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为一个群体的工作观论文

“90后”,作为一个群体的工作观

李路路

【摘 要】 “90后”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有着鲜明的群体特征和时代印记,这种独特性在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工作选择上有着直接的体现。在工作中,“90后”群体更加注重获得良好的内在体验以及缔结广泛的人际关系,工作选择的自由性较强,职业选择更加“时尚化”。

【关键词】 “90后” 工作态度 社会背景

当前,随着新一批“90后”劳动力群体踏入社会,他们渐渐在各类职场中崭露头角,开始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中国的“90后”出生于计划生育政策从严实施时期,成长于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阶段,历经了1992年伊始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1999年的高等教育第三次扩招、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2015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这些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环境赋予了“90后”不同的代际身份,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折射和体现在了其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中。“9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着其所在职业团体未来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截至2011年2月底,开县报账回补世行贷款资金166.85万美元,为总计划数的84.3%;报账回补欧盟赠款资金126.66万元,为总计划数的70.4%。

“90后”更加希望得到“体面的职业”

当前,不同代际群体对工作的追求和期望的差异十分显著。比如,与“70后”更加看重物质报酬相比,“90后”对与个人福祉和情感体验有关的需求的重要性认知更高,更加注重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追求工作的内在价值。

“90后”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急速发展。1999年,我国高校第三次扩招,更多的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按照18岁进入大学、学制四年计算,首批“90后”进入高等院校的时间为2008年,毕业时间为2012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约为6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2012年,第一批“90后”正式步入社会,2017年,“95后”就业大军接踵而至,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增至795万人。

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标志,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飞速发展,有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教育的发展又带来了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这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成长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除了薪资酬劳外,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获得也有着更多的期待和要求,希望得到“体面的职业”。1999年,在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首次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概念,即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要求承认和尊重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各项权利,扩大社会保护,达到劳动关系的和谐。这一理念,在我国不同代际群体对于工作重要性的评判上也有相应体现。

将9个点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请用4条线把9个点连接起来,并且不可以重复经过1个点,同时不允许笔离开纸。

对于“90后”来说,“认识更多的人”是他们理想工作的目标之一

现代社会中,工作组织和场所已经取代家庭成为个人活动的主要领域,个人在工作组织中的身份与地位也随之成为最主要的标志。“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在个体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重要性有所减弱,占据日常生活大部分时间的“业缘群体”渐渐成为个体交往的主要对象。工作场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直接、广泛且又持久的互动环境,人们在其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彼此分享共同的生活所带来的情感和乐趣。

对于“90后”来说,“认识更多的人”是他们理想工作的目标之一,大部分“90后”把这一目标摆在重要位置。在我们看来,“认识更多的人”也许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关系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网络与人际互动承载着提供信息和帮助的重要功能。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时,这个由相互熟悉的人组成的关系网络便能够转化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成为其拥有的社会资本。这便意味着职场中持续的人际互动会给个体带来建立关系、交换资源的机会,人际交往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如果这种互动能够超出职场,延伸进私人生活领域,则还会带来劳动力市场之外的其他回报。由此,“认识更多的人”带有一种实用的、理性的色彩。

定义7 潜在制造能力(MCP)指在原有生产资料基础及约束条件下,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及管理优化等方法所能够达到的制造能力水平。

根据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70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工作时间为4年,“80后”为3.5年,“90后”骤降到19个月,“95后”仅能维持7个月。这一看起来“率性”的工作态度其实与其基本工作价值观相联系,即注重自我的“内在体验”。同时,与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匹配,“90后”,特别是“95后”,其职业选择带有在一般人看来非常“时髦”的特征。新华网发布的《95后的谜之就业观,你看懂了吗?》显示,“95后”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主播、网红、配音员、化妆师、Cosplayer以及游戏测评师。这些看起来“非主流”的职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愈加普及,带来了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

“90后”就业更加“率性”“时尚化”

另一方面,职场中的交往是当代人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因工作而产生的人际互动是职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认识更多的人”也是一种积极社会化的表现。职场是社会成员进行“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认识更多的人”会扩大个人的“朋友圈”。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在与上级磨合、向前辈学习、与同辈沟通的过程中,个体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不断进行学习和自我调整。这有助于个体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以及社会生活,对以往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和更新。

就业“率性”主要是社会流动机制转变的结果。就婚姻状况来说,我国青年群体的平均初婚年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当前大部分的“90后”尚未成家,养家糊口还未构成牵绊他们的负担。同时,“90后”的父母正值壮年,有着稳定的收入,养老也未对其造成经济压力,父母甚至还是其背后坚实的经济来源。这种“上无老,下无小”的状态,使得“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都可能成为离职的理由。可以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我国国有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流动机制逐渐趋向市场化。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为“90后”能够更加自主自由地选择工作提供了契机。

就业“时尚化”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逐渐由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与此相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这一趋势增加了新的动力,为青年群体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经济产业形态。比如,“互联网+手机”诞生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诞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餐饮”诞生了外卖服务,“互联网+出租车”诞生了网络约车服务,等等。互联网经济催生出了大批的新兴职业,也为“90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使得创业成为就业的另一种方式。

总之,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90后”新生代员工,由于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工作的态度有着非常鲜明的群体特点,即更加注重自我的内在情感体验,更强调工作与兴趣的匹配,更加注重和谐的人际氛围等。

【参考文献】

①《95后的谜之就业观,你看懂了吗?》,新华网,2017年5月22日。

②《95后“谜之就业观”谜在哪》,《解放日报》,2017年4月24日。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贾舞阳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标签:;  ;  ;  ;  

“90后”,作为一个群体的工作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