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_崔智 张素莲

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_崔智 张素莲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 25530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促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一、立足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何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我听一位名师讲《函数》这一课,开头的情境就引入了生活中其本人乘公交车从出发点上海沿着高速公路驶向目的地常州的行程,例子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引发了学生兴趣。并及时提问:整个过程是一个变化过程,涉及到哪些量?这些量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化的?恰到好处地切入主题,接下来教师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变量与常量的概念,进而引入了函数概念。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对学习函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对新知理解更深刻,更有满足感。

学生从与自己紧密相关的生活中建构出来的结论,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用数学的语言将其重述,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放飞了学生的想象。

二、感受生活数学,体验魅力

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知识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一个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发展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勤学、爱学、好学、善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并将数学知识“再创造”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品尝到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函数》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进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取值对应关系,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上引用了用火柴棒搭小鱼的规律题:一条小鱼由8根火柴棒搭成,继续往后搭下去,两条小鱼由14根火柴棒搭成……问N条小鱼与S根火柴棒之间的关系式怎样呢?他的引入是采用了多媒体给出图案形式,而我认为,如果让学生事先准备道具,然后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操作,效果可能更好些。因为在此教学过程当中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积极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又让学生体验了归纳、类比、猜想等合情推理,掌握了归纳、类比推理,锤炼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合情推理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更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数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注重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的过程。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中找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新课程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所迷惑。其次要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索,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不能只流于表面、流于形式,要做好,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让我感悟到: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学生认为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只有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论文作者:崔智 张素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_崔智 张素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