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秀芹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秀芹

陈秀芹 鹤岗市中医医院 1541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手术治療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分析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为较满意,满意、较满意患者分别为90%、10%,总满意度为100%。干预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2.93±6.94)分,干预后,患者的平均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8.63±3.27)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褥疮,症状轻微,未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太大影响。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辅以护理干预巩固疗效,有利于促进其患侧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护理干预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fter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1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1-10 months of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fractur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given targeted nursing, analysi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complications, recovery of hip joint function the situation. Results: of the 10 patients, 9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1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satisfactory and satisfactory patients were 90%, 10%,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was 100%.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hip function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 (52.93 + 6.94).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hip function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 (68.63 + 3.2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f the 10 patients, only 1 patients had mild bedsore, with mild symptoms and did not have much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Conclusi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fter hip replacement treatment, supplemented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nsolid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sid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 hip replace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老年患者数量较多。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术后并发症率较高,目前,大多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不过仍然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为了降低并发症率,临床只能通过护理干预,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选取10例患者参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女3例,男7例,年龄60~72岁,平均(65.36±3.92)岁。骨折原因:车祸5例、砸伤3例、摔伤2例。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术后的切口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定时打扫病房,确保通风符合患者需求。叮嘱患者术后多休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指导其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性护理:(1)体位护理。患者骨折7 d内,以选取平卧位为宜,接受手术治疗后,可通过穿丁字鞋,预防后脱位的发生。另外,可取软枕置于患者大腿间,预防患肢内收的发生。(2)病房内基础护理。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护理人员必须确保病房内的整洁,在换药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需采取床前隔离措施,预防感染。(3)饮食护理。为了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患者术后要注重营养的摄入,可食用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在饮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确保每天有足够营养摄入,这对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4)并发症预防。褥疮: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非常弱,身体状况差,接受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敢更换体位,如果突出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则会导致褥疮的产生,加大患者痛苦。为了防止发生褥疮,护理人员必须指导患者更换体位,每隔1~2 h后,更换1次体位,除此之外,还需利用温水擦拭身体,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呼吸道并发症:老年患者术后因卧床时间长,呼吸分泌物比较黏稠,咳出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还可对患者背部轻轻拍击,便于其将痰液排出。确保患者呼吸道、口腔内的洁净,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泌尿道感染:老年患者的膀胱、肾功能均呈现出衰退的趋势,发生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大,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多饮水,促使排尿量增加,将尿液及时排出。针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在活动过程中,要防止出现管道扭曲、牵拉的现象,尿道口部位要采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会阴部位需处于干燥、洁净的状态,预防尿道感染的发生。(5)心理护理。因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当出现股骨颈骨骨折后,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不良情绪会对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质量。为了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解释手术治疗能够取得的疗效。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音乐护理法,鼓励患者多听舒缓音乐,缓解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用语言、肢体接触等方式,使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增强安全感。(6)功能锻炼。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术后接受功能锻炼,例如远端关节运动、跖屈、踝关节背伸等,日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适度增加活动内容,加强髋关节、膝关节的锻炼。(7)出院前指导。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跌倒的发生率较高,为了降低跌倒率,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活动过程中做好安全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另外,还需告知患者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给予健康教育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率。满意度: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有护理内容、护理质量、护理技巧、护理操作熟练度、护理态度等,最低分为0分,最高为10分。≥8分为满意,5~7分为较满意,<5分为不满意。

髋关节功能评估: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内容有疼痛程度、行走距离等,60分以下为差;60~79分为可;80~89分表示良;90分以上为优[2]。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在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为较满意,无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100%,其中满意、较满意患者分别为90%、10%。

2.2 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2.93±6.94)分,术后护理,平均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8.63±3.27)分,干預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在10例患者中,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褥疮,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倾向非常明显,与此同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数量有所增加,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身体抵抗能力较差,机体各项功能有衰退趋势,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股骨头坏死现象,对其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这种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为了进一步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临床还需于术后给予护理干预。

股骨颈骨折的创伤性较强,有研究显示,若老年骨折患者未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则可引起终身残疾,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部分老年患者患有基础疾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加大了疾病的治疗难度。目前,临床大多通过人工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机体功能尽快恢复,不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辅以护理干预巩固疗效,能够获取更好的效果。

针对性护理模式具有全面、针对性强的特征,护理效果良好,要求护理人员于患者术后,观察其病情,指导患者接受功能锻炼,给予饮食、并发症预防、体位、心理护理等方面的优质护理[5]。针对性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意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每天坚持锻炼,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控制肌肉萎缩发生风险。护理人员还要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缓解消极情绪,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这种护理模式更符合患者的心意与需求,护理效果较好[6]。

在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中,针对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锻炼,例如简单的收腹运动、健侧下肢与双上肢的伸缩运动、按摩患肢部位等。一般而言,患者术后3个月后,可下床活动,活动量需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骨质生长情况而定[7]。在起初离床时,患者需拄拐(双拐)站立,随后逐渐调整为双拐行走、单拐站立、单拐行走,待患者的行走能力提升后,可开始进行负重训练[8]。在锻炼过程中,患者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锻炼区域内要保持干燥,防止跌倒。在饮食上,患者要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注重蔬菜、水果的摄入,遵循少量多餐原则。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比较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这表明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可控制并发症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患侧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能够被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是一种比较全面、理想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曲振涛,刘青春,张述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6,3(3):93-94.

[2]毛荣兰,许国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7):270.

[3]杨红梅.循证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202-203.

[4]刘娟.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223-224.

[5]陈海英.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4):186.

[6]李柳.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体会[J].科技资讯,2013,10(21):218.

[7]王云霞.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15,6(6):169.

[8]李冬梅,郑玉新.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1):111-112.

论文作者:陈秀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秀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