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学研究误区--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_经济学论文

从环境经济角度看经济学研究中的误区——关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看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误区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经济学一直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充其量只是关注社会因素对经济过程的影响,而忽视了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影响。环境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经济学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开始把长期被经济学拒之门外的自然环境作为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进行研究。但是,囿于传统经济理论的限制,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仍然没有纳入自然环境因素,割裂了经济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致使在以往的经济研究中存在着下列问题:把自然环境排斥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不能正确评价环境资源;无视环境资源所有权的特殊性;忽视环境资源再生产规律;对环境外部性认识不足;传统的国民收入指标体系不能反映生态效益的变动;经济学的基本规范——经济人假定的局限性;帕累托最佳发展不等于可持续发展等等。只有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思考与研究这些问题,才能使经济学某些方面的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探讨的线索。

关键词 环境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资源 环境外部性 生态效益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人类开始了持续发展的新纪元。顺应时代的要求,经济学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向经济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鼓励高等教育机构重新考虑其课程设置,加强关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环境经济角度看,经济学研究中的最大误区是割裂了经济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使经济研究在某些方面陷入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对下列问题的认识不存在偏差或认识不足。

一、把自然环境排斥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

一般说来,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配置的科学。它所研究的资源必须具备两个特征:有用性和稀缺性。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可以分为数量无限的“自由取用物品”和数量有限的“经济物品”。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来说,经济物品总是不足,此即稀缺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选择有限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稀缺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途间的选择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核心。以往的各种经济学理论一般都隐含着这样的假设:除少数资源外,不管人类的经济活动如何发展,自然资源总是足够维持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就是说,自然资源不属于稀缺资源,因而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资源〔1〕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属于“自由取用物品”,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在人类社会的强烈冲击下,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使环境资源成为稀缺资源。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数量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丰裕的环境资源,例如淡水、土地,现在变得供不应求了。其次,质量的变化。由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高质量的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再次,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资源的稀缺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对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得不作出抉择。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环境资源稀缺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一原因表明了环境问题的历史性、普遍性和非意识形态性。承认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就使环境资源有可能进入经济学研究的殿堂(如: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所有权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增长理论等)。

二、忽视“自然资本”

环境资源与人力资本和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品一样,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自然资本。自然资本的作用表现为自然环境的经济功能,即:第一,环境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条件和对象,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原、淡水、矿藏等)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第二,环境是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第三,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物质条件。而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只把进入生产过程中的那一部分自然资源看作劳动对象,大大低估了环境资源的作用。首先,做为劳动对象被纳入经济学范畴的这部分资源(土地、矿藏等)只是环境资源的一部分,它忽略了整个环境资源作为生产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对象的重要性这样一个事实。其次,即使是对于被纳入劳动对象的这部分环境资源,也没有充分估计到它的重要性,充其量认识到: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它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对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则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或者认识不足。再次,一般认为,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只是考虑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方面,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方面,即环境状况,也可以说是自然资本状况。自然资本状况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环境资源的破坏,实际上就是生产力的破坏,会抑制甚至破坏经济发展。古今中外许多经济倒退、文明毁灭的实例均佐证了这个观点。

因此,从现代文明观念出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应当加上一个重要内容:自然资本状况,是良性循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还是相反?

三、不能正确评价环境资源

今天,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发生且日益尖锐,环境价值理论问题,如环境资源有没有价值,价值该如何确定等问题时时被提到人们面前。价值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性不亚于环境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性,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任何环境经济分析都无从建立,任何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都难以展开。不能合理确定环境资源的价值和价格,导致对环境资源的滥用,而不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又是环境问题的根源。

环境经济估价是国内外环境经济学界公认的一个难题,虽然有不少人曾从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力图使非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损失货币化,但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对环境资源价值的实质、它的特殊表现形式、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运动规律等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尚未搞清楚。环境资源的特殊性(不是商品,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决定了不能直接引入一般经济分析中的价值、价格原理,而需要创新和发展。

合理的资源价格是保障资源被合理利用的调节器。资源价格不仅应包括对资源的开采或开发价值,也应包括自然资源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价值,此外,还应考虑通过合理的资源价格来纠正对资源的过量开发和利用问题。

四、无视环境资源所有权的特殊性

环境资源一向被视为公共财产,可以自由取用甚至任意破坏而不付分文。一般说来,公共财产缺乏充分的保护,因为对其占有、使用、收益等具体权利不明确,如何有效配置之,也缺乏适当的准绳。环境财富基本属于这一类,尤其是空气、水等形体上不好分割的环境资源。按理说,一国的自然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属于全体人民所有,行使所有权的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享受好处的是全体人民。而事实上,环境资源所有权往往被虚化,所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三者集于一身以及由此产生的三种职权的混淆,使环境资源没有一个明确的所有者代表。环境资源所有权的虚化是导致资源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

环境作为经济关系的客体,有山、水、地、大气以及由此所产生和组成的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其中有的可以为具体的集团、个人或组织所有,如耕地、草原、矿山、森林、湖泊、野生动植物;而有些却不可以为集团、个人或组织所有,如大气、阳光,人们可以利用,但不能分割,人们可以改变其部分性质但不可以改变其有无。因此,从所有权关系出发,环境资源可以分为集体、个人所有和全社会共有两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所有权,使其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取得了某种特殊地位和利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对物的所有为前提。对物质财产的所有权关系,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而个人或某个组织、团体对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却不能象对一般物质财产的所有权那样,起绝对的支配作用。这是因为,环境资源的消长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当然人为的干预会起加速消长的作用),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具有衍续性。因此,无论是否已被私人占有,人们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中所发生的利害关系,都具有公共效应。例如,森林作为物质财富,从一般意义上的所有来说,所有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可以绝对控制和支配它,他可以对森林一次性使用,这在一般意义上是无可非议的,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他毁坏了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损害了他人利益、社会利益,这是违背生态经济规律的。

可见,从生态环境角度看,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占有是有其特殊性的,就是说,个人拥有财产的权利和运用财产的权利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矛盾。矛盾起因于人们对环境资源所有权的二重性:一方面,这种占有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所有人运用财产的权利受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双重制约。片面强调经济规律,会破坏生态环境;片面强调生态规律,则会影响人类正常的经济活动。

五、忽视环境资源再生产规律

经济学只研究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律及其平衡原则,根本没有涉及生态环境再生产规律及其平衡原则,这是导致持续经济增长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证产生经济福利的一般能力不断提高(至少不退化)。具体地说,就是要保证生产的各种要素,包括资本(含技术和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含知识、技能、健康)、资源(含作为生产要素的各种能源、矿物资源以及作为人类生产和生存条件的土地资源和其它环境资源等)能被永续利用。随着社会技术进步和人类教育健康水平的提高,前两种要素的供给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相对来说不大困难,问题在于第三种要素即环境资源怎样才能保证被永续利用。对此所以特别强调,是因为环境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环境资源不同于机器等其它人造财富,很难互相替代,许多种环境资源甚至根本不可能替代。例如,没人能找出办法替代臭氧层,海洋之调节气候、热带雨林之水土保持作用等也不是人为可以替代的。一旦这些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则很难逆转,直接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对环境资源的最优利用问题应该特别加以探讨。根据一般经济分析理论,资源全部被社会利用,没有闲置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把这个理论应用于环境,则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利用,这是和生态环境保护目的相违背的。产生这个矛盾的原因,是环境资源再生产过程的特殊性。环境资源的再生产主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它的再生产周期比其它经济资源的再生产周期要长得多,二者不同步,而且环境资源被破坏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从而使再生产过程有可能被人为打断。因此,环境资源的最优利用涉及长期动态均衡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般说来,环境资源分为可更新资源(植物、动物、微生物、水、大气等)和不可更新资源(石油、煤等矿物)。对于可更新资源,应考虑如何使其开采量和更新量相协调,使更新率大于或至少等于开采率。不可更新资源如何利用,是个复杂得多的问题,原则上,要想保障某种资源能被永续利用,对其开发利用应限制在其它可更新资源和人造资源能够替代的限度内。

环境净化废弃物的能力直接影响环境容量从而影响环境质量。生产、消费和可更新资源的再生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当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超出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所允许的范围时,就会导致环境污染,进而使生产过程、消费过程或资源再生产过程受到影响甚至被迫中止。因此,如何使人类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量限制在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应该作为再生产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进行专门研究。

六、对环境外部性认识不足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会产生环境外部性,特别是环境污染会造成外部不经济,这是整个经济学界公认的事实。一般理论经济学虽然承认外部性的存在,但却认为在经济系统中,外部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影响是次要的,因此在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分析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将环境外部性的作用抽象掉。实际上,环境外部性是经济系统运行中正常的、无处不在的和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对现代经济系统能否顺利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外部性的概念虽然早已有之,却是基本上局限于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内部或两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外部经济性或不经济性的考虑也多是从资金、劳动的角度出发。但是,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考虑,环境外部性就是人类总体经济活动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其作用范围要比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外部性广泛得多,普遍得多,作用时间也长远得多。这是因为:

首先,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性质,使人们对其使用具有无偿性。与私有财产不同,一旦提供了一种公有财产,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享用者不会主动付费,破坏者也不会主动赔偿。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生产者关心的是利润,消费者则只关心个人消费的效益,谁都不会主动关心个人行为对这种公共财产的影响。经济活动越深化、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越广泛深入,环境的外部损失就越严重。

其次,环境影响的时空差,使环境的损益与当事人往往不直接发生经济利益关系。由于污染物质具有迁移、累积、扩散以及长期性等特性,使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域污染、酸雨污染等)的肇事者与受害者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着差异。生态平衡的破坏也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说,点源污染和小范围的生态破坏,在空间上,可能会危及几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全球;在时间上,可能会影响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环境的治理亦有时空差,受益者不一定是直接投资者。例如三北防护林带的营造,开支在当代,受益在后代,且受益者不仅局限于造林地区。因此,人们不会自觉地去为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经常的选择是对环境的滥用,而把环境的损失和破坏作为一种外部成本,转嫁给他人和社会负担。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必需从经济运行机制入手。在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时,必需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分析环境资源对经济系统运行的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研究相应的经济对策,使环境的外部性内在化,减少或消除外部不经济,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七、传统的国民收入指标体系不能反映生态效益的变动

传统的国民收入指标体系以经济产出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根本没有反映环境损失对福利水平的影响,往往引导人们追求产值、数量、速度导向型。物质资源投入为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恶果。因此,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就象一个指挥棒,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向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

主要以一定时期内人均总产值的总量和增量来衡量,是速度型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以投入—产出比例的货币表现形式(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等)的变动来衡量,是效益型经济发展的特征。虽然效益型的经济发展优于速度型的经济发展,但二者都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能出现总量增长而经济效益下降的情形,也可能出现经济效益上升而生态效益下降的情形,还有可能出现总量增长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时下降这种更不理想的情形。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不同的。虽然二者都以投入—产出比例来衡量,但经济效益的产出主要以利润的总量和增量来表示,生态效益的产出则主要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动来表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投入为既定,那么生态环境质量越是朝好的方向变动,说明生态效益越好;反之,则相反。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动情况同利润的变动不一定呈现正相关,经济效益不等于生态效益,更不能替代生态效益。因此,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的变动,也应当重视生态效益的变动,以使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同时实现。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的指标体系应反映环境资源变化情况,并说明环境资源变化对经济变化的影响。“持续收入”指标、环境经济一体化卫星体系帐户(SEEA)以及建立环境资源物质指标帐户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都是修正传统指标体系的有益尝试。在微观管理层次上,如何对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相应的考核,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经济学的基本规范——经济人假定的局限性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必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达到代际之间的需求均衡?这实际上是环境资源配置的长期均衡问题,已超出了一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经济人假定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规范,按照这一假定,在经济活动中个人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效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在当代人之间,经济人假定确实有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人假定只考虑经济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不考虑社会利益,更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它不能作为研究代际问题的经济学的基本规范。

尽管现代经济学对经济人假定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在强调经济人利益的同时,试图兼顾个人与社会、微观和宏观的利益,但是,这里的兼顾仅局限于当代人,还是没有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例如,从经济人假定出发,环境经济学在计算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时,通常采用正值贴现率〔2〕, 以便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费用和效益换算成现值。在同一代人的范围内,采用正值贴现率是合理的。但是,只要采用正值贴现率,即使这一贴现率的值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费用和效益的现值也会变得越来越小,以至超过一定时期后的数额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当代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会主动考虑他们的经济行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较高的正值贴现率会刺激人们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从而造成加速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以及可更新资源退化的严重恶果,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正是因为在涉及代际问题的研究时,经济人假定本身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所以,不应该将这一假定作为环境经济学乃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规范。

九、帕累托最佳发展不等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有别于持续增长。前者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发展,是可行的目标;后者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在实践中并不总是可行的。从经济角度看,经济发展与一系列社会目标的成就相关。一般说来,经济发展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1 )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2)人们的教育、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般生活质量(包括技能、知识、能力和选择的增进)的改善;(3 )人们自我尊重意识的增强。持续增长则是个较狭义的概念,指的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随时间发展而增加。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显然的,而且很重要,这决定了我们为什么要把“持续”二字冠之于发展而不是增长。然而发展和增长又是相关联的,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保持或增加它的实际人均收入,则谈不上发展,而如果增长是以其它社会损失(如环境的退化)为代价的,则发展亦会遭到破坏。

持续发展与帕累托最佳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经济发展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状况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它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坏时,生活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它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佳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则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说明二者的区别,有必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生存线”,即社会最低福利水平,低于此线,社会便无法生存下去。帕累托最佳发展追求的是人类福利收益的现在最大值,着眼点是现在最佳而不是持续最佳,它恰恰没有考虑代际平等问题。照这样一个思路发展下去,会有两种与可持续发展截然不同的后果(见图1、图2)。

图1:发展路线是最佳的,但不是持续的, 甚至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图2:发展路线是最佳的,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但不是持续的。

图3:发展路线可能不是最佳的,但是持续发展的, 它必然是高于生存线的。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福利水平随时间发展而增长(至少不能降低),图3描述了这样一种发展路线。

可见,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发展的长期效应,持续最佳而不是眼前最佳。单纯追求眼前最佳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到持续发展,甚至走向倒退或毁灭。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原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加以修正或发展。

综上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经济学必须从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系统加以关注,只有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纳入自然环境因素,才能实现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注释:

〔1 〕环境资源是指直接进入物质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和作为生产条件及人类生存条件的自然环境状况(含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总称。

〔2〕正值贴现率:一定数额的资金, 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为了使不同时期的资金具有可比性,就要按照某一比率把它们折算到某一确定的时期。这个过程叫做贴现,所采用的折算比率,叫做贴现率。由于时间偏好率和资金机会成本率的作用,人们把资金的现值看得高于将来值,因此,将资金的将来值换算成现值时,一般采用正值贴现率。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环境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学研究误区--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