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体系研究论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体系研究

文/周斌 宋志明

摘 要: 本文根据转制科研院所的实际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经营考核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考核权重进行了计算,建立了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基本框架,可为各级主管单位对转制科研院所的管理提供参考。

科研院所转制是我国科技体系结构的重大调整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从1999年开始,全国先后有千余家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大型企业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大量科研院所和科技资源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状况,优化了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但同时,如何对转制科研院所进行考核管理,引导其科学发展,也是目前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对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体系进行研究,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转制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

科研院所转制以来,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机制改革、产业建设与经营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为4个方面:一是战略定位不清晰[1][2]。很多转制院所在长远发展和短期效益间摇摆不定,“技术引领者”和“经济贡献者”两个战略方向没有实现有机统一。二是创新能力提升相对缓慢。面对生存和发展压力,转制院所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聚焦在市场上,技术研发投入的资源和力量不足,造成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缓慢。三是创新结构失衡。研发工作以周期短、见效快的改进型研究为主,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力量有所削弱,导致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产业化发展受挫。相当一部分院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产业化基地,但由于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脱节,再加上近年来宏观经济低迷,导致产业能力未能有效释放,形成沉重的资产负担,影响企业整体经营。五是人才断档现象突出。受国企“工资帽”、激励机制不足、经济考核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院所近年来的人才流失问题逐渐凸显,进一步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客观来说,转制院所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源于考核“指挥棒”的影响。转制院所是国家、行业以及各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主管单位应发挥平台作用和资源统筹优势,通过改进考核机制,引导和帮助转制院所重塑战略定位、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经营结构,建立有利于转制院所创新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二、经营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创新导向性原则。考核指标应体现科技创新特征与导向,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和引导转制院所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促进成果产出。

2.兼顾性原则。正视转制院所的企业属性,在鼓励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考虑院所的经营发展与市场生存问题,做到创新与创效兼顾。

根据上述原理,对一级考核指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本文运用和积法对矩阵进行求解,计算得权重向量:

(二)指标选择

根据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的经营发展需求,结合国资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点,从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指标选择。

(1)浇注温度在660~680 ℃时,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树枝晶减少,晶粒变得均匀圆整,各力学性能指标均得到提高;浇注温度高于680 ℃时,晶粒逐渐变得粗大,出现严重缩孔,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雷达外壳压铸件最佳的浇注温度为680 ℃.

每隔3 min采集一次降雨强度、风速、覆冰重量,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记为P=(p(1), p(2), p(3), ……, p(10)); W=(w(1), w(2), w(3), ……,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分析方法。其原理为[4]:首先,将待决策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要素,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二,确定各层次中每个要素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是相对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实现。其三,确定各层次中全部要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这种重要性也是相对的。最后,以所得权值为依据来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按照上述原理,转制院所经营考核指标权重依据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W = [w1,w2,w3]T = [0.3873,0.4429,0.1698]T

3.市场开拓能力指标: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

三、经营考核指标权重设计

2.盈利能力指标[3]: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占比。

1.4 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20只成瘤后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阿霉素组、苦参素组、联合组(阿霉素+苦参素组),每组5只。采取尾静脉注射法,每周连续干预5 d,共两周。对照组裸鼠每天给予生理盐水0.2 ml,阿霉素组裸鼠每天给予阿霉素6 mg/kg,苦参素组裸鼠每天给予苦参素100 mg/kg,联合组裸鼠每天给予阿霉素6 mg/kg和苦参素100 mg/kg。药物干预后第14 d用脱颈法处死各裸鼠,剥离瘤组织,部分于10%福尔马林中进行固定用于免疫组化检测,部分则保存在液氮中用于 RT- PCR检测及ELISA检测。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分析待决策问题,将所涉及到的要素进行分层排序。一般分为三层,最高层为目标层,中间层为准则层,最底层为指标层[5]。本文研究的转制院所经营考核体系中,准则层为一级指标,指标层为二级指标,层次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指标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以上一层次的某一要素作为准则,将本层次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V=(aij)n×n,其中aij表示元素ai与aj针对准则的相对重要性。任何判断矩阵都应满足:aij>0;aii=1;aij=1/aij。利用九标度法对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标度值含义如表2所示。

根据表1所示考核指标层次模型,构造一级考核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

鹅肉松脆有营养,鹅肝也是一道著名菜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果延伸产业链进行白鹅深加工,生产冷冻鹅肉、盐水鹅肉等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可测性原则。由于考核执行过程中涉及到权重、分值匹配与计算等量化过程,需要各指标可定量、可测量,方便以量化数值的形式输出考核结果。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 modes and initiation conditions of a heavy-rain-producing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1.创新能力指标:研发投入占比、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技术收入占比。

则一级考核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同理,构造二级考核指标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结果如表4-6所示。

表2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表3 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表4 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二级指标(创新能力)权重计算结果

表5 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二级指标(盈利能力)权重计算结果

表6 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二级指标(市场开拓能力)权重计算结果

表7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为保证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的结论合理,还需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先引入一致性指标再通过查表7得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如果CR>0.1,则说明判断矩阵要进行适当修正;如果CR≤0.1,则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比较满意的一致性。通常认为CR 越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6]

3.持续性原则。为保证考核的延续性和可比性,各指标应具有常态化、持续性特征,偶发性指标不纳入考核体系。

最大特征值:

山东大学博导、教授徐超这样评价:如果说《考古拾趣》是他几十年考古生活的写照,是他的学术随笔的话;那么,拓画就是赖非先生艺术上的随笔,体现了他的学术修养、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一致性指标: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通过查表为0.52,则CR=CI/RI=0.0177<0.1,说明一级考核指标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箱梁的几何尺寸,建立ANSYS实体计算模型。双面组合连续箱梁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横截面如图3所示。本文采用三维六面体映射网格划分的方法,截面网格划分基本与二维模型相同,纵向单元长度约为0.3 m。模型单元总数为38 812个,节点数为66 823个。

同理,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二级考核指标判断矩阵的CR值经计算分别为0.0227、0、0,均小于0.1,说明各矩阵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指标权重最终计算结果

依次沿递阶层次结构由上而下逐层计算,将各二级指标权重与所属一级指标权重相乘,即可计算出最底层指标的最终权重,如表8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建立了转制院所的经营考核基本框架。从表8可以看出,主管单位在对转制院所进行考核时,应将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转制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并重点强调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服务收入等兼具科技创新和市场经营特征的成果产出方式,形成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模式。在具体操作中,主管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对相关指标及权重进行适当调整,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转制院所考核方式。

表8 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指标及权重分布

参考文献

[1]赵其春.转制科研院所发展思考[J].机械,2013(4):1-4.

[2]李丛笑.国有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58-161.

[3]马建勇,郑贺悦,曾小松.转制型科研院所应用平衡计分卡和KPI进行业绩考核初探[J].公共管理,2014(3):126-128.

[4]丁艳艳,刘英策,刘晓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员绩效考核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00-305.

[5]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33.

[6]陈敏,李亨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2(2):37-40.

(作者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乌兰托娅

标签:;  ;  ;  ;  ;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转制科研院所经营考核体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