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揭阳市实现“审前后任”的工作模式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在广东省揭阳市实现“审前后任”的工作模式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广东省揭阳市实现“先审后任”的工作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揭阳市论文,后任论文,广东省论文,模式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市于2000年底,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政六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揭阳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联席会议已成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研究和决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大问题的平台,成为推动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纪检监察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实现“先审后任”的关键。纪委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的第一召集人,其参与程度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关键作用。一是审计机关进点实施审计前,纪委、监察部门主动提供被审计者及其所在单位的相关情况,如:举报案件线索、党廉工作情况等;二是审计报告形成后,征求意见时,纪委、监察部门能认真研究并书面答复意见;三是审计发现线索,纪委、监察部门及时介入,联合加大突破案件的力度。

(二)组织人事部门严格管理,是实现“先审后任”的根本保证。一是按规定科学合理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办理委托审计手续。实现“先审后任”,有赖于工作的科学有序,每年年初,组织人事部门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科学合理地拟订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政府换届年,审计对象定位在政府组成部门的主要领导;机构改革年,审计重点圈定在改革涉及的部门(单位)领导;平常,则把任(聘)期届满、接近退休人员、任期时间较长等作为拟订计划草案的原则,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科学有序地开展。二是把审计结论作为人事考察的重要参考依据,坚持做到审计结论未出,调令不发。个别确实急需调任等不需审计机关出具正式审计结果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也要通过函件、电话等形式,先行了解、征询审计意见,确认被审计者无重大经济责任问题后,方让其到新单位上岗。三是不断完善干部任用监督机制,促进“先审后任”的落实。近两年,组织人事部门配合《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条例》的实施,制订了《干部任用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督制度,促进了“先审后任”的落实。

(三)审计部门依法审计,是实现“先审后任”的基础。为按时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近年来,我市审计机关大胆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形成了抓“三项重点内容”、落实“四个结合”、严把“六道关”的业务操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客观上为“先审后离”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个重点内容”。一是重要经济事项决策。如:物资采购、对外投资、工程建设等;二是财政财务收支执行中容易“出轨”的主要事项。如:是否私设“小金库”、是否执行“收支两条线”、有没有乱收费和挤占专项资金等行为;三是个人在有关经济活动上的廉洁自律情况。如:有无贪污挪用、多占滥用等。

“四个结合”。1.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是以被审计者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在实施审计中,一是把对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对其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一并在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中明确提出,有利于实施审计,也有利于审计处理处罚;二是计划内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尽可能争取实施审计时间同经济责任审计相统一,同时进点,一并实施,一果多用。如对教育局普教经费的审计,同对教育局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2.坚持与历史项目审计成果相结合。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充分利用原有项目审计成果,包括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专项审计等。对于被审计者任职期间所在单位曾经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通过调阅审计项目档案、向原项目审计组了解等形式进行调查、核实,对结果一致或误差较小的,直接利用审计结果;对于误差较大或审计时限、内容不完整的,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审计或作补充审计。期间,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对与被审计者经济责任相关事项的调查取证,如重大经济决策、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通过利用历史审计成果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3.坚持账面审查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为全面、真实反映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经济责任情况,坚持在账面核查的基础上,重视开好审计进点座谈会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会。审计进点座谈会一般在进点审计第一天进行,由审计组召集被审计者所在单位中层以上干部、计财人员、下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必要时扩大到全体同志,通报审计依据、目的、内容,了解被审计者任期经济活动与经济管理情况,并公布举报形式、时限要求等;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会是审计组审计出点后将审计情况形成审计报告,利用会议形式征求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者意见。参加会议对象同第一次座谈会基本一致,主要是征求大家对审计报告是否全面、客观,以及报告中问题的定性和评价意见等看法。期间,再次提出对审计报告披露事实有出入的,可通过当场提意见、找审计组个别座谈、举报等形式在规定时限内提出。4.坚持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内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账面核查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会议记录、相关文件、资料等,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落实责任;二是审计期间,一般都要找被审计者所在单位领导、财会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必要时扩大个别谈话范围。个别谈话往往能找出一些潜在问题的线索。外调指对与被审计者经济责任相关的事项进行对外调查、核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查核实对外投资或其他在外经济活动的可行性、真实性与合规合法性等;二是下属单位相关经济事项的核对,查明被审计者个人是否下属单位存在经济问题等。

“六道关”。1.审前调查关做细。注意做好每个审计项目的审前准备工作。如审前调查,审计小组采取直接向被审计者所在单位调查以及间接向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信访等有关单位、人员了解,查阅被审计者所在单位以前的审计档案等形式,把每个审计项目的审前调查做细,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2.实施方案关做密。充分考虑和利用审前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力求审计实施方案从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基本情况出发,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步骤、审计组人员分工等尽可能做得详细、具体、切实、可操作;尤其是对审计范围的界定,坚持把审计组不明确的问题在方案中提出,把这作为规避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如:因受时间等限制,未能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实施审计,或未能对被审计者任期内该单位工程建设进行决算审计等,都在方案中明确下来。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坚持方案动态管理,视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3.审计查证关做实。组织各项目审计组和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运用有效的审计手段进行缜密查证,力求取证材料全面、充分、合法、有效。为区分经济责任,对未能从文字材料中取证到的经济决策事项,坚持找相关人员调查核实。为提高审计效率,重视进点座谈会和征求意见座谈会两个“公示式”的环节。对座谈会和个别谈话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认真组织核查,力求审计事项不错、不漏。4.审计定性关做准。每个审计项目查证完成后,坚持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并在复核基础上召开审计项目业务审定会,围绕“是否依照法定程序实施审计;审计证据材料是否真实、全面、充分、有效;评价是否适当;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是否适当;被审计单位所提意见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予以采纳。”等六个方面,对审计项目进行严格审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审计事项进行定性。5.审计评价关做妥。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客观谨慎的原则,努力使审计评价适当、准确。主要把握好五个重点:一是紧紧围绕被审计者相关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不相关的经济事项不评价,不属经济责任的事项不评价;二是对审计范围内的事项进行评价,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事项和未经审计的事项不评价;三是审计评价突出对重大经济事项的评价,既揭示问题,又评价工作业绩。并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衡量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及其所在单位经济管理情况,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的原则,历史、客观地分析问题;四是审计评价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作依托,紧扣“经济责任”四个字,尽可能用写实的形式,把审计事项说明清楚;五是审计评价中明确区分前任与后任的责任。为规避审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报告》中的“其他需要说明”部分,把必要的相关事项尽可能在其中反映出来。6.执法监督关做严。在严格审计纪律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业务管理和执法监督:一是每年组织全市进行1至2次审计执法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二是采取审计复核提前介入、设立举报箱,实行审计回访、回避、重大问题报告、书面征询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执行廉政规定的意见等制度,强化对审计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审计,防范审计风险,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四)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为“先审后任”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开展,财政部门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年度预算、日常专项追加拨款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经费需要。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标签:;  ;  ;  ;  ;  ;  ;  ;  

在广东省揭阳市实现“审前后任”的工作模式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