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背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比较论文_臧怡宁

(商丘市立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瓣或者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数表法),各50例。研究组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手指功能。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指耐磨率高于参照组,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

【关键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59-01

现阶段,临床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较多,包括邻指皮瓣修复术、游离皮瓣修复术等,其中邻指皮瓣修复术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但需通过二次手术以进行断蒂操作;而游离皮瓣修复术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且术后易产生皮瓣坏死等多种并发症,致使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1-2]。故寻求安全、有效的修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8.87±3.16)岁。参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06±3.11)岁。统计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取平卧位,行局部麻醉,患指外展并置于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查看缺损情况,计算皮瓣面积,于患者患指同侧腹部处设计皮瓣,而后切开皮肤及其脂肪层表面,将皮瓣掀开,经凡士林覆盖创面,缝合腹部供区切口,固定腹带,在深筋膜下分离,保留蒂部(0.5-1cm),切取皮瓣,将止血带放松,于缺损部位覆盖筋膜蒂皮瓣,将创缘与皮瓣边缘给予无张力缝合。研究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手术前准备工作同参照组,于患指同侧的指背侧设计皮瓣,近节或中节指背侧位皮瓣旋转点,将其手指挠背视为皮瓣轴线,并将伸肌腿膜表面视作皮瓣切取平面,皮瓣大小需超过患者缺损面积的10.00%左右。皮瓣切取方式以及创缘与皮瓣边缘缝合方式同参照组。

1.3 评价指标 ①记录两组治疗费用、手术耗时、两点辨别试验距离以及住院时间。②记录两组患指耐磨、手指屈伸功能受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两组手术耗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3 讨论

当人体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时,通常伴有骨关节、肌腱、血管神经等外漏现象,易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经过皮瓣修复术以为其进行治疗。临床用于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相对较多,多采用就近原则,故选取原则大多一致,同时均要求手术操作步骤简单、精准,以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进而减少预后风险[3]。

操作简单等为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主要优势所在,但手术过程中,需将受伤部位固定于腹部,且需进行二期断蒂处理,导致治疗周期较长。此外,该术式中使用的皮瓣质地较差,易引起患指关节僵硬等现象,且感觉功能、耐磨性、美观度尚不理想,不利于患者所接受[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耗时虽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患指耐磨率高于参照组,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低于参照组,提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具有缩短恢复时间,改善手指功能的积极作用。在本研究选用的术式中,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的解剖位置较为固定,变异性小,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中使用皮瓣对患者神经以及主动脉并不会造成损伤,利于患者病情转归,故具有一定安全性[5]。此外,该术式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手指感觉功能,且适用于手指侧方、指背、指腹等皮肤缺损部位[6]。

综上所述,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相比,经指背筋膜蒂皮瓣术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指功能,利于缩短治疗时间,且性价比较高。

参考文献:

[1]章峰火,胡玉祥,张文亚,等.两种微型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5):379-380.

[2]钱海兵,赵刚.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及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1569-1572.

[3]费小轩,王辉,杨义.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1):38-41.

[4]袁风,田俊,黄兴力,等.指背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98-99.

[5]颜景坤,仙跃华,曾文超,等.指背筋膜蒂皮瓣不同蒂部处理方式对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5):387-388.

[6]刘继超.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8,24(1):95-97.

论文作者:臧怡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指背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比较论文_臧怡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