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张舒云

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省 巴中市 636700)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以及五期的CT检查以及MRI的影像检查,观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CT检查以及MRI检查之后,检查结果中在一期-二期的敏感期之间CT检查诊断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诊断率,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骨小梁结构出现模糊的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MRI检查诊断对于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T;MRI检查;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应用效果

成人的股骨头坏死疾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髋关节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病理情况引发的患者股骨头血液运输障碍,也是骨科界比较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现阶段的发病机制学说有患者骨细胞的脂肪变性学说、患者脂肪栓塞学说以及患者静脉瘀滞学说等[1]。为了探讨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已经经过临床以及手术确诊,符合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在25-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4.1)岁。所有患者中单髋发病的患者为35例,占到所有患者的35.7%,而双髋发病的患者为63例,占到所有患者的64.3%。

1.2临床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髋部出现不适以及疼痛感,患者的关节活动受到限制,疼痛方式为白天疼痛较轻而晚上疼痛程度较重。患者的下肢活动不方面,走路出现略跛症状,并且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1.3诊断方法 所有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与MRI检查诊断方法为根据专业的X线、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结果将会分为5期。在第一期时,患者的X线、CT检查以及MRI检查显示的数据信息结果都正常。第二期检查过程中,患者的MRI检查诊断显示异常,而患者的X线以及CT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第三期检查诊断中,患者的MRI检查诊断以及患者的CT检查结果都出现硬化现象以及出现局部囊,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第四期的检查过程中,患者的MRI检查诊断以及患者的CT检查结果都出现异常现象,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出半月征症状。在第五期的检查期间,患者的X线检查、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诊断结果显示都出现骨头的塌陷、患者关节破坏以及骨关节发炎等异常现象。患者在进行五期的X线检查、CT检查以及MRI检查诊断过程中,两种诊断之间的间隔时间要保持在24小时之内。患者的CT检查,需要以患者双侧的髋关节作为扫描的实际范围,从髋臼顶部到股骨的小转子水平位置进行扫描,厚度为1.25mm,层距离为1.25mm。在MRI检查过程中,需要从患者的双侧髋关节的横断面以及冠状位置进行有效扫描,检查期间患者要尽量采取仰卧的方式进行,科学选用患者体部线圈,实际层厚为5-6mm,层距离为1mm。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按照患者CT检查的结果可以分为确诊组、患者可疑组以及患者阴性组[2]。只要是在CT检查中发现患者中央部位出现硬化线以及高低密度的硬化线与在MRI检查中发现线样征时,都可以被认为是阳性病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经过CT与MRI检查之后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最终结果分析 检查结果中在一期-二期的敏感期之间CT检查诊断率为62.5%(15/24),MRI检查的诊断率为87.5%(21/24),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从患者的总体敏感的CT检查结果来看为90.8%(89/98),而MRI检查的诊断率为96.6%(95/98),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成人的股骨头坏死疾病主要发生于患者的髋关节,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甚至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对于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通常情况下的早期诊断方法为X线检查、核素扫描检查、CT检查以及MRI检查等,但是在早期诊断检查过程中,比较容易操作的敏感方法是CT检查以及MRI检查。成人股骨头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来源于患者关节囊位置的周围血管,但是患者关节囊周围的部分血管实际数目相对较少,而且血管也相对较细[3]。患者骨髓细胞的异常情况主要是缺血坏死的主要表现,但是这种改变CT检查以及MRI检查都不能检查出来。只有在骨髓细胞出现异常之后,其他的骨细胞出现坏死以及骨质变化,骨质疏松现象明显时,MRI检查才会有相对明显的反应。在患者的骨小梁位置,CT检查与MRI检查都可以诊断出股骨头坏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局部的硬化现象、囊变以及明显的骨质疏松等,并且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出现关节面塌陷症状。

本文研究中,经过CT检查以及MRI检查之后,检查结果中在一期-二期的敏感期之间CT检查诊断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诊断率,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骨小梁结构出现模糊的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MRI检查诊断对于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四河.螺旋CT与高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医药,2013,12(2):1288-1289.

[2]王海增,陈红娜,郏格拉等.螺旋CT与低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24(3):60.

[3]郑力文,陈荣华,陈永华.CT与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11(5):90-91+94.

论文作者:张舒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张舒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