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论文_李婷

60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论文_李婷

李婷

(常州市新北区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李婷(1987,10——)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护师,在常州市新北区第四人民医院工作。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诊现场护理、急救车中心监护和入院护理等护理措施,找出切实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我院的治疗和护理,1例伤者现场宣布死亡,2例伤者在转运的过程中死亡,其余57例伤者安全到达我院,并接受治疗,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45例伤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法,术后死亡的患者为2例。结论:我院结合自身的护理方法,分析护理的效果,认为在平时要注重各种状态下的护理锻炼,对待这类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在第一时间采取最为准确的护理措施,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诊护理;体会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伤害的影响,致使人体出现外伤症状。其中,颅脑外伤就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危害极大的伤害类型,伤者会流失大量血液,并对脑组织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救治,以防止伤情的恶化,在转运过程中、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要做好急诊护理工作,使得伤者尽快康复。本院通过长时间的护理实践,探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护理方法,效果比较显著,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伤者41例,女性伤者19例;伤者的年龄在7-66岁之间,伤者的平均年龄为39.7岁。伤者致伤的原因包括:车祸伤32例,打架斗殴致伤人员17例,酒后跌倒受伤3例,挤压伤人员有4例,高空堕物伤人员4例。60例伤者的损伤类型主要包括:脑挫裂伤46例,硬膜下血肿34例,硬膜外血肿37例,颅骨骨折54例,其中,存在单纯伤的伤者只有6例,其余的伤者均是复合损伤。

1.2 方法

我院对这60例伤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护理部分的内容如下:

1.2.1 出诊现场的护理

在接到救助电话之后,我院急救人员迅速出诊,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现场,首先对伤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在得出初步的处理结果之后,对伤者进行快速处理,使伤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并给予伤者高流量、高浓度的吸氧;多数伤者会出现昏迷症状,此时要将伤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受伤位置朝上,并及时清除伤者口、鼻内的异物及分泌物,防止伤者出现误吸;当伤者的耳鼻部位有出血症状或者有脑脊液流出时,要避免伤者的耳鼻出现堵塞,避免引发更加严重的感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将伤者安置在比较平坦的位置,打开心电、血压监测仪等仪器,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并开通伤者的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并帮助医生进行包扎止血,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急救车中监护护理

在紧急处理之后,将伤者抬上救护车,并密切关注伤者的病情,告知医院病人正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告知其做好接应准备,如果伤者存在意识,则要尽量安抚稳定病人的情绪,使其增加安全感,配合治疗工作,对于情绪较为激动的伤者,则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可以采用束缚带限制,或者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对于积极配合的伤者,则要向其咨询受伤的地点、原因、时间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治疗工作提供保障,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通过注射呋塞米、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伤者出现脑水肿的症状,降低其颅内压。

1.2.3 院内护理

到达医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在医生的嘱咐之下进行工作,及时给药,当伤者有颅内高压症状时,要给静脉脱水药及激素等,对于出现休克症状的伤者,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并增加使用升压药,让伤者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包括备血、剃头、导尿等。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护伤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提供必要的护理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之后,要及时补充病史,确定病人身份,了解有无家属及其他受伤人员情况,做好护患沟通及入院教育等,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1.2.4 评价指标

护理过程中详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生活质量,将护理之后的结果与护理之前的状况进行比较。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本院主要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以%表示相关计数资料,并且对两者分别以t及χ2进行检验,选择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我院的治疗和护理,1例伤者现场宣布死亡,2例伤者在转运的过程中死亡,其余57例伤者安全到达我院,并接受治疗,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45例伤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法,术后死亡的患者为2例,康复率为91.7%。患者的满意度评价为96%,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项目 现场死亡 转运途中死亡 术后死亡 康复患者 康复率 满意度

观察组 1 2 2 55 91.7% 96%

3讨论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士应保持高度的冷静,不能因为伤口较为严重,或者现场较为混乱而出现差错,现场急救的操作步骤要非常熟练、迅速、有效,争取控制伤者的病情,争取治疗的时间。现场护理工作、转运护理工作和院内护理工作因环境和要求的不同会有所侧重,每个环节都应相互配合、衔接。

一般情况下,颅脑外伤的患者其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这两种表现观察患者的病情。其中,意识是颅脑外伤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意识越差,伤者的病情越严重,意识的观察常通过询问、交谈及检查痛觉、吞咽反射等进行。通过观察伤者的瞳孔,能够发现伤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避免出现脑疝并发症;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瞳孔一过性缩小,很快进入一侧或双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发射消失,伴对侧肢体偏瘫,意识障碍加重,提示脑疝形成。患者如昏迷很深,说明颅内损伤较重,如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为深昏迷,说明脑水肿加重或颅内血肿形成,提示病情恶化,应持续给予甘露醇静滴,减轻脑水肿和预防脑水肿继续加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相对稳定后,应转运到神经外科治疗或手术室手术。转运前通知有关科室作好准备,转运应及时迅速,如须紧急手术更应分秒必争,不能在急诊室延误。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对急诊护理的要求较高,相关人员要注重平时锻炼,提高护理的能力,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武晔,王岩.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7(115):85-861.

[2]顾爱武.高血压脑出血31例的急诊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1,20(12):125-1261.

[3]邓伟荣,付丽平.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2,13(6):7641.

论文作者:李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60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论文_李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