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论文_王世湘,李彦贵,王建婷

(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 737100)

摘要:目的 观察消化内镜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再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80例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将40例治疗后再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未再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患者主要的临床因素为血小板、开始治疗时间、单一内镜治疗、血红蛋白<90g/L以及Ia级出血。结论 影响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因素包含多种,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

关键词:消化内镜;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较大,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但在消化道内镜的治疗后,患者很容易出现再出血的情况,且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更高[1]。本次研究了80例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了消化内镜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再出现的危险因素,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80例80例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在23~72岁,平均年龄为(46.45±4.28)岁;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22~73岁,平均年龄为(47.72±5.36)岁;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接收内镜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个人情况来完成;针对患者的个人资料、检查结果以及以往病史进行调查。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中再出血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若P<0.05,则表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调查后,实验组再出血患者于对照组未再出血患者在血尿素氮浓度中差异不大;而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浓度<90g/L、血小板计数、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率、单一内镜治疗、Ia级出血以及开始治疗时间≤6h中均有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 [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较大,且患者的发病率较高、病情较急、病情较为凶险;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所引发的出血情况,其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据85%左右。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内镜手术治疗[2];消化道内镜作为该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且内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3];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有2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再出血的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后;40例再出血患者与40例未再出血患者相比,再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浓度<90g/L、血小板计数、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率、单一内镜治疗、Ia级出血以及开始治疗时间≤6h中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再出血患者,且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在血尿素氮浓度中差异不大;由此可见,影响患者再出血的原因主要包含了血红蛋白浓度<90g/L、血小板计数、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率、单一内镜治疗、Ia级出血以及开始治疗时间≤6h。此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症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①出血停止48h后患者出现呕血或黑便的情况,且粪便稀薄、肠鸣音亢进;②患者伴有休克症状;③胃管中抽出新鲜血液[4];④红细胞、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尿素氮持续增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上述各项指标以及患者出现再出血的临床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对于休克患者,针对休克患者需要及时排查休克病因,并给予患者补液治疗;在抗休克过程中需要确保患者肢体保暖,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5];此外,内镜下的止血效果往往与患者病灶的大小有关,当病灶直径大于2.0cm时,止血的成功率也会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影响消化内镜治疗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因素包含多种,在治疗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

参考文献

[1]赵晓东.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68+70.

[2]云宇婷.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18-19.

[3]吴联晖,罗佳,林明芳.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43-45.

[4]孟庆顺.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5):242-243.

[5]陈碧茹,陈桂权,陈晓春.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1):170-172.

论文作者:王世湘,李彦贵,王建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消化内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论文_王世湘,李彦贵,王建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