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及中医治验论文_李志鹏,吴保庆

浅析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及中医治验论文_李志鹏,吴保庆

李志鹏1 吴保庆2

1.东营市广饶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山东 257342;2.东营市广饶经济开发区吴家庙村卫生室 山东 257342

摘要:分析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并详述其具体病因,并根据自己行医经验,自拟内服中药珍珠接骨散及外用接骨膏对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原因;中医治验

众所周知,人体骨骼因创伤导致骨折后,机体会有一种自然反应,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过程使断端修复并达到愈合。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一定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同时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医生只有掌握这些规律,才可以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反之,缺乏对这一规律的足够认识,可能会阻碍骨折的正常愈合甚至可能导致永久畸形和残疾,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的重大负担。

骨折愈合需要的具体时间因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等而不同。超过一般愈合所需要的时间,骨折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骨折延迟愈合。此时如果进行恰当的治疗仍可能达到愈合,若延迟愈合处理不当或其他原因使骨折长期不能愈合,骨折两端发生骨质硬化、骨髓腔封闭、骨断端光滑等即造成骨折不愈合。正如《内经》云:“骨者髓之府、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1]。骨是髓的外围,髓又是骨生成的基础,骨髓腔封闭使骨得不到濡养而造成骨质硬化等现象。正如《内经》云:“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正如《金贵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主张和宋代陈无择在《三因论》中提出的三因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条。

1 内因

1.1年老体弱。如《内经》云:“男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形体皆极”。肾主骨生髓,精血枯竭,骨缺乏濡养而影响骨折正常愈合。

1.2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临床上如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及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症等均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2外因

2.1伤情严重。《难经》三十二难指出:“血流据气,气动依血而行,气血相依而行”。如果身体多处骨折,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合并血管经络损伤等均可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或循环受阻。骨质严重缺损、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时阴阳失去平衡,失去了防御能力,妨碍了骨痂形成。

2.2骨折两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以及特殊部位骨折。如股骨颈、髌骨、尺骨鹰嘴处由于肌肉牵拉使骨折断端分离。胫骨中下1/3处骨折和腕舟骨骨折由于血液循环差,均容易产生延迟愈合。

3不内外因

3.1对上述两类容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原因未能及时观察或不认识,从而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因素。

3.2对粉碎性骨折、分离性骨折没有正确及时复位或没有开放复位给予有效的内固定。

3.3对错位不严重,闭合复位能完全治愈的,盲目追求开放复位和术后反复拍片、外固定过松和过紧或治疗过程中患处反复活动均可造成骨痂不长或延迟愈合。或手术后伤口感染,这些均严重损伤气血皮肉,使之造成不愈合。《内经》云:“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则筋骨肌肉不相容”、“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血证论》又云:“今既破其皮肉,是犹壁之有穴,墙之有窦,辑盗而招之入也”[2]。在开放性复位时,手术粗暴造成过多的骨膜剥离,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内固定时髓内针、钢板及螺钉损伤骨髓经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对开放性骨折清理不彻底,有异物残留引起感染或清创时过多剔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等。以上因素均可阻碍骨折的正常愈合。《内经》云:“骨者髓之府,骨缺必累及髓,髓伤不能养骨”、“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四肢百骸,无不依赖经络的濡养,一旦经络通道阻滞,气血不得运行,筋骨不得濡养,必然对骨修复造成一定的困难。

3.4在闭合复位时动作粗暴,反复揉捏或多次闭合复位造成局部软组织严重损伤。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八法指出:“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已,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蓋正骨者须心明手巧,即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3]”《内经》云:“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脉络受损血瘀气滞,阻碍了正常骨折愈合反应。

3.5牵引时没有及时检查伤肢的长度,使骨断端因长期过度牵引而相互分离导致延迟愈合。

3.6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时固定方法或范围不恰当,达不到固定目的或严重妨碍了功能锻炼。

3.7缺乏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无论什么姿势,时间过长就可使气血凝滞。如果骨折患者缺乏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肢体血液循环不好,影响了组织代谢,肌肉失去弹性从而造成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为了解决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这一难题,多方钻研中医论著,按古训深究医理。最后确定了以补肾填精生髓,髓满则骨生,以阳气为动力促使骨痂生成,以疏肝理气解郁结加快血液循环供应为指导思想。以《内经》“留者攻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今之正骨科,即跌打损伤之证也。专从血论,须先辨或有瘀血停积或亡血过多,两者治法不同。有瘀血者,宜攻利之,无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为宗旨。按照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根据药理效能,采用名贵中药自拟内服“珍珠接骨散”和外用“接骨膏”双管齐下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收到奇效。

其中“珍珠接骨散”由珍珠、血竭、土元等组成。珍珠甘咸性寒入肝经,能生肌长肉解结毒,现代医学研究珍珠含大量碳酸钙,能促进骨折愈合;血竭甘咸色赤入血分,散瘀生新为和血之圣药;土元能破血接骨。再加引经药,众药合成直达患处,药效持久且作用强。“接骨膏”由穿山甲、三七、血竭、鹿角胶、麝香等多味药物组成,《医学衷中参西录》说:“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4]”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血竭破血生肌,鹿角胶甘温入血生精髓,补虚损益阳道,古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麝香通关窍上达肌肤,内入骨髓。众药俱由麝香引路而达患处,使骨、髓得到濡养,加快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

自70年代始,累计治愈2000余例各类骨折患者,治愈率达90%以上。兹举2例如下:

孙某,男,23岁,车祸致“右胫腓骨下1/3粉碎性骨折”,住院行钢板内固定术,一年余未愈,后取出钢板换支架外固定年余仍未愈,多家医院诊为:骨断端光滑,骨质硬化,骨髓腔封闭难以愈合,要求截肢治疗。经余以上法治疗2月痊愈。

蒋某,女,78岁,雪后摔伤左髋部,医院诊为“左股骨颈骨折”,因年龄偏大,行保守治疗。经余诊治2月痊愈。

参考文献:

[1]皇帝内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8。

[2](清)唐宗海.血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

[3]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

[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101

论文作者:李志鹏,吴保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浅析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及中医治验论文_李志鹏,吴保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