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_人际关系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_人际关系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际交往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际间的交往不能局限于亲缘群体之内,人际交往的范围随之扩大,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也被大大地强化了。这种交往方式的变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从交往心理看,主动追求开放式交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很多的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学习的重压,他们迫切需要走出家门,走进公共场合,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表现在:

一是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戚、邻居、成长伙伴转向大学同学和在社交场合认识的其他人,其中又以同学交往为 

主。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已发展到同级、同系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所有同学。不仅是同性之间的交往,异性交往也很经常。

二是交往频率提高。交往由偶尔的相聚、互访发展到较为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举行聚会、体育活动、娱乐、结伴出游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

三是交往手段更多。由原来的互访、通信等转向使用一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交往工具、交往场所等交往手段。交往手段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距离更远,交往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世界范围。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虽然比较广泛,但由于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多小心翼翼,多是“广泛交友,谨慎交心”。这种交往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多是些“点头之交”。

从交往方式看,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大学生虽然主动追求开放式的人际交往,但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然在校园内,中心是学生的寝室。尽管BBS和QQ等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并渗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但新兴社交方式所发挥的作用并不被学生们看好。不少学生表示:“网上交流再怎么也没有面对面交流那样让人感觉亲切和真实。”

从交往目的看,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社交目的上也趋于“理性化”,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交往的动机已变得很复杂。可以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如有的学生在社交中结交一些“大款”,以自己能把朋友的车开到校园里来为荣,还拿自己“有身份”的朋友在同学面前炫耀,甚至出现了个别女生“傍大款”的现象。

从交往效果看,大学生对自己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环境评价不高。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从心理上积极主动地去与他人交往,并且很注意学习社交知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自己的预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沃建中老师评价他的研究生说:“有的研究生不懂得怎样尊重他人,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他们想做好,又不知道怎么做。”

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

新的家庭。几乎每个大学生寝室都按年龄大小进行了排行,一个寝室的几个同学就像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一样,按大小排序,谁是大哥、大姐,谁是小弟、小妹,分得很清楚。同学间平时的称呼,也不叫名字,而是叫老大老二、姐姐妹妹之类。学生食堂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互相吃对方碗里的菜,也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精于算计的女生,总要寻找可靠的伙伴一起就餐,每顿一个好菜一个普通菜,AA制,非常划算。近年来有一些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合租的几个同学之间更是像家庭一样进行分工,谁做饭、谁洗碗,如同家庭一般。

同学友情。在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学生结伴而行,有的女同学之间还手挽着手,显得十分亲热。几个同学一起逛街、逛公园、下馆子、看电影、下棋打牌,更是经常的事。甚至几个同学悄悄约着去社会上的一些娱乐场所玩,不让学校、老师知道。大学生十分重视同学之间的情谊,希望感受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相互倾诉的学友情谊。即使个别同学之间出现了某种隔阂,大家也注意“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有意去弥补。

称呼世俗化。大学校园里的称呼世俗化,如:同学中几个关系亲近的同学可以用“哥们儿”、“姐们儿”、“爷们儿”相互称呼;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为了让大家多参与、多配合,组织者常用“兄弟们多帮忙”之类的话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时同学之间的互相配合不仅仅是“组织”层面的,更是个人感情层面的;同学之间遇到内部矛盾时,大家可以用“弟兄们好说”、“大家都是朋友嘛”来化解。同学之间的称呼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排斥政治文化,更侧重个人亲情性交往的倾向。

秘语交流。在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些社会上不多使用的话语。比如“小资”、“傻叉”、“死党”、“逊哦”、“你秀逗”、“好size”等等,如果不解释,社会上很多人都听不懂。但这些话也算是校园里的“流行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些话不是校园里的“流行语”,而是一个班、一个寝室、甚至是几个“圈内”同学之间的“秘语”;女同学之间,可能有自己的“秘语”,男同学之间,也可能有自己的“秘语”。他们只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对老师或其他学生,他们是不使用的。圈子外的人,哪怕是一个班的同学,也可能听不懂。这种带有“标志性”的“圈内”人语言,使“圈内”人之间贴得很近,很容易把“圈内”人凝聚在一起。

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交际圈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性格等的不同,结成一个一个或松散或紧密的交际圈。在一个个或明或暗的交际圈中,同学之间有“亲疏”之分,有好朋友还是一般朋友之分。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大概可以分为学习型、娱乐型、生活型、社团型、老乡型等几种类型。

学习圈。在这个圈子里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学习。但真正为了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而形成学习圈的并不多,大都是为了通过某种公共考试,比如考研、考托、考G、考律师或者考其他某种证书,而形成的一个个学习圈。

娱乐圈。大学生幽默地给这个圈子里的同学起了“麻派”(经常打麻将)、“旋派”(经常跳舞)之类的外号。在这个圈子里的学生,都爱好某种娱乐活动,如体育运动、文艺活动、休闲娱乐等。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活动,不仅内部“操练”,还经常主动“出击”,找别人打对抗赛,力求把圈子的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喜欢唱歌跳舞的,一到歌舞厅开放时间,就结伴前去,玩个尽兴。喜欢打牌下棋等休闲活动的,总要抽空摆开阵势玩几把,甚至不到深夜不罢休。

社团圈。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有理论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涉及文、史、哲、天、地、生、音、体、美等各个方面。许多大学生通过社团走出校园,将自己和社会、和自然融为一体,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有的同学说:“我是学理工的,通过社团活动,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合租圈。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等改革,对学生的管理有某种程度的放松,有些学生在校外租房合住,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生活圈。在这之中,有的学生是网迷,因学校的供电时间有限制,不能想上网就上:有的学生在谈恋爱,学校对宿舍的管理有“性别限制”,不能充分享受“自由自在的爱情”;还有的学生是为了打工方便;也有个别同学与舍友关系紧张,不如一走了之,与关系好的同学形成新的生活圈。合租圈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新的学生交际圈。

老乡圈。90年代以来,“老乡会”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热”,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交际圈子。大学校园里“老乡会”的特点:一是以地域上的“同乡”为基础,由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组成,大的以省为界,小的以地、市为界等;二是具有封闭性,以老乡感情维系,对内是一种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对外则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三是“老乡会”的活动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一般集中在9、10月份新生入校期间和5、6月份毕业生离校期间。

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不能健康地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

学生普遍做到了尊敬老师。老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表达了人们对老师的尊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很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但学生中“尊师”的主流一直没有变。在大学校园中,教师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方向与速度。为师者必须破除“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将学生视为独立人格主体,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学生敢于向老师的权威挑战。师生关系是因为教学过程而发生的,师生间的主要人际交往集中在“教”和“学”这两个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的过程统一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基础知识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因此而拥有学术权威;而学生则可能在发散思维、异想天开、开拓新的生长点上更胜一筹。今天的大学生,真正做到了“不唯上不唯书”,已经敢于向老师的权威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敢于向老师的权威挑战,可算是一件好事。

师生关系不密切,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多。一般说来,人际交往的亲密程度,同交往水平成正比。师生关系的疏密,可以从学生遇到问题会不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得到印证。据调查,学生只有遇到与学习有关的“功课问题”、“学业问题”,才有较多的人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至于其他个人的心理问题,以及情绪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恋爱问题等,则很少有人会去找老师帮助。这反映出师生之间交往、交流都不多,关系并不密切。

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

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1%,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90%。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

二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因特网的发明者宣称,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名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

三是交往心理的隐密性。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

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交往动机多样性。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主旋律”。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结论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标签:;  ;  ;  ;  ;  ;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_人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