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先进、健康、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思考论文_扶永生

关于建设先进、健康、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思考论文_扶永生

湖南省桂东县委党校 湖南郴州 423500

摘要: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团结性,使党内充满活力,实现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就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举马列主义文化大旗,大力弘扬先进文化,践行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政治文化;先进;健康;活力;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是我党第一次正式提出“党内政治文化”新概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是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明确要求。

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决定了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思想建党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凝结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在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以制度治党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二)党内文化建设是党内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拓展,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是共产党执政治国的新理念,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党的建设的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党内文化的新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赋予了党内文化新的活力。党内和谐孕育升华着党内先进文化,党内先进文化促进党内和谐,因而,党内文化建设是党内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实支撑。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强党兴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反“四风”、转作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切入,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纵观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先进的、健康向上的,但也还存在一些低级、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如下:

(一)谋取私利的“特权文化”。特权主要是指个人或集团凭借经济、政治、身份地位等优势享有法律认可和政策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当今个别党员干部不是将官看成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当做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而是将官职大小看成人生价值的标准,把权力看成谋取私利的资本;将价值追求从政治转向经济、从精神转向物质,把勤俭朴素当作寒酸和低贱,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私有化,大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吃拿卡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抢官骗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侵害了人民利益,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圈子”是一个中性概念,是“社群”“部落”“团体”的同义语,是社会结构形成、社会秩序保持的重要单元。随着近现代政治文明的演进日渐式微,逐渐沦落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如老乡圈、战友圈、同学圈、同事圈等关系形态。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当今,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把党内上下级同志关系异化为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破坏了党内团结。

(三)不守规矩的“潜规则”文化。“潜规则”具有隐蔽性和违规性、非正规性和约束性、自发性和传染性等特点,已经成为腐蚀党员干部、败坏党风政风的沉疴痼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在处理同志关系中的“不认组织认个人”、“只唯上不唯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选人用人上“少数人独掌用人权”;在干部选任过程中的“平衡关系”、“带病提拔”、“家长制、一言堂”等等。

(四)不负责任的“好人文化”。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不敢坚持原则、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处世哲学,把拍领导、捧下级、吹同事作为一切行动的座右铭。有心“栽花”,无意“栽刺”,遇到问题光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四平八稳当“太平官”。遇到不良现象,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甚至出了问题还包着、护着。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势必败坏干部队伍风气,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五)奢靡腐化的“享乐文化”。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个别党员干部,把追求物质享受当成人生第一目标,社会交往不择良莠,交富商、“傍大款”,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盘桓于推杯换盏之间,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人生成功、身份高贵的体现。此类党员干部不仅不能以身作则,反而与社会上的恶风陋习沆瀣一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带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气,为广大干部群众所侧目。

三、建设先进、健康、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对策

培育党内先进政治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全体党员共同努力。

(一)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始终系牢内核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前进而前进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建设先进、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就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一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坚决抵御无政府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不良影响;二要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三要与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文化划清界限。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我们要在分析、鉴别中站稳自己的立场,警惕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包括党内思想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针对当前需要,其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建设具有时代特点和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章和党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基础,是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总结,是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现状、聚焦当下的现实需要。“忠诚老实”是党对共产党员的一贯要求,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忠诚祖国、忠诚人民、忠诚党,忠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光明坦荡”要求共产党员要胸怀坦荡,正直坦白,做事光明磊落,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公道正派”是一种政治品质、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是党对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的要求;“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重在有吃苦的思想,关键在有奋斗的精神状态;“清正廉洁”是党对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强调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合力推进,将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要坚持不懈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努力将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一要正确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二要大力加强规矩文化、法纪文化建设,强化规矩意识,法治意识,造就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纪环境,紧盯问题、严抓严管,凡是违反党规党纪的,不管涉及到谁、无论职务高低,一律曝光,坚决惩治,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三要牢牢抓住“关键少数”,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规范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既要担负起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领导责任,又要带头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四要强化舆论导向,探索仪式教育,通过旗帜鲜明的舆论引导形成对不良道德行为的舆论压力,清正党员干部的主观世界,拓展面对党旗宣誓仪式功能,严格落实党内一律称同志的要求。五要优化政治文化供给侧改革,采取有效方措施加强有思想、叫得响的优秀政治文化教育产品作品生产,建设用得上有吸引力的政治文化教育阵地,以最能触动人的灵魂的方式方法打动人心、凝聚共识,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六要实现党风政风建设的常态化,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观念,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不断深入,营造反复少、不发生逆转的态势,不断培厚良好的政治生态土壤,以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论文作者:扶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关于建设先进、健康、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思考论文_扶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