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研究论文_刘钢

探究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研究论文_刘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美国最新研发BIM技术,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目前BIM技术已经逐步扩展到了亚洲以及欧洲国家,如今亚洲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开始加强对于BIM技术研究,同时将BIM技术广泛以及普遍地运用。在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当中,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是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应用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BIM技术;研究

引言

BIM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子化和信息化的系统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资源和信息进行统筹,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视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料,在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过程中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提升建筑企业电气设计的有效性,进而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1 BIM的概述内容

1.1 BIM的具体定义及其优势

BIM,即为建筑信息基本雏形,其被称为建筑行业成长历程中的“第二次革命”。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BIM即为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可以把建筑以及电气等各种模型信息编录,随后再对这些模型进行分类。呈现建筑的具体信息主要的手段就是建造模型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BIM,为使建筑模型达到最完美、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可以对建筑进行碰撞检查,进而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

1.2 BIM在电气设计中优势

BIM技术在实际电气设计中得以试用,并展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关键性优势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其一,对设计进行高效优化。建筑设计运用BIM技术,可以通过仿生模仿等特殊技术手法,与建筑多维立体几何信息进行结合,组建基本建筑信息初步模型,可以做到多方面设计相互配合的成效,继而使设计的错误率得到有效降低。其二,设计效果明显。BIM技术被广泛使用于建筑设计,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直观的展现建筑的多维立体几何图样,这也是相较于其他建筑设计手段的突出之处。更加有利于建筑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其三,仿生模拟效果显著。依据建筑的多维立体几何就足以建立建筑信息模型,这是因为仿真模拟手段被BIM所使用,进而对建筑的结构进行深度模拟。以此为前提下,建筑设计者对建筑进行审核更加直观、方便。使得建筑设计方案得到不断完善。其四,图像出现快捷。建筑设计雏形初步显现时,BIM能立刻勾画出图像,在设计人员面前展示出设计成果,不但简单方便的完成了设计流程,而且精确度也可以达到标准。

2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运用

2.1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

电气施工中为了达到合理布置管线的目的,利用BIM技术可以对设计人员做出的设计方案进行碰撞检查。可以通过对多专业的碰撞检查自动发现管线冲突、显示冲突位置并及时调整,同一个模型内的碰撞检查可以通过Revit软件自身所带此功能进行,不同模型的碰撞检查也可以采用专门的BIM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来进行,比如Navisworks软件。根据管线综合调整原则制定碰撞检测方案,一般以如下流程实施:一各专业技术人员按碰撞检测方案要求检测单专业的碰撞,出具单专业碰撞检测报告。二组织各专业技术员进行BIM管综优化协调,对合并模型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测、优化设计、净高分析等做二次调整。三是输出管线综合平面图、剖面图、三维大样图、单专业安装定位平面图用以指导安装工作。通过碰撞检查分析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再结合BIM技术的可视化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与方法模拟现场三维交底,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协调性应用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分项繁杂,内容广泛。而在设计流程中,电气设计又是一个受前置条件约束的后端专业。在传统设计中,一张平面很难涵盖一处空间的所有构件信息,就拿塔楼的户内电气设计而言,也分为照明平面图、插座平面图、弱电平面图,而BIM的技术的应用,有条件将全专业构件都置于一处空间,从而协调各专业构件空间关系,直观的全方位思考,让全专业相关联、提前暴露传统设计模式中专业与专业间协调难而导致的不易察觉的问题,使管理前置,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2.3创建建筑电气信息基本模型

创建建筑电气族库之后,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之前,要先将它的工作方式进行确定,首要任务就是对建筑电气的中心文件进行创建,把中心文件输送到公共使用的服务器中,并创建建筑专业化模型的链接。随后,设计工作者为文件创建一个副本,并将其在服务器中得以显示,同时把各项参数设置在公共服务器内,诸如楼层平面图一类的建筑即视图。从服务器内,设计工作者下载如上内容到中心文件内,以此实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其他专业设计人员也要在中心文件中输入所需要的内容,更新所需文件的内容,在中心文件副本之中实现同步,为更好的完成协同设计提供方便。

2.4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专业信息传递中的运用

技术人员及时提供相应的设计资料,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掌握,通过对墙面、地面等具体信息进行掌握,通过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明确当前设计的要点,对电气设计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将电气设计中的BIM技术更好地进行应用。对于地铁等设施建设过程,需要对建筑面积、地质情况、建筑高度等平面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在地下室的管线设计的环节,严格按照综合排布的基本原则,尽可能节省空间,确保电气管线设计过程可视化,及时进行管线设计优化,合理控制工期,科学地进行管线布置,采用虚拟施工的方式,有效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效果。大管优先,对于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例如东莞轨道控制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给排水管道、空气流通管道、电缆槽盒等进行综合设计,管线错综复杂,标高关系混乱,常常是困扰设计师的一大难题。BIM技术的使用,使原本抽象的空间形象化,再复杂的空间关系也能形象地体现出来。在设计中杜绝了设计师因为标高导致管线碰撞,在施工中避免了错装管线而返工的人工、材料、时间成本。如此一来,即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又满足了业主要求的经济性。

2.5优化电气施工方案

机电施工设计图中,管线常以线型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各专业的管路往往存在相同标高的布置方式,如按照施工中常用的做法,通过反复的拆改来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就导致费工费时。利用BIM技术进行电气专业建模,需完成桥架、线槽、配电箱等设备的模型搭建,结合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及消防等各专业模型的管线综合排布,同时根据项目进度和各专业的要求对设计进行优化,可以对电气施工做出不同程度的优化设计方案,按照现场可能发生的工作面和碰撞点进行方案的调整,最终实现方案的可施工性,这样就将原来需要实际改拆的工作运用电脑实现,不仅省时省力还大大节约了成本,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同时将完成后的方案通过三维剖面图及动态漫游等方式展示给施工工人,使工人更好的理解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更能很好的缩短工期。

结语

BIM技术的发展对建筑电气设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也是建筑业信息化、现代化的刚性需求。现阶段,我们已经能够运用BIM技术做管综碰撞检查等工作,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深入探析该技术的核心价值,比如运用BIM技术进行自动规范化效验、甚至未来实现部分工作的自动化设计,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

参考文献

[1]谢虎.对于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34):67-68.

[2]閤桥露.基于BIM-SIM的建筑电气系统管理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探究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研究论文_刘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