汉史游《急就篇》卷三)颜师古注:“倚,立也。‘观倚庭’者,言人来观倡优,皆倚立于庭中也。”

(8)万楹丛倚,磊砢相扶。(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9)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路远莫致倚惆怅……

路远莫致倚踟蹰……路远莫致倚增叹。(《文选·张衡〈四愁诗〉》)李善无注,“倚”当为“立”义。

(10)甘瓜抱苦蒂,美棘生荆棘。利傍有倚卫,贪人还自贼。(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古诗二首》之二)“倚刀”犹今言“立刀”,指“刂”旁。

例子不算太多。其中《易·说卦》“倚数”的“倚”是“建立;确立”义,当是“站立”义的引申,而且对此词的解释古人尚有分歧,马融就解释为“依”。除此以外,例(2)、(3)为战国时期用例,其余均为两汉的例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用例颇为多见,尤其是南朝诗歌、小说、道教文献和史籍中,例如:

(11)入空室而独倚,对床帷而切叹。痛人亡而物在,心何忍而复观。(《艺文类聚》卷三十四引曹植《慰子赋》)独倚,独立。

(12)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列子·黄帝》)王念孙云:“谓立而趣也。”

(13)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陆机《赴洛道中作》)“倚高岩”指立于高岩之上。

(14)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吴声歌曲·欢闻变歌六首(晋、宋、齐辞)》)“出门倚”即“出门立”。

(15)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倚河津”指立于渡口。

(16)王导、庾亮游于石头,会廙至。尔日迅风飞帆,廙倚楼船长啸,神气甚逸。(《世说新语·仇隙3》刘孝标注引《王廙别传》)“倚楼船”就是站立在楼船上。

(17)宋时豫章胡庇之当为武昌郡丞,宋元嘉二十六年入廨中,便有鬼怪中宵笼月,户牖少开,有人倚立户外,状似小儿。(《法苑珠林》卷四十六引《述异记》)“倚立”与下面的“立倚”都是同义连文。

(18)有鬼持叉,倚于其侧。……边有沙门立倚甚众。(《太平广记》卷三七七“赵泰”引《冥祥记》)“倚”与“立倚”同义,都指站立。

(19)(蔡)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旃檀像师第四作。(《高僧传》卷一《竺法兰》)“倚像”犹言“立像”,与“坐像”相对。

(20)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倚听”即站着听,非倚靠着听。

(21)永明末,民间制倚劝帽。及海陵废,明帝之立,劝进之事,倚立可待也。(《南齐书·五行志上》)

“倚”即“倚立”。“倚劝帽”是民间的称呼,可见管“立”叫“倚”是当时的口语。

(22)时荆州信去倚待,朓执笔便成,文无点易。(《南史·谢朓传》)倚待,立待。

(23)仙人使平倚日中,其影偏。(陶弘景《真诰》卷五“甄命授第一”)“平倚”犹言直立、正立,为道经中常语。

(24)巨石临危,若坠复倚。(《水经注·河水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北朝时期,南朝作品中当“站立”讲的“倚”屡见,而北朝作品则罕见,上引例子中仅(24)《水经注》1例。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倚”共9见,没有一例用作此义的。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单音词“倚”共出现8次,除用作“倚靠;斜靠着”义2次、“假托;借着”义和“依附”义各1次外,其余4例均用作“站立”义: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文学96)。山公大儿著短帢,车中倚(方正15)。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品藻48)。郗家法:子弟不坐。因倚语移时,遂及财货事(俭啬9)⑥。梁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中,“立”13见,用作“站立”义的仅1例:至户内立而无言(卷四)。“倚”4见,都是“站立”义:入屋后倚檐前。……侍者六人入户,并倚子平床前(卷一)。帅倚床前而言曰(卷一)。说竟,四人齐坐,李犹倚(卷二)。最后一例与“坐”相对,其义尤明。可见南北朝时期“倚—立”大体呈南北对立的局面。南北朝以前的文献用例也以南方居多,尤其是古楚地,如(3)、(4)、(5)、(6)等。

唐代当“立”讲的“倚”仍时有所见,唐人所作的注疏中尤多,如:

(25)男年十七八,莫遣倚街衢。(唐王梵志诗《男年十七八》)

(26)倚道向人多脉脉,为酒困人易伥伥。(唐韩偓《即日》诗)

(27)“立如齐⑦”者,人之倚立,多慢不恭,故戒之云:倚立之时虽不齐,亦当如祭前之齐,必须磬折屈身。

(《札记·曲礼上》唐孔颖达《正义》)孔颖达每以同义连文“倚立”来解释经文的“立”字,例多不备举。“倚立”一词后世犹多有承用者。

(28)“妇人不立乘”者,立,倚也。妇人质弱不倚乘,异男子也。男子倚乘,妇人坐乘,所以异也。(同上)

孔颖达以“立”释“倚”,且以“倚乘”与“坐乘”相对,其义至为显豁。

宋代以后,例子就少见了,例如:

(29)“植其杖而芸”者,植,倚立也。芸,除草也。丈人既责子路,至于田中,倚其荷蓧之杖而芸其苗。

(《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孔曰“植,倚也”宋邢昺疏)《经典释文》“倚也”音“其绮反”。

(30)荆州信云:“倚待谢朓,执笔便成,文无加点。”“倚待”如“立俟”也。(宋叶廷珪《海录碎事·文学上·文章》)按,叶氏的解释正确,但引文及断句恐有误,见上引例(22)《南史·谢朓传》。

(31)瘦倚春寒灞陵路,影扶疏。(元李致远《小桃红·新柳》)

(32)见西峰特倚如覆钟。(《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

最后两例大概都是沿用成词,未必反映口语。

徛:《大字典》“徛”字条收有“立”义,但仅引《广韵·纸韵》:“徛,立也。渠绮切。”⑧未举书证。我们暂时也未找到文献用例⑨。《大词典》则未收此义。

踦:《大字典》“踦”字条:“(五)yì《集韵》於义切。②方言。站立。清龚自珍《金坛方言小记》:‘游谓之弗相⑩。呼取物来曰捉了来。立曰踦。’”按,此字应该就是“徛”的异写,亦当音jì,《大字典》注作yì恐不妥。《大词典》未收此义。

企(跂):“二典”“企”字条都收有“站立”、“竦立;立”的义项,所举书证有:

(33)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窥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王逸注:“企,立貌。”

(34)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

(35)皆大石林立,焕若奔云,错若置棋,怒者虎斗,企者鸟厉。(唐柳宗元《永州崔中丞万石堂记》)

(36)企立船舷,如有所俟。(《剪灯新话·联芳楼记》)

“二典”“跂”字条均未收“立”义。古代注疏有如下训释:

(37)如跂斯翼,如矢斯棘。(《诗经·小雅·斯干》)朱熹《集传》:“跂,竦立也。”

(38)其亡可跂立而待也。(《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胡三省注:“跂,举踵而立也。”

可见“跂”是“立”的下位词,指踮起脚跟站立。

刊刻于明嘉靖年间的潮州戏文《荔镜记》中,表示“站立”义既用“立”,又用“企”。从书中的使用情况看,“立”是上位词,“企”则是下位词,含有“(站立)[+勉强]”的意思。“企”在文中共见6例,全部出现在“勉强站立”的语境中,如:

(39)我强企起来在只(11)月下行。(第二十四出)

(40)强企起来,闲看见墙外花弄影。(第二十八出)

(41)今强企行一里,前去店内歇一冥。(第四十一出)

在清代的粤语文献《俗话倾谈》中,“企”是“站立”义的主导词,如:

(42)邱琼山即企起高声应曰:“焉知鱼不化为龙!”(一集)

(43)每朝清晨到老母面前,拜了三拜,然后虚心下气,企在于旁,以听老母吩咐。(二集)

而“立”不能作为独立的词使用,构成的复合词和短语有企立、独立、拱立、企则同立等。

隑:“二典”均未收“站立”义,只有“倚靠”义。西汉扬雄《方言》卷七:“、隑企,立也。……委痿谓之隑企。”郭璞注:“脚躄不能行也。”华学诚等《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云:“是‘隑企’谓腿脚有病不能行而立之姿。”(521页)“隑企”也许是同义连文。

《汉语方言词汇》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企”字条都认为“本字当作‘徛’,广韵纸韵渠绮切:‘立也’”(12)。其实“徛”大概只是一个所谓的“后出专字”(13),文献中未见实际用例,更早的形式是“倚”和“企”(详上文)。《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举踵”引申出“站立”义是很自然的,不过在明代以前,“企(歧)”的确切含义是“踮起脚跟站立”,是“立”的下位词,《老子》:“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可见“企”和“立”是有不同的。“倚”和“徛”在表示“站立”义上是异体字关系,这是没有疑问的;至于它们和“企”及“隑”的关系,则还不易确定。“倚”的“倚靠”义和“站立”义仅声母有别,韵和调全同,语义上也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同源关系。这跟“隑”的两音两义之间的关系相类似。

3.站(、佔、跕)

“站”产生最晚,一般认为,“站”字始见于《广韵·陷韵》:“站,俗言独立。又作。陟陷切。”也就是北宋才见诸文献。承友生真大成博士见告(14):

蒋斧藏本《唐韵·陷韵》:“站,俗言独立。”显然就是《广韵》所本。查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裴务齐刊谬补缺切韵》“陷韵”均未收“站”字,而依蒋本《唐韵》体例,若是新加字,则会在每纽第一字之下标明“几加几”,但是蒋本《唐韵》“都陷反”小韵下径标“二”,即包括“”和“站”字。由此看来,“站”字不是蒋本《唐韵》所增,而是它所据底本(很可能就是孙愐的《唐韵》,周祖谟谓“本书去孙愐原书还不会太远,可能是比较接近于孙愐原书的一种增修本”)本来即有。若如此,孙愐《唐韵》作于开元年间(713-741),则“站”至晚在盛唐之时便已产生。

按,真说将“站”这个词的产生年代从北宋推到了盛唐,整整提前了近三百年,这对于追溯“站”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广韵》“站”字显然是承《唐韵》而来,只是增加了一个或体“”。《唐韵》之后,韵书、字书对此词多有记载(字又写作“佔”(15)),除上举《广韵》外,如《集韵·陷韵》:“站、佔,久立也。或从人。”《类篇·人部》:“佔,又陟陷切,立也。”(16)《龙龛手镜》、《正字通》等也都收录了此词。还有写作“跕”的,明清文献中时见用例(详下),但是字书、韵书从来没有著录过它用同“站”的音和义,应该是一个民间俗字(17)。

虽然韵书、字书一直有记载,但是从盛唐到明初,“站”的文献用例却罕见,特别是以北方官话为背景的《元刊杂剧三十种》、《元典章》、《通制条格》、《元朝秘史》、《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等文献,表“站立”义全部用“立”,“站”不见踪影。元代有一个蒙古语音译词、表“驿站”义的“站”(又叫“站赤”)进入汉语(18),在元末明初一直是“站”的中心义项(19),它跟“站立”的“站”同音同形,这可能也抑制了“站立”义“站”的使用和发展。

“站(、佔、跕)”的文献用例究竟始见于何时?这个问题需要作一些考辨。我们先来看“二典”的相关条目。

《大词典》“跕”字条:①站立。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从教他风涛汹涌蛟龙怒,你则是紧闭着双目稳跕着身躯。”明汤显祖《邯郸记·召还》:“打你个老头皮不向我门下参,打你个硬骹儿不向我庭下跕。”《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小二哥走来跕着呆看。”“立”条首引明代曲文2例。《大字典》“跕”字条首引《醒世恒言》和明茅维《闹门神》2例(20)。

“二典”“站”字条则均首引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射法》:“凡射,或对贼、对把,站定观把子或贼人,不许看扣。”

调查文献,我们还可以看到下面这样一些早期用例:

(44)众人都来面前站,合多合少等我散。(《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45)万员外把凳子站起脚上去,果然是一垛儿安着四五十钱。(《警世通言》卷三十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元曲中颇为常见,如:

(46)罢罢罢,你站在一边,我替你报复去。(范康《竹叶舟》楔子)

(47)你站开些,这臭气当不得。(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

(48)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49)我见他姿姿媚媚容仪,我几曾稳稳安安坐地?向旁边踢开一把银交椅,我则是靠着个栲栳圈站立。

(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

(50)占官场立站,下人争羡。(萨都剌《【南吕】一枝花·妓女蹴踘》套数)

(51)若问我家中事情,不要说与你同行同坐,就是立站的去处,也没有你的去处。(施惠《幽闺记》第二十二出)(21)

张美兰(2001∶348)认为“站”在元代作品中已有用例,如元代柯丹邱《荆钗记》,《元曲选》中的《杀狗劝夫》、《张天师》等。但这些例证出现的年代颇难考定,因为现存的元杂剧除《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是元刻本外,其他都是明刻或明抄本。据梅祖麟(1984)考察:“元刊本除两三本外,只有正末和正旦的简单说白,或者完全没有宾白……”“《元曲选》……宾白中主要是明初甚至于明代中叶以后的语言。”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以上几种元曲中的“站(跕)”就是元代的语言成分。具体理由有二:1.《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只用“立”不用“站”;2.我们对照了两种明抄本《杀狗劝夫》,发现《元曲选》中的《杀狗劝夫》有1例“站”:“这所在只有我坐处,可有你站处?要你管我!”而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为底本的《杀狗劝夫》中则没有这句话。又如《大词典》所引的唯一一个元代用例——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从教他风涛汹涌蛟龙怒,你则是紧闭着双目稳跕着身躯”,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作“一任交风涛汹涌蛟龙怒,你把双眸紧闭偃着身躯”,用“偃”不用“跕”,作“跕”显然是明人所改;而例(46)同样出自范康《竹叶舟》杂剧的“楔子”,但是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楔子”。上引元曲例子中,只有例(50)萨都剌的套数暂无疑问,其余都不可靠。萨都剌登泰定丁卯(1327)进士第,为元代中后期人。例(44)一例,刘坚(2005∶191)认为:“(《快嘴李翠莲记》)它的时代颇不容易确定。从内容上看,其中涉及的结婚礼节,如念诗赋及坐床撒帐等,与《东京梦华录》及《梦粱录》所载相符。但从语言看,又有明显的元明语言特点……大约这篇作品本来是以宋人作品为基础,经过元明人最后写定的。”而例(45)的例子,一般认为这篇作品是宋元话本,但是否经过冯梦龙的改写也不易断定。综上,明代以前的这些用例究竟是否可靠,尚需进一步研究。较为可靠的用例是在明初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共见3例:

(52)武松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53)吹手点鼓,宣令官传令毕,营哨头目,依次磕头,起站两边。(又第一百零九回)

(54)正惊讶间,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龙袍,大船将覆。曹真慌令文聘撑小舟急来救驾。

龙舟上人立站不住。(《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明代中期以后的文献中就很常见了,详下文。

4.“站”对“立”的替换(22)

如上所述,“站”大约产生于唐代,元代以前用例罕见。但是明代以后却占据了主流,在广大的官话地区取代了“立”,在一些南方方言中则取代了“徛”。“站”是何时又是如何取代“立”的呢?有两种典型语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至迟到15世纪中后期“站”在某些方言中已经完成了对“立”的替换。

一是朝鲜人李边所编的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成书于1473年),此书的白话部分,表示“站立”义全部用“站”,字写作“”,共9例,详列于下:

(55)有一个被金甲的将军在北壁,和杨和说。(10白)

比较:有一被金甲将军立于北边,与和曰(10文)。

(56)黑夜又到那财主家金银库里,那将军还在北边。(10白)

(57)那媳妇听得那意思,拿者刀儿出门者。(15白)

(58)这无艳到门内者不肯进去。(19白)比较:女到门内,立而不入。(19文)

(59)老鸦恼的当不得,独自在窟陇前面,等出来要害他。(32白)

比较:乌忿忿不已,独立穴前,待鼠之出,谋欲害之。(32文)

(60)龚寿拿者长刀到小女车傍者。(37白)

(61)就丈夫耳边悄悄的说:“我才子舀水去,看门旮旯里有一个贼人者。”(39白)

比较:其妻自去持水与饮,耳边说:“门隅贼人来立!”(39文)

(62)如今穿者吕蒙正的褶儿,……到街上呵,众人必来争要买这古器。(51白)

比较:今汝服蒙正之衣……立于市,则必众人争来买之(51文)。

(63)这郭兴信他说,却是那般扮妆,到街上的时节,傍边众人欺弄他。(51白)

比较:兴果如其言,而往于市立焉。(51文)

文言部分的“立”,在白话部分全部对译成“站”。可见在《训世评话》中,“站”已经完全替代了“立”,成为“站立”义的主导词。

二是写成于1491年(明弘治四年)的哈铭《正统临戎录》(23),此文“站”出现2例,未见“立”:

(64)账房内进酒毕,伯颜帖木儿将多人赶出远站,着铭皇帝上奏说道。

(65)后行至野狐岭口边有,伯颜帖木儿、俺克太平章同杨善、忠勇伯站在东南边。

那么这两种典型语料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据陈莉(2006)研究,《训世评话》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江淮方言色彩,而与汉文部分修订时间仅晚十年的《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训世评话》中“走—跑”、“入—进”、“将—拿”这三组常用词的演变更替情况与当时的江淮官话区文献相当一致,而与北方官话区作品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书中“才子”、“事干”、“颠倒”、“晨早”、“爽利”这五个带有方言色彩的词语在同时期的北方文献中都极少见到或从未出现过,它们的通行地域仅限在江淮地区或南方地区;“哈打胡杜”、“料磨”这两组借音词反映出《训世评话》中全浊声母、入声仍然独立,这与当时的北方方音不合。《正统临戎录》的方言背景则暂时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虽然上述两种典型语料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至迟到15世纪中后期“站”在一些方言中已经完成了对“立”的替换,但是明清时期其他白话文献在反映这对词的竞争替换时却相对滞后,最奇怪的是江淮官话,从整个明代文献反映的情况看,“站”在江淮地区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北方地区,早期用例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的作品,可是到了清代,情况反而有点逆转,像《儒林外史》和《老残游记》,“立”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数量,而且主要作为独立的词使用。这种现象可能主要应归因于文献的复杂性,即使是像明清白话小说那样的资料也未必都用方言中的口语词,这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需要作细致的分析。但是外国人编的口语教科书却不是这样,它一定是真实口语的直接记录,因为他们学了这话是随即要用的,不依据口语不行。所以《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只用“立”而不用“站”,一定是当时那个方言中还说“立”而不说“站”,而《训世评话》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已经说“站”而不说“立”了。《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跟《训世评话》时代相近,这对词的使用却截然相反,那一定是方言的差异——两者的基础方言不同。《老》《朴》基本可以确定为北系官话,那么《训世评话》很可能是代表明代前期的南系官话。当然,《训世评话》和《正统临戎录》的方言背景究竟是不是江淮官话还可以继续讨论,限于篇幅,这里不细说(24)。

“立”、“徛”、“站”在汉语史上的情况可总结如下:“立”从有文字记载的上古早期起一直是影响最大的通语词,直到明代以后才在大部分北方地区被“站”替换;“徛(倚)”用作“站立”义始见于战国,历史上可能作为一个方言词一直存在于南部广大地区;“站”始见于唐代,明代以后在广大的官话区逐渐取代“立”成为新的通语词。

三 共时分布的历时解释

词汇复杂多变,一般认为缺乏规律性。但是基本词汇的演变还是很有规律的,基本词汇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总体而言呈对应的局面,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解释(25)。所以纵(历时)横(共时)结合研究汉语词汇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前景广阔,可做的工作很多(26)。对方言研究来说,历史的考察有助于方言词的溯源和对共时分布的解释,分清一组同义词的历史层次(27);而对词汇史研究来说,方言的现实分布有助于理清词汇演变的脉络和新旧词更替的线索,因为文献资料有限而且情况极其复杂,依靠“文献考证法”只能部分复原语言的历史,难以看清全貌。

把“站立”义3个主导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结合起来看,我们不妨这样假设:上古、中古时期(唐以前)“立”、“徛”南北对立,长江以北说“立”,长江以南说“徛”,“徛”的北域至少抵达长江流域(28);唐宋以后,“立”往南挤压(29),占据了“徛”的部分地域,同时“站”开始兴起;明代以后“站”快速扩散,在广大的北方地区逐步取代了“立”(尚未彻底完成),在南方部分地区取代了“徛”。最终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分布。即:

那么“站”的发源地在何处?它是怎么兴起的?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并取代大部分“立”和一部分“徛”呢?

我们推测“站”很可能是所谓的“长江型”词(30),即兴起于江淮流域而后往北往西扩散。这一推测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在官话方言区中,江淮官话基本都说“站”,说“立”的目前所知只有南通一个点(可以解释,因为与吴语毗邻),而河北还有很多地方说“立”,如果“站”是从北京一带起源的,就无法解释为何周边的紧邻地区尚未被“站”覆盖(31),而远在长江流域的江淮官话却已经全部被覆盖了;如果说是从中原起源的,那么河南的西峡、镇平、鲁山等中原核心地区今天仍说“立”而不说“站”,也不好解释。二是从文献来看,“站”的早期用例主要集中在江淮官话区作家的作品中,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还有《训世评话》等,北部官话文献中几乎看不到(详上文)。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先查清今天方言中“站”的核心区域(即不再说“立”、“徛”的地区),然后跟历史上可靠的文献(如口语教科书等)互证,借此来推定“站”的发源地。现代方言中用“站”最密集的地区,理论上可以推测为“站”的发源地,即“站”这一扩散波的中心,这就是江淮官话。明代以后,“站”借助江淮官话的优势地位向周边扩散,有些地区已被完全覆盖,有些还处在两者并存的竞争阶段,有的则尚未波及到。

但是,如果“站”起源于长江流域,为何它只“北上”,而很少“南下”呢?特别是紧邻的北部吴语,今天几乎都还说“立”或“徛”而不说“站”。岩田礼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自明代以来有不少江淮词向北逆流,如“冰雹”、“插秧”、“今天”、“明天”等,这些词也沿着长江传播到西南地区,但很少有传播到南方地区的。对于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答案(32)。

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往往是调查的范围越广,问题越显得复杂,要想解释清楚,还需要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移民史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对“站立”义词共时分布的解释还只是一个假设,需要进一步验证。

注释:

①详见史皓元等(2006∶106)图38。

②除《汉语方言地图集》所列的这些词外,还有个别方言点有其他说法,如湖南和湖北的个别西南官话说“敦”,粤语广府片东莞方言说“”,北京等地说“戳”和“杵”,等等,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本文略而不论。

③见《原本玉篇残卷》第508页,中华书局1985年。《宋本玉篇》则改作:“巨慨切,又五哀切。梯也,企立也,不能行也。”

④除这3个主导词外,历史上表示“站立”义还有其他一些词,如中古常见的“住”字,本文暂不涉及。

⑤此即《集韵·纸韵》“倚,巨绮切。立也”音义之所本。

⑥《世说新语》中的这4例“倚”,方一新博士论文《(世说新语)词汇研究》均释作“站立”(2-49页),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同;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倚”字条则看作“倚靠;斜靠着”义,未妥。

⑦此条的3个“齐”字都等于“斋”。

⑧其实《广韵》对“徛”字音义的记载也是前有所承的,并非宋人所新增,如敦煌唐写本笺注本《切韵》(斯2071)上声四纸韵“技”小韵:“倚,立。”渠绮反。(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上册89、129页)此例承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姚永铭博士检示,谨致谢忱。

⑨《景德传灯录》卷八“浮杯和尚”:“婆乃哭云:‘可悲可痛!’禅客罔措。婆乃问云:‘会么?’禅客合掌而退。婆云:‘徛死禅和,如麻似粟。’……赵州以棒打云:‘似遮个徛死汉,不打待几时!’连打数棒。”“徛死”不知何解,但“徛”应该不是“站立”义。存疑待考。

⑩“弗相”当即今沪语之“白相”。

(11)按:“只”即指示代词“这”。《荔镜记》中指示代词“这”全部记作“只”。

(12)严修鸿(2000)认为本字是“”,《说文》训“尌也”,“尌,立也”,《广韵·纸韵》“承纸切”。本文不取。

(13)“徛”字古已有之,《说文·彳部》:“徛,举胫有渡也。”《尔雅·释宫》:“徛,石杠谓之倚。”郭璞注:“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彴也。或曰今之石桥。”此词文献用例罕见,实际上是上古的一个冷僻字,所以后来人们为“立”义造“徛”字时偶尔与之同形,这个“徛”字很可能是在“倚”的基础上增加一笔而成。

(14)私人通信。

(15)《大字典》“趈”字条:zhān《集韵》知咸切①同“站”。坐立不动貌。《集韵·咸韵》:“站,坐立不动貌。或从走。”《篇海类编·人事类·走部》:“趈,坐立不动貌。亦作站。”笔者按,这个“趈”字跟站立的“站”音和义都有差别,恐怕不能看作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故这里不列。

(16)写作“佔”的只见于韵书、字书,目前未发现实际用例。

(17)此外,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怀疑“惭”、“”2字亦为“站”的俗字,见该书63、368页。

(18)关于这个“站”的来源,可参看方龄贵《古典戏曲外来语考释词典》“站站赤”条。

(19)《元刊杂剧三十种》、《元典章》、《通制条格》、《元朝秘史》等元明北方语料中的“站”均指“驿站”。

(20)写作“跕”可能是明代人的习惯,可参看明万历刻本《日本考》卷二“娼优吏卒”条。当然明代文献中写作“站”的也很多。

(21)此当是明人改本。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九卷所收施惠《拜月亭》(即《幽闺记》)与此处文字大不相同,并无此句。

(22)本节内容参考了陈莉(2006)。本文讨论的“立—站”包括了“直立”和“在行进途中停留”两个义项。

(23)此文所记的英宗土木堡被俘事件发生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至代宗景泰元年(1449-1450)。

(24)详细的讨论可参看陈莉(2006)。

(25)参看汪维辉(2003a)。

(26)参看汪维辉(2006b)。

(27)参看吕传峰《汉语方言“喝类词”演变层次》,《语言科学》2005年第6期。

④有可能还要往北,越过黄河,抵达今山西省境内,因为至少有3个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万荣、洪洞、河津今天仍保留“徛”这个词,虽然它并不表示“站立”(这3个方言站立都说“立”),而是表示“靠;立起来放;使站立”(可以概括为“竖立”)。在汉语里,表“竖立”义和“站立”义是可以共用一词的,如“立”和湖南沅陵乡话的“竖”等,这两个意义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万荣、洪洞、河津的“徛”很可能就是古代表“站立”义的“徛”的一种残留,只是意义发生了改变。

(29)这种“挤压”很可能唐以前就早已存在。参看上注。

(30)参看岩田礼(2009∶15-16,19)。

(31)从这一点来看,北京的“站”显然是后来传入而非原发的。林焘先生在《北京官话区的划分》一文(《方言》1987年第3期)中说过:“北京城区话只是北京官话区西南角上的一个小小方言岛。”另可参看岩田礼(2009)英文版前言(32、34页)。

(32)私人通信。亦可参看岩田礼(2009∶15-16,19)。

标签:;  ;  ;  ;  ;  ;  ;  ;  ;  ;  

汉语“站立”一词的现状与历史_汉语方言词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