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韵律研究_老子论文

《老子》用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老子》是《诗》《骚》之外考证先秦古韵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老子》用韵不同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于散文中夹用韵语,而是句式大体整齐,用韵频繁,被学者誉为“古之哲学诗”;若不知其用韵,即被认为“不但不达五千言铿锵之妙,且不足以语诸子之文矣。”①

《老子》用韵,历来为古韵学家所注目,江有诰作过《老子韵读》,②为后人研究奠定了基础,惜其遗漏较多,且未作进一步的研究。近人朱谦之先生《老子校释》一书,每章后有“音韵”一目,罗列众说,间出己见,极便利用。本文拟在江氏韵读的基础上,对《老子》用韵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便于日后和帛书《老子》用韵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和帛书较为接近的傅奕本《道德经古本篇》。

二、韵例

《老子》韵例和《诗》《骚》大同小异,但有它自己的特点。《老子》传统分81章,江氏韵读52章有韵,韵脚482字,而据我们考察为80章834字,比江氏多352字。其差距一部分是由于江氏和我们在韵例的掌握上有所不同,有一些则是由于江氏的疏漏所致。

1.句中韵和句首韵

《老子》最常见的韵例是句尾韵,但也有一些句中韵和句首韵。江氏已指出的有:12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觉)”,39章“不欲碌碌若玉(屋),落落若石(铎)”,44章“名与身孰亲(真),身与货孰多(歌),得与亡孰病(阳),是故甚爱必大费(物),多藏必厚亡(阳),知足不辱(屋),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之)”,5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歌),我好靖而天下自正(耕),我无事而民自富(之职),我无俗而民自朴(屋)”,78章“正言若反也(元)”,58章“祸兮,福之所倚(歌),福兮,祸之所伏(职)”。③漏收的有:54章“故以身观身(真),以家观家(鱼),以乡观乡(阳),以邦观邦(东),以天下观天下(鱼)”,20章“荒兮,其未央(阳)”,63章“为无为(歌),事无事(之),味无味(物)”。

句中韵和句首韵,王力先生《诗经韵读》都点断变作了句尾韵,如《小雅·宾之初筵》“舞,笙鼓。乐即和奏,烝烈祖”,《商颂·那》“猗与!那与!”因此,《诗经》似乎不存在句中韵句首韵的问题。但《老子》的情况和《诗经》有些不同,如上举44章“名与身孰亲”诸句,每句句中和句首相叶,一句一换韵,有很强的规律性,而且也很难点断变作句尾韵。可以说,句中韵和句首韵在《老子》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其特点之一。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朱谦之先生把30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中的五个“果”字视为句首韵,陈广忠先生把顶真式的句子,如16章“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称为连珠韵,④我们觉得,这两种韵例都难以成立。因为押韵的基本要求,是句尾韵母的和谐,即使句中韵和句首韵,也是和句尾韵相叶,而上述两种格式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句首同字句和顶真句确也有押韵的,如45章“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物)”25章“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月),逝曰远,远曰返(元)”,但这正是句尾韵母相叶的结果。

2.交韵和抱韵

交韵和抱韵在江氏《诗经韵读》中不乏其例。然而江氏对《老子》中的交韵和抱韵却似乎采取了不承认的态度。如79章“是以圣人执左契(月),而不责于人(真),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真)”,江氏前二句不入韵,实此六句为月真交韵。又如11章,江氏以为无韵,全章可作如下排列:

三十辐共一毂(屋),当其无(鱼),有车之用(东)。

埏埴以为器(质),当其无(鱼),有器之用(东)。

凿户牖以为室(质),当其无(鱼),有室之用(东)。

故有之以为利(质),无之以为用(东)。

其韵脚很有规律,应是屋质、鱼、东三者交叉为韵。

抱韵如15章“微秒玄通(东),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职),故强为之容(东)”,江氏两“识”字不入韵。但第一个“识”字是偶句尾,又是大停顿,应该入韵,看作抱韵,就避免了这个毛病。53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鱼),服文彩(之)带利剑,厌饮食(职),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盗也哉(鱼)”,江氏无韵。实韵鱼、之职、鱼,亦可看作鱼和之职抱韵。57章“以政治国(职),以奇用兵(阳),以无事取天下(鱼),吾奚知天下其然哉(之)”,江氏无韵,亦应看作之职和鱼阳抱韵。有的抱韵,江氏用移句的办法使之成为一般的换韵,如69章“是谓行无行(阳),攘无臂(锡),仍无敌(锡),执无兵(阳)”,⑤本是常见的抱韵。但江氏把“执无兵”,移到了“攘无臂”前,曰:“今据韵移至此。”这几句傅本和帛书韵脚为“行臂兵敌”,作交韵排列,江氏宁愿选取于文献无据的排列顺序,说明他想尽量回避交韵和抱韵。

3.同字为韵

以相同的字为韵脚,《诗经》中大致有两种情况,一为同句反复,如《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一为上下承接,如《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江氏《老子韵读》收录了一些同字韵,如20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22章“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65章“常知此两者,亦稽式也,能知稽式,是谓玄德”。但大量的同字韵江氏没有收录。如25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7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江氏多不收同字韵,可能与他作韵读的目的有关。他作韵读是为了联系不同的韵脚字以归纳韵部,同字相押对此毫无用处,所以他多不取。但这样也就未能反映《老子》用韵的全貌,同时遗漏了其中所夹用的另外一些韵脚字。如上举7章除两“久、生、私”字各自相叶外,“先、存”相叶(文部),全章都是有韵的。当然,同字相押,缺乏变化,十分单调,但还是应该承认其押韵,其情形有点象现代民间的“百子歌”。战国散文为了说理雄辩透辟,尚铺陈,多排比,《老子》同字押韵较多,正是这种时尚的反映。

4.虚字入韵

虚字入韵江氏韵读收了以下6例:17章“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元)”,20章“荒兮,其未央哉,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之)”,26章“虽有荣观,宴处超然(元)”,30章“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鱼),”又“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元)”,39章“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车无车(鱼)”。⑦实际上《老子》中的虚字韵脚远不止此数。如55章“含德之厚者,比之于赤子也,蜂虿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⑧此为鱼铎通韵,虚字“者、也”和“据、固”同部,“也”又是大停顿,应该是韵脚。50章“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本鱼阳通韵,大概因为虚字作梗,江氏五句均无韵。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损有余而奉不足于天下者,其惟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耶”,江氏全章无韵,实鱼部一韵到底,内有三个虚字韵脚。23章“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江氏无韵,实三虚字为韵。

《老子》有韵,但毕竟不是诗歌。其各章或一章之内有韵无韵规律性不强;用韵较宽,故合韵较多;句式参差,故交韵抱韵显得比较散漫;多句中句首韵,多同字相押,多虚字入韵,这些可能正是散文用韵的特点,不能以《诗》《骚》韵例一概以视之。

三、韵谱

本韵谱收入了傅本《老子》的全部入韵字。分部按照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所分的11类30部,依唐作藩先生《上古音手册》第2页所列的顺序排列。每类通韵列于阴入阳3部之后,合韵列于30部之后。《老子》药、辑、葉3部没有入韵字,为使韵部序号不间断,仍列出韵目。韵字前的数码为《老子》分章序号。一部在同章内多次出现的,用逗号隔断。

1、之部 1始母,7久久,8治能时尤,14有始纪,19倍慈有,20熙台咳,海止以鄙母,25改殆母,31右之之,右右之之之,32有止殆海,34右辞,35饵止,44止殆久,52始母母子子母殆,57起有,63事事,事事,64持谋,事之始事,74之之,75治治,80之之之

2、职部 15识识,22得惑式,23得得,得得得,28黑式式忒极,38德德德德,39落石,58福伏极,59啬啬服德德克克极极国,61国国国国,65国贼国福式式德,68德力极,80极食服

3、蒸部 73胜应

通韵 之职:10有恃宰德,33富志,51有恃宰德,53彩食,57国哉,事富/之蒸;38应之

4、幽部 1道道,23道道,47牖道,67宝保

5、觉部 12腹目,16笃复,51畜育毒覆

6、冬部 5穷中,45盅穷

通韵 幽觉:62道奥宝保

7、宵部 1妙徼,67肖肖

8、药部

9、侯部 41偷输隅,61取取,78垢主

10、屋部15朴谷浊,19足属朴欲,28辱谷谷足朴,37朴朴欲,39碌玉,41谷足,44足辱,57欲朴

11、东部 11用用用用,15通容,16凶容公,21容从,40动用,54邦邦

12、鱼部 2处处去,11无无无,13下下下下,21古去甫,23者也乎,30者下,31者也者下,39也欤誉,47户下,53除芜虚,余夸也,54家余,下溥,家家,下下,64土下,68武怒下,76徒徒,77欤举补余下乎居邪

13、铎部 15客释,20恶若,29落石,69客尺

14、阳部 14壮象芒,16常明常王,20荒央,21芒象,33明强,35象往,36张强,明刚强,41行亡,44亡病,藏亡,52明强光明殃常,54乡长,乡乡,55常明祥强,66王王,69行兵,70行行,71尚病病病病病病,78刚强行,祥王

通韵 鱼铎:24恶处,31恶处,38薄华,55者也螯据搏固作也也,62壁马也也邪,73恶故/鱼阳:50故也者虎兵,57兵下,76下上

15、支部 70知知,知知

16、锡部 63易易,69臂敌

17、耕部 1名名,2生成形倾,7生生,15清生盈盈成,16靖命,21冥精,22争争,25成生,37靖正,39清宁灵盈生贞,41成声形名成,45靖正,51生形成,57靖正,66争争

通韵 支锡:27迹谪策解/支耕:47知名成

18、歌部 2和随,3为为为,18义伪,20阿何,29随吹挫堕,37为为化,38为为为为,44货多,48为为,57为化,58祸倚,63为为,64货过为

19、月部 25大逝,大大大大,34大大大大,35害秦,39裂发歇竭灭蹶,45缺敝,54拔脱辍,56兑锐,58察缺,割刿,63大大,73杀活害,74杀杀,79契契彻

20、元部 2善善,17焉言然,22全言,25远返,26观然,35言见,47远尟,49善善善,78言反,79怨怨善,81辩善

通韵 月元:64判散乱末

21、脂部 6死牝,7私私,27师资师资迷,63细细,74死死,75饥饥,死死

22、质部 14诘一,23失失,31器器

23、真部 8渊人信,21真信,27人人,36渊人,44身亲,49信信信,54身真,身身,61人人,79人亲人

通韵 脂真:81美信

24、微部 20畏畏,归遗

25、物部 5诎出,14昧物,21物芴,芴物,27物物,41昧,44爱费,63味味

26、文部 4纷尘存先,6门根存勤,7先存,16根,20沌昏闵,26根君,本君,52门勤,56门纷尘,57贫昏,58闵偆,67先门

通韵 微物:70希贵/微文:78水先/物文:25味闻既

27、缉部

28、侵部 49心心,50三三三

29、葉部

30、谈部 72厌厌

合韵

之幽:9已保守咎道,16道久殆,30老道已,33久寿,38首始,52事救,55老道已,59母久道

之宵:2事教始有恃

之鱼:29之已也之之,40有无,67慈固之之

之支:65之治知,80徙之之之

幽宵:41笑道,61流交牡

幽侯:14首后

宵歌:46播郊

侯鱼:5狗狗乎,17誉侮,26主下,34居主,66下后

支歌:10离儿疵知雌为,28雌谿谿离儿

脂微:14夷希微

职屋:46欲足得足

觉屋:3腹欲

屋质:11毂器室利

月质:28器割,64败失败失

月物:45诎拙讷热

蒸东:76胜共

冬东:54邦丰

东阳:12盲聋爽狂妨,22明彰功长,24行明彰功长行,26行重,56光同,67勇广长勇广

耕真:13惊身惊惊惊惊,22正盈亲,32名臣宾均名

元真:5仁仁间,13身患身身患,18乱臣,23焉信,25天然,30还焉年,42坚间,60鲜神神人人焉,62信难难难

元文:51尊然,65远反顺

真文:1玄玄门,15川邻,62尊人

之质:72来谋恢失

幽屋:74

歌锡:81积多

微质:72威至

四、合韵

《老子》用韵共296次,其中独用211次,通韵24次,合韵共26种61次。

《老子》合韵与《诗经》有一些差异,前辈学者多认为是荆楚方言的反映。如朱谦之先生说:“五千言与诗或异或同,与易则几无不同。且以楚人书楚语,作楚音,是又为骚韵开其端也。”⑨罗常培、周祖谟先生说:“阳东押韵,《诗经》中没有例子;耕真相押《诗经》中例子也不多。这两种现象,从战国以后才多起来。《老子》中阳东相押的较多,《庄子》、《楚辞》中耕真相押的较多。这都说明了阳东相押、耕真相押这两种现象是楚方言的特点。”⑩下面先将《老子》和《诗》《骚》合韵作一总的比较,然后讨论《老子》的几种合韵。

1.《老子》《诗》《骚》合韵比较

据王力先生《诗经韵读》《楚辞韵读》,《诗经》合韵共38种127次,《楚辞》合韵共29种59次,兹将《老子》与二书合韵的种类和次数比较如下:

三书合韵共63种,其中只在一书中出现的42种,三书都有的9种,剩下的12种中,《诗经》和《楚辞》相同的5种,《诗经》和《老子》相同的5种,《楚辞》和《老子》相同的2种。从以上粗略的量的比较中,可以大致看出,《老子》和《楚辞》的共性,并不大于《老子》和《诗经》、《楚辞》和《诗经》的共性。

2.支歌合韵

支歌合韵《老子》共出现2次,另外还有歌锡合韵1次。《庄子》支歌合韵3次:《马蹄》知离,《在宥》知离知离,《则阳》知知化为;《楚辞》2次:《九歌》离知,《大招》佳规施卑移。张耕《古韵发明》说:“江(永)氏所举少司命之离韵,当从楚方音。老庄皆楚人,故与楚声合。”(11)《诗经》中有无支歌合韵,前人看法不一。《鄘风·君子偕老》二章叶“翟髢揥皙帝”,江氏《诗经韵读》以“髢”入歌部,作歌支(锡)合韵。王力先生《诗经韵读》则入锡部,非合韵。但“髢”从“也”声,“也”属歌部。《小雅·斯干》九章叶“地裼瓦仪议罹”,江氏作歌支(锡)合韵,王力先生作歌锡合韵,又疑“裼”非韵。以上二例至少可以说明,支歌二部在《诗经》时代已经开始发生某种联系。

战国时代支歌合韵不唯见于《老子》《庄子》和《楚辞》,也见于非楚声的《韩非子》《吕氏春秋》《管子》《逸周书》等典籍。(12)如:

《韩》:《扬权》倚徙,离知,地解,地赐赐益(歌锡),《外储说右上》知为规,知随,为规

《吕》:《精谕》疵知窥离,《疑似》徙地

《管》:《内业》离知

《逸》:《大明武解》溪离宜夷(支歌脂),《周祝解》柯支

到了汉代,支歌合韵更多。《中记》韵语中有13例,居合韵频率的第四位。(13)《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两汉诗文韵谱中,收录支歌合韵43例(14)。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认为代表“当时江淮一带的楚音”的《淮南子》中,歌部独用54次,支部独用6次,无支歌合韵。而被认为代表幽州冀州方音的《易林》中,支歌合韵达14次。这些都说明支歌合韵和楚音没有太多的关系。

支歌合韵应是语音发展的结果。它在《诗经》中已显露端倪,到战国已相当明显,至两汉进一步发展,到了《切韵》时代,先秦支歌两部的一部分字终于合流为《切韵》的支韵。

3.侯鱼合韵、东阳合韵

侯鱼两部在《诗经》中无合韵例。在《老子》中出现了5次,在其他先秦典籍中也有较多的用例。如《韩非子》:

《主道》主所与虎,《扬权》具处,《八奸》诬主,《孤愤》诬诛,《奸劫弑臣》主下,主侯下,《饰邪》予取,《喻老》父主下,《安危》古主,《内储说下》者除主,《显学》愚诬

到了西汉,侯鱼两部合流。罗常培、周祖谟先生说:“鱼侯两部合用是西汉时期普遍的现象,这是和周秦音最大的不同。”(15)

和侯鱼相对应的东阳两部,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东阳合韵,《诗经》中实已出现1次:《周颂·烈文》公疆邦功皇。《老子》出现了6次。但要说这是楚方言的特点,则未必妥当。因为同为楚人所作的《楚辞》,东阳合韵只出现了1次:《卜居》长明通,而不产于楚的其他典籍却有较多的用例。如:

《荀》:《劝学》明功容聪穷(东阳冬),《修身》广恭,《儒效》光通,《王霸》详功上王,《议兵》用功长,重强,《正论》强功明,享贡王,《礼论》重明,功藏用

《韩》:《主道》明功强常常,《二柄》功当,《扬权》阳重,《奸劫弑臣》明聪,《亡微》重强亡,《解老》盲聋狂,《说林》亡重,《大体》行动,《外储说右上》壅亡,《五蠹》当行功

《吕》:《先己》功强,《尊师》聋盲爽狂,《首时》工当,《悔过》商江,《乐成》公旁粱,《任教》聪明公,《知度》功长当,《执一》章当昌鸿,《适威》庄功,《爱类》江障功,《士容》光长良功王,《审时》芳重香虫《东阳冬)

这表明战国时期东阳两部的接近,和与之同步运动的侯鱼两部一样,是语音的历史演变,而不是某一特定的方言区的特点,只不过东阳两部后来没有合流而已。

4.耕真合韵

耕真合韵也被认为是楚方言的特点。耕真合韵在《诗经》中出现了3次,《楚辞》中出现了6次,《老子》中出现了3次,从数量上看不出《楚辞》《老子》和《诗经》有多大的差异。实际上耕真合韵在先秦诸子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韩非子》仅《扬权》篇就有4次:名形生信情,刑成信,天亲人亲并人,神渊清。据我们对《荀子》和《吕氏春秋》的粗略检阅,二书中各有耕真合韵十多次、二十多次。如:

《荀》:《不荀》信贞倾人,《议兵》年信轻贫人(耕真文),《强国》信政,《天论》生成神成形天天,生成天情,《礼论》亲敬,形神名,《乐论》听敬听亲听顺(耕真文),情经刑正身,《正名》人名,《成相》精荣成人,《赋》天形正成,《大略》生民圣圣成,《尧问》刑秦成冥倾,名生成贤

《吕》:《孟春》令民,《贵生》贞身,《先己》声形身,《大乐》政臣近亲(耕真文),《有始》天井天星天轸,《孝行》亲人亲人亲姓,亲敬,身形,《先识》城民贤,《知接》情身,人令,《悔过》人盛,信信生,《君守》平情人,《具备》情天,诚神,《上德》天情,《为欲》成天,《贵信》信盛生信精信坚成,信宁信轻信令信亲信贞,《审为》生身形,《慎行》信亲程,《慎小》民成,《士容》贤生因此,说耕真合韵是楚方言特点,还缺乏有力的证据。

区别先秦典籍用韵的方言特点,是古韵研究深入的表现。但是,方言特点的确定,必须以对先秦主要典籍用韵的全面研究、统计、对比作为依据。而这种基础研究现在还做得很不够。江有诰开了一个好头,但他时宽时严,遗漏较多。如《韩非子》东阳合韵,他仅收了1例,《吕氏春秋》耕真合韵,仅收了4例,若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肯定会失之偏颇。本文即是续补江氏韵读的初步尝试。文中错漏,所在多有,还望方家同行,不吝指正。

* 本文为提交给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5次年会(1988年桑植)的论文,发表时略有修改。

为便于排印,部分韵脚字改作了通用字。

注释:

①⑨朱谦之《老子校释》313、332页,中华书局1984年。

②见《江氏音学十书·先秦韵读》,中国书店影印本。

③江氏入声不独立成部,为便于称说和比较,本文将其独立出来,并以王力三十部标目。

④《老子校释》330页。陈广忠《帛书〈老子〉的用韵问题》,《复旦学报》1985年6期。

⑤此为江氏所据之河上公本的排列顺序。

⑥傅本无“哉”字,应是“荒、央”叶韵。

⑦傅本作“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誉无誉”,韵同。

⑧傅本“嗄”作“”,不入韵。

⑩(15)《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81、21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

(11)转引自《老子校释》42页。查原书(清道光3年芸心堂刊本)此乃大意,未知是否有他本原文如此。

(12)《管子》《逸周书》或许成书稍晚,但“究厥本始,终为三代之遗文”(《四库全书总目》逸周书条)。

(13)施向东《〈史记〉中的韵语》,《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84年。

(14)该书《两汉诗文韵谱》中33例,《易林韵谱》中10例。《易林》中有4次重复使用未计。

标签:;  ;  ;  ;  ;  ;  ;  

“老子”韵律研究_老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