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效果评价论文_赵芝仙

(江苏省句容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句容 212400)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小儿秋季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常规组仅行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同时使用思密达进行灌肠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止泻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95.9% vs 81.6%,1.20±0.35 vs 3.29±0.67)(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仅有1例皮疹对症治疗后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相近,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0% vs 0)(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炎琥宁;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56-02

炎琥宁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在腹泻治疗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思密达是一种肠黏膜保护剂,为探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5年8月—2016年12月因小儿秋季腹泻急性发作来我院就诊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均经粪便病毒检测确诊,轮状病毒均为阳性,排除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或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将入选患儿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联合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在6个月~4岁之间,平均年龄(17.29±3.87)个月,病程在5h~6d之间,平均病程(2.02±0.66)d;常规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在5个月~3.5岁之间,平均年龄(17.33±3.50)个月,病程在8h~5d之间,平均病程(2.17±0.49)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治疗方法:退热、调整饮食、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联合组治疗方法: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同时联用注射用炎琥宁(生产企业: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641,药品规格:80mg*10瓶/盒)与思密达(生产企业: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药品规格:3g*10袋),炎琥宁用法用量:取8.0~10.0mg/(kg?d)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思密达用法用量:取相应剂量(1岁内1.5g/次,1岁以上3g/次,2次/d),用20~30mL生理盐水调匀,患儿取左侧卧位将导管插入肛门深约7cm,采用注射液将调匀后的药液缓慢推入,拔管后捏紧肛门。两组均连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标准为治疗后3d内大便次数及粪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好转;有效标准为3d内大便次数及粪便性状得到改善,病情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2)观察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 19.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止泻时间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止泻之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仅有1例患儿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未中断治疗,常规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秋季腹泻是在每年秋季(9~12月)高发的腹泻疾病,轮状病毒是导致秋季腹泻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其主要在婴幼儿消化道内传播,因此小儿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0.5~3岁婴幼儿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烧等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如不及时治疗将有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2]。注射用炎琥宁是由穿心莲经过加工脱水等一系列处理制成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具有长效解热退烧功能,能够帮助高烧患儿尽快退热,而且维持较长时间,同时能够增强免疫抵抗能力减少病毒侵袭[3]。思密达作为一种肠黏膜保护剂对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具有极强抑制作用,直接灌肠更加靠近病灶,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修复黏膜屏障的同时减少病毒因子攻击[4]。为保证灌肠治疗顺利进行,在灌肠治疗前应当将药液加温,尽量接近37℃~38℃肠腔温度,为保证药液停留在体内应当在患儿睡前或活动较少时进行,以便发挥最佳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同时使用炎琥宁及思密达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崔敏[5]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安全性高,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自媛.消旋卡多曲联合炎琥宁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77-178.

[2]罗永奇.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4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4):3-4.

[3]王隆阁.炎琥宁联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127-128.

[4]夏宁.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评估[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101-102.

[5]崔敏.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52-53.

论文作者:赵芝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效果评价论文_赵芝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