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论文_林建镇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论文_林建镇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362500)

摘要: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培养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地理教师要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模式的限制,改善传统地理课堂的不足,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文中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地理课堂;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随着高中教学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高考考查的重点转为素养方面,地理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所在。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传统地理教学主要为教师讲授,教学活动的中心就是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与知识基础情况。课堂上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主动性不足,师生之间互动不足。长期下来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即便一些教师认识到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站起来练习发声或豁达为,但受到教学形式限制,依然无法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以书本知识为出发点,利用口耳相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模式直接限制学生深入了解地理,也无法在课外开展地理学习。传统教学内容单调性同样体现在教学形式上,学生对于地理的理解停留在教材上,无法在真实语境中使用,影响到地理应用思维的形成,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文字信息大多孤立无助,无法使用其他信息补充与展示,也不能采取其他教学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地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根据时代进展及时调节授课内容。

二、高中地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措施

1、抓住核心素养内涵,有效转换实践力的培养

高中生因为要应对高考,所以学业非常紧张。而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大量的高考知识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又要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提升,这就占用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此外,地理实践力也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体验与总结,但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限制,这导致很多学生对此丧失了足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时一定要遵循高考的指挥,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高考核心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将地理实践力进行有效转化。

调查显示,在2017年时,全国高考道理试卷中地理实践力的考察分数为90分,占到试卷总分值的60%,这说明在高考考察中,更加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的考察。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与地域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就牵扯到了交通方式、运输关系、交通布局、运输布局等各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知识点和内容,而这些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和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调查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家乡人口、环境和资源等情况和发展变化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从调查类地理实践内容入手,掌握更多的与地理高考相关的知识。

2、挖掘本土地理资源,重视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目前为止,很多高中生都因为个人精力和时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到较远的地方开展与地理相关的实践考察活动。在各种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时,只能从周围环境出发,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入手,寻找合适的培养环境。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政府部门要做好政策扶持,学校要提供考察支持,而教师要根据当地环境积极研发校本课程,或者为学生设计地方课程,家长对于学生、学校要求、需求要全力支持。

通过各方面相互支持与配合,将学生地理实践力纳入到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中。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内容时,教材中只会简单的对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区位等因素进行罗列和介绍,枯燥且乏味,这可能导致学生厌烦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学校可以联合政府行政部门,安排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对当地农业区位特色进行实践考察,在考察结束后根据当地区位特色,从天气、气候、美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入手,编写相应考察报告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对当地农业区位发展因素的思考,而学校通过地理本土教学,组织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考察,实现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3、重视培养读图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一要给学生充分的阅图时间(图看三遍其“义”自见);二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提取关键信息。高中地理读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从图中识别、获取各类地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以图识地”的教学目的。地理读图是要遵守相关流程,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影响到识图质量。

(1)识别图名与“三要素”。地理分布图的主题与要点通过图名体现出来,通过准确读图名可以排除无谓的干扰,明确主题。而地图“三要素”则可以准确识别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三要素”可以提升图中信息获取的质量与效率;(2)掌握读图的正确方法。地理分布图识别时方法很多,如①依据空间大小顺序识别。地形图类教学时往往选择这种方法,教师从面、线、点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这里的“面”,一方面包括地图总体反应的地理信息,另一方面还包括涉及到的“小面”,如图中的阴影部分、经济区等。“线”则主要为分界线、交通线路等;“点”主要为地理位置、矿藏资源等;②依据地理事物发生顺序识别。如地图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我国地脉分布图依据自东向西的顺序的读图等;③依据因果关系识别。针对反映地理事物内部联系的事物分布图时采取这种方法,常见的包括水系图、气候类型图等;(3)发挥辅图的引导作用。高中地理专题地图上都有辅图,以统计图、曲线图等为主。如欧洲西部气候知识讲解时,其中就有两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教学时要注重这类图形作用的发挥,降低学生知识理解难度。

4、结合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经过这样的引导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不仅仅是在课本上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地图三要素,使学生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辨认方向、识别图例,学会读图。

(1)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自然地理的知识,如地区气候特征、地形特征。如,西北地区地形特征讲解时,可以将西北地区的范围在中国地图上绘制出来,并将山脉、盆地等因素标出来,引导学生总结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总结西北地区地形主要为高原与盆地。这样比直接告诉学生效果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地理课程学习时可以发现很多知识存在规律性,教师要将这种规律传授给学生,节省时间。如,经度递变知识点学习时,向东度数增加是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教材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内容,如,地球自转知识点学习时,规律为自东向西,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则是黑夜,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可以通过绘制地球、箭头等让学生掌握自转规律。

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打破常规地理课堂模式的限制。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对地理实践能力进行解析,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目的。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文军.有效利用校园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以春晖中学校园植被观察为例[J].地理教学,2019,(18):27-29.

[2]王金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8):47-48.

[3]王盛东.基于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19):45-46.

论文作者:林建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论文_林建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