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骨质疏松患者特立帕肽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观察及护理论文_张艳艳,马燕,赵清平,孙强

(1南京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江苏 南京 210018)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6)

【摘要】目的:评价特立帕肽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的用药安全性,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本组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78.5岁。骨密度检查示:均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本组采用特立帕肽(20ug/日,皮下注射,6个月)结合钙尔奇D(1200mg/日,口服)和阿法骨化醇(0.5μg/日,口服)方案。观察用药前、3月、6月时患者疼痛、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干预。结果:特立帕肽连续治疗6个月后,本组无椎体新鲜骨折或髋关节骨折发生,腰椎骨密度较用药前明显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OC)及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本组3例在注射初期出现肢体疼痛现象,经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发生一过性眩晕及头痛。结论特立帕肽皮下注射结合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近期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脆性骨折的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重度;骨质疏松;特立帕肽;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85-0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渐到来,骨质疏松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特立帕肽是FDA批准的第一个促进骨形成药物,可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皮质和骨小梁形成,从而增加骨量,提高骨强度,改善骨微细结构,降低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1]。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骨科采用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联合钙尔奇D及阿法骨化醇口服对例患者进行干预,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复杂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轻微外伤或无明确外伤史。平均78.5岁。病情特点:多次椎体骨折发生于同一患者或同一椎体一次以上骨折;其中,2次椎体骨折8例,3次椎体骨折4例,4次椎体骨折3例;椎体2次骨折3例。骨质疏松的评价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诊断标准[2]。治疗前骨密度测量(DEXA)值为0.52~0.74g/cm2,平均0.66±0.17g/cm2,提示本组均为重度骨质疏松。

1.2 抗骨质疏松方案

抗骨质疏松方案:特立帕肽20μg(复泰奥,美国礼来公司)皮下注射,1次/d,疗程6个月。基础治疗方案:元素钙1200mg/d(钙尔奇D)和维生素D0.5μg/d(阿法骨化醇)口服。

1.3 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用药前、1月、3月三个时间点,对本组患者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止痛药使用评分[3],及骨密度检测。采用美国GE Healthcare公司Luna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测定。用药前、用药3月、6月采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检测空腹血清骨钙素(OC)、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等骨代谢指标。记录每次访视时患者的主观症状、生命体征、检验科检查结果。登记随访期间发生的安全性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特立帕肽皮下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以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疼痛评分

本组患者腰背部或全身疼痛较用药前缓解,1月后患者VAS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较用药前显著改善(P<0.01),3月与1月比较疼痛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注:①与用药前比较P<0.05;② 与3月比较P<0.05;③与用药前比较P>0.05。

2.4 安全性观察

本组无1例发生药物辅料过敏反应。3例患者在给药初期出现肢体远端疼痛,经调整给药时间及对症处理后疼痛缓解。本组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1例发生椎体新鲜骨折或髋关节骨折。

3.护理干预

3.1 给药前护理干预

3.1.1一般护理 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质疏松基本常识,告知患者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每次给药结束后,药物应放在冰箱(2~8℃)中冷藏避光保存,一般每支注射笔可使用28天。

3.1.2心理护理 本组一些高龄患者生活往往不能自理,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用药前需与老人及亲属充分交流,而且能有效提高骨密度;且仅需1天1次皮下注射(采用31号极细针头),就像注射胰岛素一样安全简便。同时告知避免因用药后不适而导致紧张或恐惧心理。

3.2 给药期间护理干预

3.2.1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本组3例患者在注射初期出现肢体远端疼痛,后将给药时间调整至每晚睡前给药,肢体疼痛表现缓解。2例患者发生一过性眩晕及头痛,未经特殊处理。

3.2.2日常生活方式指导 由于骨强度每况愈下,骨质疏松患者跌倒后极易发生脆性骨折。嘱咐老人避免剧烈运动,加强病房巡视,提醒老人避免意外跌倒。

3.3 给药后护理干预

3.3.1饮食护理 老人由于胃肠功能下降,极易导致营养匮乏。食富含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鲜奶制品、深绿色的蔬菜、坚果类食物。

4.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虽然微创手术或/和单纯抗骨吸收药物的止痛效果确切[3],但该治疗方案仅能部分缓解患者顽固性胸腰背痛,不能改善增加骨量及提高骨强度。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是各种骨吸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率起作用。特立帕肽可促进小梁骨和皮质骨表面新骨生成。研究发现,本组18例患者每日特立帕肽20μg,皮下注射治疗3月后,血清骨钙素(OC) 和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明显提高,而骨密度改善不明显。治疗6月后,骨钙素(OC) 和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继续提升,同时腰椎(L2-4) 骨密度得到改善。治疗过程中,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特立帕肽能显著增加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腰椎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椎体脆性骨折的风险,尤其对有高骨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治疗药物[4]。

本组我们监测了短期用药的安全性,3例患者在用药初期出现肢体疼痛,经调整给药时间及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痛、眩晕现象,但症状较轻微,未经治疗自行缓解;未监测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高血钙、肝肾功能损害或者其他严重不良事件,表明特立帕肽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症是安全的[6]。

【参考文献】

[1] Richard E,Sequential Treatment of Severe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fter Teriparatide:Final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European Study of Forsteo (EUROFORS) [J].J Bone Miner Res 2009; 24.

[2] Meng, XW.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disease)[M].Beijing,People’s Health Publishing House,2007.

[3] Sun Q,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relieving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J].Chin J Osteoporos,2009,15.

[4] Hu JW,Observation of the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ect of teriparatide on primary osteoporosis[J].Chin J Osteoporos,2013, 19.

[5]鲍雷,特帕肽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椎体骨折的初步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

论文作者:张艳艳,马燕,赵清平,孙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重度骨质疏松患者特立帕肽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观察及护理论文_张艳艳,马燕,赵清平,孙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