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师范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个案比较论文

中美师范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个案比较论文

专题

中美师范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个案比较

摘 要: 美国大学师范生培养模式与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其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上,而且也表现在其实践做法当中。深入分析中美两所大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上的个案,有利于寻找两国在师范生培养上的价值取向、课程建设、教学成效以及改革上的异同。结果发现,两国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设置安排、教学模式选用、实践成效评价等方面的确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培养方式的改革、实习环节重视以及对卓越教师的追求上却又是相似的。

关键词 : 师范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成效

俄亥俄州某州立大学(以下称为S大学)教师教育系与我国华南地区某师范大学(以下称为H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课程与教学系师生人数和教学对象相仿,专任教师均为10人,培养对象均是作为未来教师的大学生。现基于2013年夏到2014年春对S大学教师教育系4个多月的深入考察与研究,综合使用师生访谈、课堂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S大学和H大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中美两所地方大学在师范生培养上的异同,揭示师范生培养经验和局限性,从中获得对我国现行师范教育改革和未来师范生培养上的启示。

(1)理论是基础,实际是重点,在培训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学员对理论的了解;

一、中美两所大学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分析

(一)H大学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分析

1.H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生的培养目标

1.4 小鼠肝脏、脑和心脏等不同组织中的GCL、GSH含量测定 第43 d,麻醉并处死小鼠,在冰上操作分别摘取肝脏、脑和心脏,4℃生理盐水清洗后,称取各器官组织,后按重量(g)∶体积(ml)=1∶9加入4℃生理盐水进行冰浴匀浆, 8000 r/min 4℃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制成10%组织匀浆。按照测定试剂盒操作说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肝脏、脑和心脏等不同组织GCL、GSH含量。

作为中国211大学之列的H大学,其师范生培养目标相对于国内的师范院校而言较为明确。H大学师范生培养目标是造就志向高远、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具备自主定位、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培养目标的落实表现在具备学科素养、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语文英语的理论知识和多维技能以及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一二三四五”(分别代表学会的一种乐器、两种球、三种舞、四种魔术、五首歌)技巧的掌握上。除了与该大学总目标相一致之外,其教育科学学院的具体培养目标还包括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学专门人才。而其中课程与教学系主要负责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学数学、语文、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及教研、管理人员。其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道德素养。

(3)炼化产业产能过剩存在地区不平衡。整体来看炼化产业已经产能过剩,但从地区来看,在有些地区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存在产能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炼化企业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集中在中国东部和西部,而中部整体过剩并不明显。

第二,系统掌握一门专业学科(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等)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

第三,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开发与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技能,具备小学教师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

对照组采用阴道彩照诊断:患者在进行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前,必须将膀胱内的尿液清空,并使用西门子超声诊断仪器。患者采用截石位,将探头涂抹偶联剂,并将探头频率设置为4.0mHZ。并将一次性避孕套放在探头上,慢慢推动探头进入患者的阴道,动作一定要温和,不要伤害患者,探头在腔内进行纵向和横向检查,注意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1]。

第四,养成熟练的现代小学教师职业的书写画和音体舞技能,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的系统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心理辅导能力。

第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能阅读、翻译外国文献。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第六,掌握体育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2.H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特点

自2014年起,H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顺应教育部教育改革的要求,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从原来的“合格教师”升级为“优秀教师”,重心从“课堂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试图在师范生培养上实现“定位升级”“内涵扩展”的双重跨越,为全省乃至全国、境外培养优质小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因此,将总目标修订为“以教学专业化为办学特色,追求深厚的学科素养、高尚的人文情怀、高超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培养卓越型小学教师、小学校长和小学教育研究者的后备专门人才”。其具体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科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熟练、师德优良高尚的小学各学科优秀课任师资;第二,培养学科基础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师德优良高尚、富有组织领导热情与才华的优秀小学校长的后备人才;第三,培养学科基础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师德优良高尚、富有深厚教育学心理学学术修养的优秀小学教育研究者的后备人才,为研究生教育层次培育优质的生源。其培养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三大领域。其中,知识结构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小学教育实践知识、小学教学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包括高级思维能力、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能力、班级课堂有效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能力、校本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素质要求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亲和的团队合作素质、热情的交往关爱素质、高尚的师德品行素质。

由此可见,H大学学校、学院、系所各个层面都有一系列培养目标的描述,并且还在不断调整、升级、完善之中,试图适应和满足社会或时代变化对师资人才素质发展的需要,体现师范教育改革应该走在时代变化发展前面的战略思想。

(二)S大学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分析

1.S大学教师教育系师范生的培养目标

S大学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公办高校,与其他名校教育专业比较,其办学方针较为传统和务实。从与该校领导(即副校长和大学教务长)的访谈中获悉,美国的师范教育改革有两个基本走向:在师范生培养目标上,一些学校普遍减少师范见习和实习课时,增设扩大师范生视野和适应时代变化的课程,以培养其超越教师专业的工作能力;同时另一些学校立足于地方中小学对师资素质发展的需要,更为强调师范生教学和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S大学既关注学生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在教学上关注专业理论的教学,又鼓励师范生花相对较多的时间到基层学校见习和实习,其师范生培养目标更为具体明确。该校领导认为,教师教育系所培养的师范生在四年大学生涯中必须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格上达到基本要求,并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基本的专业发展。

第一,打好通识课程和专业学科的知识基础,并获得以下专业知识、技能、品格发展。在专业知识层面,具有 “教育者”所具备的广阔通识教育素养和深刻学科领域的专业工作知识。在专业技能层面,使学习者能够理解所教学科的专业思维方式。在专业品格方面,具有专注于学习取向的价值观和实践情怀。

第二,理解人类发展的本质和因材施教的规律。在专业知识层面,理解人类成长发展的原理,理解人类学习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知识。在专业技能层面,根据学习者的基础或情况寄予厚望,使之追求更高的理想;运用多种策略满足学习者文化上和发展上的需要。在专业品格层面,敏锐地了解所有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帮助学习者成功而提升他们积极的自我观念;帮助学习者澄清其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其认知发展。

(3) 依据滑坡演化动力学的位移预测方法[20-21]。该方法依据滑坡演化机理进行位移预测,但由于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因素耦合作用导致的非线性及复杂性,目前尚难以准确建立滑坡动力学方程。

第三,表现出对学习者背景和环境的敏感性。在专业知识层面,熟悉在美国社会进行教学的社会、政治、哲学、历史、伦理和法律背景,了解影响教学的家庭环境、社会情境的变化。在专业技能层面,能够创造和管理安全、公平、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能够在因材施教中与家长和专业人员交流与合作。在专业品格层面,能够重视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沟通与协作;能够与所有学习者建立共情力和合作性的关系。

H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上,超越对合格新任教师的基本要求,力图通过学、训、研三者合一的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以及教学实践模拟实验室,实现教育知识传授、课程与教学理论理解、专业技能掌握、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以及艺术素养养成的全面培养。

第五,践行专业化发展。在专业知识层面,具有专业教师具备的道德责任感和法律责任感,掌握反思和探索专业的方法策略。在专业技能层面,像专业教师那样反思专业信念和行为,参与专业活动,观察和领悟学校政策和规范程序。在专业品格层面,持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专业成长;形成终身学习的模式。[1]

浅肉红色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浅肉红色,细粒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粒径多为1~2mm。主要造岩矿物有斜长石(20%)、钾长石(43%)、石英(28%)、黑云母(5%)及白云母(2%)。斜长石呈自形板状-他形粒状,具细密的聚片双晶,为更钠长石,绢云母化较强。钾长石多呈半自形板状,具格子双晶和卡钠双晶。石英呈形粒状,波状消光明显。黑云母呈片状,散乱分布,有绿泥石化,白云母呈片状。副矿物有榍石、金红石、锆石。

按照测试要求设置了4局比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排球技、战术运用中共记录了378次的跳跃动作,平均弹跳高度为295.3cm,这些高度到达了实验室所测高度的87.2%,跳跃动作最多是在拦网技术的运用上达到133次,其次是进攻和发球分别为87、83次,传球技术中弹跳次数达到75次。图1显示为起跳位置的平均分布图,由此可见,拦网主要集中在中间三号位置,进攻则主要依靠左侧的四号位。

2.S大学教师教育系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特点

S大学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立足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格三个基本维度,比较传统务实,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目标具有明显的可测性和可达性,与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联系密切,层次分明,对设置课程、实施教学以及专业素质评价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目标的五个方面结构合理,包括专业教师具备的基本方面:通识课程和专业知识基础、人类发展规律和因材施教规律、注重对学生背景和环境的分析、熟悉教学策略选用和学习活动有效性、重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对于把师范生培养成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抓住了重点。

一声霹雳在我们的楼顶上炸响,余声隆隆,直向开发区那片荒芜的旷野滚去。我扭头看向窗外,只见风雨交加的夜晚黑漆漆的,狂风像一群想要攫取什么的黑手,忽然扯开了我们的窗扇。白丽筠忘了把窗户的插销插上,没想到狡猾的风竟然能把它吸开。肆虐的风发了疯似地摇撼着窗扇,把它吹得乒乒乓乓乱响,玻璃随时有震碎的可能。

综上所述,H大学和S大学的师范生培养目标都围绕其专业发展的需求而设立,对师范生专业目标的整体考虑较为系统全面。比较而言,H大学的师范生培养目标更强调教师职业的发展基础和教学及管理硬功夫,而S大学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清晰,指向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更有利于学习者成长和提升软实力。

二、中美两所大学师范生课程设置的差异分析

2.H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特点

(一)H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1.H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及其学分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H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五类课程,共166学分,具体包括:公共基础课程,50学分,包括必修选修,每门课程1—4学分;学科大类课程,21学分;专业领域课程,95学分(其中必修核心课程32学分,选修方向课程36学分,必修实践课程27学分)。其中,学科大类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方法,各课程均为3学分。专业领域必修核心课程包括小学教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管理学、小学德育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书写画训练、教师口语训练、音乐理论基础、美术与劳作、舞蹈、声乐、钢琴、电子琴等,除了前三门为3学分外,其他课程为1—2学分;专业领域选修方向课程分别包括数学、语文和英语的8—11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2—7学分不等;专业领域必修实践课程包括社会调查或实践、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校本教育研究方法实践、小学班级管理有效方法实践、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实践、小学高尚师德教育实践、小学教育见习(1周)、小学教育实习(8周)、毕业论文等,每门课程为1—2学分,实习和论文撰写均为6学分。另外,还有一些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如教学哲学、教学方略与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等,为2—3学分。

H大学和S大学师范生的课程设置各有特点。

H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大学通识课程与其他学院和专业雷同之外,其专业课程设置颇有特色。首先,它兼顾教育学专业传统课程开设的同时,重视设置适应目前社会需求和未来国家变化需要的课程,使其课程具有目前就业的针对性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其次,其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回应培养目标的,定位于培养优秀或卓越的小学教师,科研型的小学教师,具有较强专业理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改革志向和创新意识的小学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又能从事全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最后,课程实施主要体现在学、训、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上。

但其课程设置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课程顺序先后安排、重要次要设计以及课程时数区分进行深入的合理性分析依然不足,体现其专业素质培养的课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和相关条件仍有待于充分的验证,尤其是培养专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的跨学科课程设置仍然考虑不够。

“2016-2017年是七兵堂快速发展期,七兵堂集团旗下另外两家公司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如今业务不仅在国内,还涉足国际安保服务,在非洲、中东、澳洲设有3个办事处,在老挝、柬埔寨分别获得独立法人持枪安保资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谢清森说。

(二)S大学教师教育系师范生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从上可见,美国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更关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之间的平衡,既能增加师范生对宏观教育背景的了解,又能使他们学会对微观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并强调将具体专业发展渗透到课程设计细节当中,兼顾目标五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和专业品格的养成,使师范生不仅适应中学分科课程教学,而且胜任小学全科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也能进行艺术课程的教育;不仅懂得如何选用所教课程的教材,而且能够选择或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以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对教育系师范生在中学、小学、特殊学校实习的情况进行课堂观察发现,他们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

在五维目标的指导下,S大学教师教育系的课程设置颇具特色。获得学位的本科师范生必须修满135学分才能毕业。同时,不同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总学分稍有不同,总学分在130—140学分之间。除了大学通识课程和自选课程之外,师范生的专业课程必须占60以上学分,类似见习和实习的课程必须有15周,450学时以上。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美国教育、教学专业导论、教育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学校与社会、多文化社会的教育、差异化的文化与儿童、课程与评价、艺术教育基础、行为干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小学语言教学艺术、中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科学教学法、早期儿童语言教学法、课堂教学的艺术与科学、小学生身体与认知发展、中小学社会科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学、直接教学与研习活动、文学基础、语音阅读与拼写教学、阅读教学、艺术教育中的课程教学与管理等。

该专业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三种教学模式。第一,以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为内容的“传道”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解答教育教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命题、原理、理论和思想等问题为主,解释教育教学中关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评价方式、课堂情境以及师生关系等主要难题,提供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信息等,一般以信息加工模式为特征。第二,以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为训练的“授业”型教学模式,不仅训练师范生从事小学课堂教学所需要的语言表达与沟通、“三笔一画”技能、舞蹈声乐和乐器弹奏技巧、多媒体操作和课件设计的技术等专业技能,而且培养他们从事团队建设、班级管理、教研科研、课堂教学、组织活动、设计和实施教育方案等方面的能力。第三,以培养师范生高端思维和专业眼光的“解惑”型教学模式,如让师范生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课堂环境的变化分析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方略、活动类型、学习时间以及激励方式,以适应复杂、动态和不确定的教学状态。

2.S大学教师教育系师范生课程设置特点

1.S大学教师教育系师范生课程设置及其学分要求

三、中美两所大学师范生培养的课堂教学差异分析

(一)H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特点分析

第四,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好的学习结果。在专业知识层面,掌握内容教学法理论,熟知与学科一致的课程和跨课程知识。在专业技能层面,备课技能包括整合课程、学生兴趣和技术资源计划教学方案,选择和组织教学,把学生课堂内外的经验联系起来;教学技能包括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通过各种经验指导学生建构知识,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有效地运用时间;管理技能包括对课堂有效地加以管理;评价技能包括通过一系列手段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基于学习活动调整教学。在专业品格层面,对教学负起责任,根据不同学习者的情况不断地评价和改进教学。

这只是她赴晚宴前的想法,刚刚听了田的话后她就犹疑了,田的话让她有所震惊。田开车出来时说送她回家,待她上了车后就问她是去喝茶还是唱歌,女人说找个清静的地方说点事。田见她一脸严肃的样子便开车来郊外了,然后问她怎么说不认识杨剑呢?女人说当然认识,还认得你。

除此之外,师范生还需要选修教育研究等领域的课程,如“行动研究:学校、家庭与社区”“早期儿童教育经验”“现场研究与诊断经验”“特殊学习需要”等,以提升其任职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难能可贵的是,不少课程内容渗透思维训练的内容,并且提供辅助性教材,如批判性思维发展、[2]专业思维训练[3]和儿童思维的培养[4]等。

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结肠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李 露等(21):2939

另外,该专业创建了小学教育网络学习平台,让师范生不仅可以从该平台获得大量的课程资源,在课外进行专业学习,而且能够通过平台与任课教师互动,答疑、解惑、上传作业、设计评价、效果反馈等,起到以空间换时间、积小得为大成的作用。

(二)S大学教师教育系课堂教学特点分析

S大学教师教育系师范生培养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特点。

1.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判断:第一,是否有效地选择正确的内容进行教学;第二,是否选择正确的方略进行教学。而这些都根据教育目的而确定。因此,对于前者,教师必须考虑所选择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于影响学生达到预设的教育目的的确具有价值、意义和富有成效;对于后者,教师需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课堂生态、如何组织活动、选用哪些方略、采用何种技术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气氛融洽、表达清晰、学习有趣、学生参与度更高、专注性更强、完成任务质量更好、学生成功覆盖面更广等,即更为适度、低耗、优质和长效。不仅如此,他们为不同知识、技能和思维的教学所提供不同的训练和课程资源,如有效教学的模式、策略和方法以及专家的演讲和教学设计参考书。[5]

2.教学方式

S大学教师教育系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学习者,即师范生为中心,教师往往更多地扮演指导者、促进者、挑战者和激励者等角色。绝大部分教师每次上课讲授的时间不会超过全过程的50%,设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理解、讨论、探索、思考、应用所学的知识,试图促进学生将新学的内容从数据、信息、知识的状态转化为能力或专业素养的状态。例如,小学科学教学法4个小时的课堂,教师讲授示范的时间不足0.5小时,其他3.5小时主要由学生模拟小学课堂科学课教学的案例,个人或小组分专题进行微格教学。有的师范生讲授“力的现象与原理”,就带领大家体验各种不同形状的飞碟飞行的远近,思考各种关于力的问题;有的师范生主讲“污水处理”的问题,分组利用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教具,让大家在探究、讨论、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发展思维、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教师不仅在理论上让师范生学会如何教学,[6]而且在实践或模拟实践上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

3.教学关注点

S大学教师教育系的课堂教学关注师范生专业知能与理性思维的提升。他们认为,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师范生进行专业(expertise)知能的培养。关键知能不仅包含专业知识(如舒尔曼的7种教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管理等技巧),而且还包括有关课堂教学及管理的较为丰富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育人专长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等。专业知能要求师范生见多识广、善于简化信息、深知学生需求、灵活操控教学材料、擅长于把各种主题联系起来,等等。[7]同时,理性思维(指与创新思维对应的批判性思维或分析性思维)的发展也是衡量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一项指标,[8]具体包括能够清晰、明确、精准地思考和表达想法,灵活、有序地设计教学方案,公正、合理地处理事件,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为对方着想。S大学教师教育系实施思维教学方案,不仅有利于师范生掌握常规的思维方略或工具,如决策思维A FAN、头脑风暴CASPAR、分析情形ABCDEF、解决问题IDEAL、创新思维A FARCE、目标设计SMART、关注课堂关键因素融通MAKER等,[9]而且有利于师范生养成严谨、清晰、有逻辑、合理、公正、关联、谦虚、自信、坚毅、友善、勇敢、善解人意、独立、多角度分析、创新、换位思考等良好的教育思维品质。S大学教师教育系尤其注重让师范生在认识事实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建构命题、做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10]

4.教材使用

依据教材,超越教材;依据课堂,超越课堂。S大学师范生所修的每门课程,主讲教师都要求他们至少阅读3—5本相关的教材。师范生在课前阅读教材,上课的时候往往先按照KWL框架(即自己已经知道什么,还想做些什么,已经学到什么和希望还能够学到什么)进行汇报,然后进行讨论。之后,由教师根据师范生学有所得的情况,决定进一步教学的内容及实施的活动。S大学教师教育系的教师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既重视专业理论的探讨,更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四年中,每个师范生至少有450个小时到中小学去见习或实习,大学教师需要根据师范生的实际要求到中小学现场进行指导和评价,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商量,帮助师范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及实现专业成长。这样有利于师范生将大学学到的教育理论及时、灵活地用于中小学的课堂实践。

由此可见,追求教学的实践成效是S大学师范生教育的核心目的。他们不断促使师范生反思为何而教、教什么、如何去教,更重要的是促使师范生思考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变化,以及教学能帮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由于对经济效益过于看重,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进而造成现阶段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所以,作为土地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工作核心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秉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要确保不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3]。

四、结论

中美两国师范生教育虽然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设置安排、教学模式选用、实践成效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培养方式改革、实习环节设置,以及对培养卓越教师的追求等方面又是相似的。具体结论如下。

(一)课程目标设计

在课程目标设计上,H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格局较大,要求较高,以培养师范生师德、教育理论素养、教学知识方法和教育综合技能等素质为先,但在核心专业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间仍需进一步融通和磨合。S大学教师教育系则以培养师范生与教师责任感、人类发展规律与学生知识、教学方略、专业发展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为师品格为重点。相对而言,S大学的培养目标虽然只有五个方面,但层次感较强,范围和重心很明确,表述清晰,容易操作和落实。

(二)课程设置安排

在课程设置安排上,两所大学都强调针对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开设课程。H大学改革的力度较大,实用性较强,重视设置训练师范生基本教学管理技能、教研能力、思想教育方法、信息技术运用等整体实力的课程,兼顾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平衡。S大学的课程尽管看起来琐碎,但针对性强,注意学科细节和课程实施,更强调开设有利于培养师范生自主探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创新作品和活动、启发思维等软实力的课程。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力争到2015年,将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新增节水高产高效灌溉面积500万亩,全市累计达到800万亩,压减农业机电井3万眼,将农业用水比例由现在的85%降低到70%,实现年节约水资源5.4亿m3的目标。农业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到2013年年底将建成100万亩、“十二五”期末实现500万亩、“十三五”期末实现800万亩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水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三)教学模式选用

在教学模式的选用上,中美双方的课堂教学都重视专业知识和理论传授的信息加工模式、专业技能发展的行为训练模式与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互动发展模式。中方注重专业理论的系统传授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规范训练,关注“三基”(专业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模拟课堂和实际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力争远近兼顾、虚实兼学、道术兼修,但具体学科教学的训练只有一个学科的辅修。美方师范生学科教学的适应性较强,能够胜任中小学多学科的教学与管理,往往能够及时学以致用,当场消化和应用知识。S大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强调师范生个人发展的实践探究和模拟真实情境教学的讨论和案例分析,个性化和开放式教学特点鲜明,但有重实践而轻理论之嫌。总而言之,美国大学师范生培养中的这些优势,确实是我们在将来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参考和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School of education faculty.[EB/OL].[2016-08-05].http://www.shawnee.edu/academics/teacher-education/faculty.aspx.

[2]Linda Elder, Richard Paul.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M]. Tornales: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press,2005:8-45.

[3]Donald, J.G. Learning to think: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M]. San Francisco:John Wiley,Sons,Ins,2002:273 - 274.

[4]Robert Fisher. Teaching children to thinking[M]. 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90:220-253.

[5]Lang,H.R.,Evans,D. N. Models,strategies,and metho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M].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Inc. 2006:335-447.

[6]Richard I. Arends. Learning to teach (7 edition)[M]. Boston:McGraw-Hill Press,2007:251-472.

[7]Leila Jahangiri,Tom Mucciolo. A guide to better teaching:skills, advice, and evaluation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M]. Lanham: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12:76-77,112-113.

[8]Baron,J.B.,Sternberg,R.J.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theory and practice[M]. New York:W.H. Freeman and Company,1986:39- 218.

[9]Fenstermacher, G. D.,Soltis,J.F. Approaches to teaching[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4:16-19.

[10]Costa,A.L.,Activating and Kallick,B. Habits of mind across the curriculum:practical and crea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ers[M]. Alexandria:ASCD Press,2007:17-75.

作者简介: 李志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吴婉婷,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第三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59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教育思维教学成效提升的行动研究”(GD14XJY10)的研究成果

标签:;  ;  ;  ;  ;  ;  ;  

中美师范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个案比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