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营养现状与肝胆并发症防治措施论文_黄永昌

新生儿静脉营养现状与肝胆并发症防治措施论文_黄永昌

黄永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 541002

【摘要】:临床中新生儿静脉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TPN),是为了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而采取的治疗方案。在当前新生儿静脉营养研究中,对高危重新生儿、早产新生儿均可进行静脉营养,但是在具体的肝胆并发症防治方面,并未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研究新生儿静脉营养方案,合理制定肝胆疾病防治措施,对改善小儿生存质量、降低新生儿肝胆并发症发挥积极影响。

以下本篇综述新生儿静脉营养现状,以及临床中防治新生儿肝胆并发症的措施。

【关键字】:新生儿、肝胆并发症、静脉营养

前言

当新生儿不能耐受肠道营养时,可以采取静脉输入方式,以静脉营养来满足新生儿机体代谢与生长发育需要【1】,以便可以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在肝胆并发症防治方面也发挥一定作用。以下对此做具体综述。

1、静脉营养现状 静脉营养,又名全肠外营养,可以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2】。静脉营养使用与多种情况治疗,若是新生儿胃肠道营养偏低,胃肠道摄入营养不足部分,可以由静脉提供【3】;同时,新生儿不能经胃肠喂养,还会危害生命和健康,可以进行静脉影响【4】;对于极低体重新生儿喂养困难情况下,可以运用静脉营养【5】。新生儿静脉营养在当代临床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2、静脉营养液主要组成物质

2.1葡萄糖 在配制新生儿静脉营养液时,需要考虑葡萄糖的浓度,确保是在新生儿可承受的能力之间【6】。设置输注速度开始为3~4mg/(kg?min),并根据新生儿的耐受情况,可以逐渐增加至6~8mg/(kg?min),当血糖浓度达到11.2mmol/L时,渗透性利尿、高渗性昏迷及颅内出血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加。

2.2脂肪 对于早产新生儿,由于其体内脂肪的贮备是极为贫乏的,因此一旦遭到应急情况,脂肪会在新生儿出生之后数小时内就被全部消耗掉。因此,在对其进行静脉营养中,确保每天脂肪含量充足,以免新生儿饥饿【7】,以便为新生儿及时供应能量。

2.3蛋白质 对于新生儿的静脉营养液之中,保证蛋白质充足,确保在新生儿代谢过程中保持蛋白质供应,以便达到正氮平衡的目的【8】。

3、新生儿静脉营养液优势 新生儿静脉营养效果优良,可行性和安全性较强。刘香连【9】在其研究中,对益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住的94例早产新生儿给予静脉营养,并观察新生儿体质量日增加量,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并发症或者代谢合并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改进肝胆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4.1肝胆并发症因素 新生儿肝胆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在临床中,患肝胆并发症新生儿多表现出GOT升高、GPT升高以及胆红素升高的现象,发病机制还尚不清楚。新生儿肝胆并发症,多认为与静脉营养过量、营养液成分失衡、缺乏肠道刺激有关【10】。

4.2防治措施 尽早建立胃肠道营养,尽早地开始肠内进食,这是避免新生儿肝胆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可以使新生儿每天摄人少量母乳乳汁,经胃肠道来获取营养,从而能够使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更快恢复,也可以促进分泌胃肠激素,并减少胃肠感染的发生【11】。一旦发生胆汁淤积症,应停用肠外营养,尽早改为胃肠道营养,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同时给予利胆等对症处理,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4.3合理调配静脉营养液 静脉营养液中,确保血糖不高于7mmol/L,若是超过此水平可应用正规胰岛素0.5-0.75u控制严重高血糖【12】。营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不能过快输注,营养液输入也不要突然中断【13-16】。对新生儿静脉营养中,确保营养液配方合理,不仅可以易于新生儿接受,也可作为临床抢救危重新生儿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龙顺兰【17】等人在其研究中,针对50例早产低体重儿采用微量输液泵,将营养液经周围静脉匀速输入,观察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护理疗效,发现患儿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30~125g,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4.4做好护理干预 总结新生儿应用静脉营养的临床护理经验,确保新生儿早期可以有效进行静脉营养,不仅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并发症,还能缩短住院天数,对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发挥积极影响【18】。徐秀云【19】研究中,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进行静脉营养新生儿,观察其体重增长情况及是否有护理并发症,结果在86例新生儿中,新生儿住院期间体重均有增长明显,且没有并发症发生。刘彩丽【20】研究指出,临床护理干预中,运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全静脉营养,对提升新生儿生存质量发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新生儿进行静脉营养治疗,不仅可以提升新生儿生命质量,也可以增加新生儿体重,对防治新生儿肝胆并发症发挥积极影响,值得在实际中推广该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艳萍,薛辛东.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2):127-129.

[2] 李贵斌.新生儿静脉营养现状及其肝胆并发症的防治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1):44-46.

[3] 段钧,陈以宽.早期全静脉营养对低体质量新生儿营养状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8):2164-2166.

[4] 詹慧萍.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81-82.

[5] 夏晓芹,卢庆晖,阳红华等.脐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6):47-49.

[6] 聂川,黄水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级法在NEC诊疗中的价值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22-925.

[7] 张洁.早期全静脉营养对低体质量新生儿营养状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1):132-134.

[8] 曹靖.全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体重增长的作用[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4):37-38.

[9] 刘香连.94例新生儿静脉营养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30):38-39.

[10] 唐茂生,石帆.新生儿静脉营养计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403-404.

[11] 吴碧霞.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J].中外医学研究,2012,(35):28-29.

[12] 熊耕,刘铭,廖凯男等.新生儿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全静脉营养的应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2):159-161.

[13] 陈海华.早期微量喂养与全静脉营养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6):2121-2122.

[14] 尹小红.20例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临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8-99.

[15] 吴杰斌,黄启凌.Excel电子计算表格在新生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2):60-63.

[16] 张连红,熊丽.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7):742-745.

[17] 龙顺兰,邓冰.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53-254.

[18] 马兰.新生儿静脉营养[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2):3-5.

[19] 徐秀云.86例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342-343.

[20] 刘彩丽,冯小平,罗江萍等.早期微量喂养与全静脉营养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32-33.

论文作者:黄永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静脉营养现状与肝胆并发症防治措施论文_黄永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