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生长激素”泛滥论文_魏红梅

基础教育中“生长激素”泛滥论文_魏红梅

陕西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家长的成功焦虑、教育决策部门的妥协、培训机构的捞金欲望、名校的“守擂”压力、小学素质教育的“消极缺位”使得基础教育充满了“生长激素”,孩子沦为“考试机器”,扼杀了孩子自由生长的可能,也丧失了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 生长激素 创造性思维

基础教育中“生长激素”的滥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然而人们只看见空气、土地、地下水、食品被污染,却没有警醒到教育领域中我们的下一代正在遭受高强度的“生长激素”的膨化与摧残。

一、家长渴望成功的焦虑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和价值观仍然影响着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态度。传统文化对人生成功的解读单一、狭隘,缺乏对个性张扬的欣赏,忽视了个体需要,不能包容多样人生,这些千年固化的观念和高考的独木桥、应试教育一接轨,便铸成了千万孩子的噩梦。“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饱含忧虑的话成功地说服家长竭尽全力地将孩子推向一个个高度,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可以接受的限度。此外,家长对待孩子也缺乏平等、缺乏尊重,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弱的孩子身上,这些意志和逼迫都是以“爱”的名义出现,让孩子无从反抗。“从实践看, 在我国现阶段, 在高质量教育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规范人们择校行为的主要手段是考试分数、行政命令和货币交易。”对家长而言,最可靠的当是考试分数,于是上课外培训班成为首选和必选。

二、教育决策部门的妥协

政策制定者教育局面临重重压力。一是行政压力。二是明文规定民校招考不许涉及奥数内容,弱化了对奥数的依赖,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语文、英语、科学、综合等逐渐在统招所占比例逐渐增大,2016年终于把数学降到了和语文同等的地位。此外,每个考生只准报考一所学校,缓解了竞争压力。

不能否认教育局在促进小升初招生方面取得的成绩,但教育局制定政策时的决心和力度仍然受到质疑。建议式的指导政策,进退之间留有种种余地,足以让名校和奥数培训点发掘他们所需要的空间;同时,每年在临近招考时才出台政策,使小升初充满迷雾,也使政策难以全面贯彻。

三、培训机构的捞金欲望

培训机构是自由竞争和市场需求的产物,其逐利本质驱动下超强的渗透能力、应变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使普通学校望尘莫及,他们紧盯家长,如吸血虫一般,用各种培训班环环相扣地套牢了家长。2012年民办初中没有统一招考之前,西安几大名校的招生基本由奥数培训点承包,一切都在奥数班和名校等关系中暗箱操作,孩子和家长被奥数班牢牢控制。奥数培训在家长举报和教育局查处的夹缝中充分显示了利益驱动下的旺盛生命力,屡禁不止。2012年民校统招后,明确规定考试中不得出现奥数的考题,奥数培训点摇身一变,顺势而为,放低姿态,不再一味增加奥数的难度,转而开始钻研语文、综合等专门应对统考题型,把培训的蛋糕做得更大了。

四、名校的“守擂”压力

在目前应试教育和高考标尺的衡量之下,名校的声誉主要靠的是每年输送高分毕业生的数量,这是名校生存的生命线。众所周知的原因,挑选更多IQ高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特长生才能使名校培养高分学生的任务更容易。名校要想守住自己的领先地位,就会千方百计地招募优质生源,保住来之不易的声誉。其次,为了应试,部分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有的学校以高强度的训练和严酷的排名分班淘汰,为学生制定了“准军事化”的管理教学模式,傲称合理安排了学生的每一分钟,大批量地制造出高分学生而名声鹊起,反而是那些有长远目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管理较为科学合理的学校在考试竞争中落后,受到家长质疑。

五、小学素质教育的“消极缺位”

与培训机构你争我赶、风生水起的火爆态势相比,小学校园内显得平和、宁静,成为培训班包围里的宁静港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九年义务教育为小学撑起了素质教育的一片晴空,使其免受考试的逼迫,但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实。校内低年级的各种兴趣班虽然也办得很热闹,但与校外培训班水平相差较大且缺乏质量意识,仅仅是简单低层次的重复,难以持久,有的甚至“让位”引进了校外培训班。小学高年级外部环境对奥数奥语压倒一切的注重殃及学校,在这种压力下学校并没有积极应对,而是顺水推舟,只重视语文、数学,其他各门学科沦为可有可无的副课,副课老师也乐得悠闲放任,孩子在这些科目中受益很少。这种顺水推舟助长了校外培训班的歪风。可以设想,如果学校真正将所有学科都一视同仁地重视,让自己的“副课”课堂生动有趣、有吸引力,守好自己的讲台,孩子、家长都会尊重并重视它们,也会遏制校外培训班的狂涛恶浪。

六、沦为“考试机器”的孩子

基础教育中“生长激素”的泛滥在拔高孩子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扼杀了好奇心、游戏、玩耍、自己摸索甚至与同龄人争吵打架等许多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有益细菌”,甚至连音乐、美术等也因功利短视而机械地识记、操练、考级、拿证等,失去了其应有的陶冶人、启迪人的作用。看似教育质量极高的基础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安全感、独立人格、自由发展的可能等等,建立在这样不快乐、枯燥、焦虑的童年基础上的个体很难有幸福丰满的人生,这样用机械的知识反复操练的训练很难培养出有自由意志和创造性思维的个体。这样的“考试机器”个体组成的社会有多少原创力,又有多少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童年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安全感、幸福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在孩子的发展中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有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就是教育中“留白”的重要性。

七、家长的定位——发现孩子的心性

忽略孩子心灵的教育注定是短视、脆弱的教育。家长需要拨开眼前功利短视的迷雾,拷问自己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初衷,关注孩子的个性培养和内心成长,而不是一味关注贴在其身上物化的外在标签。一切小成功是因为走对了路,掌握了方法,开发了自己的潜能;一切伟大的成就是因为兴趣、激情和热爱。教育的本质在于因材施教、因人设教。找到自己孩子之所长所爱,才有可能让孩子真正获得成功;盲目的爱、焦虑、逼迫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异化为对孩子的摧残。

八、教育者——循良知,导引学生自主学习

现阶段,作为教育者的学校教师和培训机构的教师被竞争、金钱等功利性目标所左右,完全忘记了教育的初衷和目的,紧盯的只是短期的升学考试。沦为考试的教育是最恶的教育,只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师是低级“工匠”。 要去除毒害孩子的“生长激素”,首先要设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目标;其次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成才的观念,最主要的是要引导教育者摒弃功利、短视的快速催生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使之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有益于社会的个体。我们呼唤有长远目光的教育改革家,呼唤大批有良知、有教育意识的教师来践行理想。

九、政府——长远眼光,立百年之计

人才匮乏,尤其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匮乏,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短板。创新已经被“十三五”确定为第一发展理念。百年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规律,如果任由这种充满“生长激素”的基础教育占据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填满了孩子心田,就等于掐掉了孩子的探索兴趣、创造性思维的嫩芽,等于砍掉了孩子自然、多样化发展的基础,在严酷的考试压迫下很难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要想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孩子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周凤荣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择校机制的优化——基于美国择校制度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25。

[2]王洁 激进的培训班中, 为何奥数最疯狂.杭州日报,2011年9月1日,第B05版。

[3]安春晖 西安市小学奥数补习机构现状的调查报告[J].商品与质量,2011,(8)。

论文作者:魏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基础教育中“生长激素”泛滥论文_魏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