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王建新

关于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王建新

湖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 浙江湖州 313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河道堤防事故的频繁发生,对河道堤防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总结所开展的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基础上,从现状调查、现场检测、复核计算及安全评价等4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开展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方面内容为本人长期工作经验的累积。希望通过本文的实践与思考,能够对目前从事该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能够有所帮助,为河道堤防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河道堤防;现状调查;现场检测;复核计算;安全评价

0 总述

河道堤防是水系连接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做好河道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安全评价的工作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河道堤防安全鉴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需定期开展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 河道堤防安全评价一般分为为资料收集、评价单元确定、现场安全检查、典型断面选取、分项复核评价和安全类别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如何能够更好开展该方面的工作,需技术指导及现场丰富经验。本人结合已开展的工作,对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 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对评价段河道历史及现状资料的全面分析。资料收集是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基础工作,开展安全评价时应充分收集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维修加固和工程地质、流域(区域)防洪规划、洪水系列、现状堤防断面与堤顶高程及保护区社会经济等资料。堤顶高程、堤身工程质量、堤基工程地质条件等主要现状资料,应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收集,包括开展勘探、测量、检测、探测和试验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应做好资料整理、验证和分析工作。

笔者认为,现状调查重点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内容:(1)介绍检测工作的背景,以及选取该段防汛墙进行相关鉴定工作和检测范围的依据(如专用段、码头段或者表观存在破损情况等岸段);(2)应有岸段位置分布总图和设防标准总表,便于对照各检测岸段在黄浦江所处位置及对应的设防水位和设防高程;四总:总说明、总平面图、总说明表、总结论汇总表。(3)对于各岸段的描述应统一,描述内容建议包括检测岸段位置、范围、长度;岸线使用功能情况(除防汛以为是否还兼具其他功能,如码头、堆场、景观等);周边环境等情况;(4)对于周边复杂环境时,应详细说明周边环境与防汛墙的关系,包括墙前、后建筑物、码头、各类管线等,分析是否对防汛安全造成隐患。对于存在不符合防汛要求的违章建筑物,应给予指出。对于含有码头、废弃厂房、船舶停泊,墙后有厂房、堆载等情况时,应进一步收集资料,说明防汛墙作业工艺,船舶停靠吨位,墙后堆载荷载,墙前泥面线等基础资料,是否有码头资质和码头设计功能,梳理清楚,再进行复核。

2 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是河道堤防安全评价的的关键部分,现状如何可以通过现场检测直接反应出来,并为复核计算提供准确的参数。现场检测包含对堤基处理、堤身填筑、堤岸防护等现状质量进行评价。土堤工程质量评价的重点:基础处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堤防变形情况;防渗体和反滤排水体是否可靠;堤身填筑料的压实指标、渗透系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当堤防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降、裂缝、滑动、散浸或集中渗漏等现象时,应评价其对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笔者认为,在现场检测工作中还应着重检测如下几方面内容:(1)基桩检测中桩基的变形、结构的完整性及板桩缝的防渗效果(是否脱榫等)均应开展检测工作,必要时对承台底板也应进行相关检测;(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堤防工程质量评价的重点包括现状混凝土强度、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当结构发现有裂缝、剥蚀、漏水、露筋等问题时,应评价其对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3)对于防汛闸门,需明确闸门型式、工作方式等,同时应进行闸门运行的可靠性和止水密闭性进行检测;(4)对于有墙后排水沟/口的防汛墙,应对排水口进行检测与鉴定,明确是否存在防汛墙缺陷和隐患;(5)对于沉降量较大的防汛墙段,应进行高程纵剖面图,表明墙顶高程的分布情况。

3 复核计算

复核计算包括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渗流安全及交叉建筑物连接段安全评价等部分。防洪标准复核的目的是复核现状堤防的防洪能力是否满足原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结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在设计洪水位运行工况下现状堤防工程结构是否安全。结构安全评价内容包括堤身整体(局部)抗滑稳定、抗倾稳定及结构防冲分析。整体结构稳定为复核评价的重点;对堤防工程结构稳定已暴露出的问题或出现的异常情况也应作重点复核。渗流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堤防工程原设计施工的渗流控制设施和当前的实际渗流状态能否满足堤防安全运行要求。渗流安全评价方法采用经历高洪水水位的运行工况调查、现场渗流控制设施安全检查以及典型断面在设计工况下的渗流稳定计算。

堤防工程交叉建筑物主要指与河道堤防工程配套的水闸、旱闸、泵站、穿堤管线、码头、桥梁等。交叉建筑物连接段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对受交叉建筑物影响、与其连接部位的河道堤防工程安全进行评价。安全评价内容包括堤防与交叉建筑物连接段的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性及防洪影响,当交叉建筑物为堤防完工后建成或堤防连接段存在渗漏、裂缝问题时应重点评价。

4 安全评价

结合现状调查、现场检测及复核计算,按照安全评价单元,提出河道安全综合评价意见和工程安全类别。浙江省关于河道堤防安全评价的等级分类如下:

一类堤防:安全可靠,能按设计正常运行。工程质量、防洪能力、结构安全、渗流安全及交叉建筑物连接段安全性评价均为“A”级时,综合评价为一类堤防。

二类堤:基本安全,经局部加固后可按设计正常运行。工程质量、防洪能力、结构安全、渗流安全及交叉建筑物连接段安全性评价中有一项及以上为“B”级时,综合评价为二类堤防。

三类堤:不安全,属于病险堤防。工程质量、防洪能力、结构安全、渗流安全及交叉建筑物连接段安全性评价中有一项为“C”级时,综合评价为三类堤防。

在目前开展的工作中,尤其对于超过10公里河道或者堤防的安全评价时,即使划分在同一个单位,也会评价为不同类堤防。笔者认为,通过现场检测及复核计算,分单元评价更能够准确定位,在保证河道堤防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下,为后期的除险加固或者拆除重建工作节约大量成本。

5 总结

通过对河道堤防安全评价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是河道堤防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2)通过开展河道堤防现状调查、现场检测、复核计算及安全评价工作,能够给出目前堤防河道的安全等级,对管理单位的日常管理提供重要依据;(3)目前该方面工作正在稳步的推进,也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如何能够结合规范及现场实际情况,给出比较合理的评价结论是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2]浙江省河道堤防安全鉴定管理办法(试行).

[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

[5]《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

论文作者:王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关于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王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