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担心患上艾滋病的男孩(上)论文

总担心患上艾滋病的男孩(上)

文/马志国

通常,人之所以扮演病人,往往是因为心理压力所致。如同鸵鸟一样,是在遭遇心理困境时候的一种心理自我保护策略。男孩扮演病人,就是面对心理困境的自我心理保护,而长期的看病就医、检查治疗的过程,又强化了这种扮演病人的心理效应。

心理症状: 总认为自己被传染了艾滋病

这一天,我接待了一家三口的来访,母亲是位高校教师,父亲是位政府官员,男孩是位重点学校的高二学生。男孩原本学习很优秀,总是在年级前二十名,可是后来因为生病,退步到了年级几百名。他的父母带着他看过很多医生,吃过很多药,可病情却依然没有好转,后来经朋友介绍,来到了我的心理咨询室。

父母介绍说:“孩子从小就胆小,特别胆小,体制还特别差,总是生病,不是咳嗽,就是肠胃不好,还总会把一些不好的病联想到自己身上。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孩子就突然出现了担心、害怕、紧张、焦虑的症状,甚至不敢自己睡觉,学习也不在状态,时不时就闹退学。我们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心理科,大夫诊断说有焦虑症,需要吃药治疗。就这样一直吃了半年多,虽然现在状态好些了,但是看起来吃药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孩子自己说主要是自己的心态好转了。”

心理咨询一再证明,当事人的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既然男孩自己觉得主要是心态好转才让症状好转的,那男孩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又经历了怎样的心态变化呢?

原来,高一下学期时,男孩转学到了现在的学校。但他对新学校的老师、同学和环境都不满意,都很有意见,总是抱怨重重。勉强到了高二,刚开学不久就出现了现在的症状,就开始就医吃药,继而成为了“病人”。

第一个是红蓝胶囊的实验:实验以100个医学院学生为被试,分为两组,各50人。第一组分配了红色胶囊包装的兴奋剂,第二组则分配了蓝色胶囊包装的镇定剂。实际上胶囊里面的药粉调了包,只是被试不知道。结果两组被试的反应都如先前所以为的那样,吃了红色胶囊的一组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一组则很平静。可见,是他们不同的心理暗示,抑制了身体用药后的生化反应。就是这样,当人自认为是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便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他身体的生化机能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标签效应”的原理。

男孩深深地点头:“您说得对,我确实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本来我是年级前二十的名次,可是转学后却到了三四百名,我怎么能对自己满意?”

1.1 资料来源 对西电集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性激素6项检查,均初步证实有盆腔疾病存在;排除标准:将其他因素引发的不孕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术联合GnRH-α治疗组(联合组,40例)和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组(单独组,40例)两组。联合组患者年龄24~41岁,不孕时间1~9年。单独组患者年龄25~41岁,不孕时间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心理解析: 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在和男孩单独沟通的时候,男孩重述了以上的情况,然后把这个问题摆在了我面前:“都说我没有艾滋病,可是我怎么会有低烧和皮疹的症状?医生说心里过度担心害怕就会出现这些症状,是真的吗?”

当晚他刚进家门,就听赶回家的父亲埋怨继母:“云天迟交学费打什么紧,你不怕耽搁了小儿子治病?”继母嗫嚅:“没想到有这么严重。当时我只想云天的学费迟交好几天了,我怕他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原来徐云天走不久,弟弟疼得直打滚。家里没钱,廉小花揣上金项链贱卖抱小儿子去医院,原来徐天任得急性阑尾炎,已穿孔,再晚半小时,会有生命危险。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一堂生物课上老师讲起了艾滋病,谈到了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和危害。于是,男孩就联想到了自己,他想起同桌的血液曾经碰到过自己身上,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感染艾滋病了。男孩本来就胆小,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就越发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还去医院做了检查。尽管没有检查出什么,但是医生的话还是没能消除他的疑心。而且更让男孩害怕的是,上网搜索有关艾滋病的信息,发现自己身上真的有感染艾滋病的症状,一是每天定时低烧,三十七度多;二是身上有了皮疹,主要在上下肢的回弯处。

第二个是皮肤发热的实验:在被试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告诉他说,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纸,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他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十几分钟过后,将湿纸取下,被试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摸上去还有些发热。其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这也是“标签效应”:心里想着这个纸会让皮肤会发热,于是皮肤就有了发热的反应。

这些实验男孩领悟得很好:“原来心里的想法这样厉害!难怪大夫说心里总是担心害怕就会出现症状。”

我笑着说:“不仅是低烧和皮疹,就连你此前所有的症状,咳嗽、肠胃不好等,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其实你没有病,你是一个身体健康的男孩。”

心理解析: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男孩放松地笑了:“我知道了,我以后不会再把自己当成病人了。”转而又说,“可是,我对现在的学校很不满意,老师的素质,同学的素质,特别是那个同桌,都让我难以接受。所以,我就不想去学校……”

为了帮助男孩深入领悟这一点,我又介绍了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巧妙的实验。研究者让两组参加者给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诉第二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

真的假不了。核实情况后的陈主任同样感到不可思议。临进电梯前陈主任留了吕凌子手机号码,问吕凌子有什么想法。吕凌子说我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尽快将两家的防盗门换掉,第二,给每家赔偿5万元。吕凌子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问题出在防盗门上,防盗门就是罪魁祸首,既然防盗门是罪魁祸首,作为小区管理方,物业公司就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10万元的索赔款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在吕凌子心目中,这是一个较为合适的价位,物业公司完全可以接受。如果索赔成功,她会将自家应得的那份交给楼下两口子,只有这样,昨晚发生的事才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一笔了断。

男孩自我探寻:“难道说我的难以接受,是我先入为主,是我自己心里的原因?”

我笑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介绍到这里我问:“你猜哪一组通话的时间长?”

“第二组。”男孩脱口而出。

(1)Compared with the dual-frequency ambiguity estimation method,the EM-aided method provid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IAR.

至此可以判断,男孩所有的躯体问题,都不是躯体疾病,而是躯体化现象,通常,人之所以这样,往往是因为心理压力所致。如同鸵鸟一样,是在遭遇心理困境时候的一种心理自我保护策略。男孩扮演病人,就是面对心理困境的自我心理保护,而长期的看病就医、检查治疗的过程,又强化了这种扮演病人的心理效应。

看来,帮男孩消除这样的担心和焦虑,是心理支持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先从心理暗示谈起。心理暗示就好像给人贴上了一个标签,人常常会如标签所标明的那样发展。也有人把这叫做“标签效应”。为了促进男孩的领悟,我介绍了有关心理暗示的实验。

这样一来,男孩就更加害怕了,更以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无奈之下,家长陪同男孩又做了几次检查。直到最后一次检查的医生告诉他,过度的担心、害怕和紧张,也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低烧和皮疹的症状,才总算让男孩心里放松了些。男孩自己说的“心态好些了”,意思就是由于心里不再过度担心害怕,焦虑症状得到了缓解。所以,他感觉到不是药物的作用,而是心理的作用。但是,男孩的担心并没有彻底解除,所以想通过心理咨询得到一个更明确的解释,消除内心的担心。这也是男孩同意来访的首要原因。

我点点头说:“对,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参加者很难与女士顺利地交谈下去,而第二组的参加者与女士的交谈非常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长。可问题是,接听电话的女士是同一个人,而且对这边的通话者分组并不知情,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第二组的参加者把那位女士想象成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并以同样的态度与之交往,而第一组正好相反。就是说,决定我们对外界人事物态度的,不是外界人事物本身,而是自己的心态。一般来说,如果谁总是抱怨生活周围的人事物,那往往是他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而且往往是他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未完待续)

有研究指出,高脂血症为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因子,应用降压药防治高血脂症,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1] 。冠心病为临床内科常见病,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降低,成为冠心病的好发与高发群体,多伴有高脂血症,临床针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脂。瑞舒伐他汀钙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其在降低血脂水平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体现出良好效能,进而实现对冠心病病情发展实现良好控制。本文旨在探究本药物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出如下详细汇报。

编辑 冀青艳

“港湾”邮箱

第二,毛泽东一直认为通过革命获得的政治权力是自然合法的。虽然不断采取措施打击腐败和官僚主义等现象,却没有想到这些丑恶现象正是源于权力结构的不科学和领导制度的弊端,没有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而他在担心中央可能出修正主义的时候,依然把希望寄托在革命上。“如果我们的儿子一代搞修正主义,走向反面,虽然名为社会主义,实际是资本主义,我们的孙子肯定会起来暴动的,推翻他们的老子,因为群众不满意。”[10]

bighome@163.com

欢迎做客咨询港湾,我们将为您保密,为您解忧,这里将是您温暖的心灵家园!

吲哚试验能够检测菌株能否分解到蛋白质中的色氨酸。色氨酸是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可以参与人体内蛋白质合成,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18]。如果待测菌株吲哚试验呈阳性,则说明该菌株能分解色氨酸,从而引起人体代谢障碍。

标签:;  ;  ;  ;  ;  ;  ;  

总担心患上艾滋病的男孩(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