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印象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当代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课题之一。近15—20年以来,从社会认知角度开展的刻板印象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与推进着对刻板印象的思考和探讨。而本文的目的即是考察刻板印象研究进程中认知理论的历史地位、讨论近年来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之进展以及对研究者思考与探究刻板印象之途径的影响等问题。

1 刻板印象理论与研究之历史回溯

1.1 概念的提出及衍化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由一位名叫W.Lippmann的新闻记者在其著作“公众舆论”(1992年)中提出的。他发现成见(preconception )——或者沿用他的鲜活的措辞、叫做“头脑中的图象”——对决定个体对于人与事的知觉的影响很大。而在群体知觉领域,这些“头脑中的图象”就是认为群体成员彼此相象、并且区别不太明显之成见。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观点,Lippmann借用印刷业的术语“铅版”(stereotype)来指代上述现象,并对此予以了引申。

自此以后,社会心理学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刻板印象理论走向—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走向、社会文化(sociocultural)走向和认知(cognitive)走向。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可以导致和保持刻板印象的动机驱力与心理利益的作用。社会文化学派探讨通过社会学习与社会强化如何获得并维护群体间观念和态度的各种途径。认知理论则将刻板印象看作是一种可以引导信息加工的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它所要检验的是这些认知结构如何发生、对信息加工的影响如何作用于知觉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等。

近来,认知理论在这个领域显得尤为活跃和卓有成效。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刻板印象是联结某个社会群体与一系列品质及行为特征的抽象的知识结构。因此,刻板印象具有作为指导整个群体乃至于群体成员的信息加工预期的功能。除了这些概括化的预期功能,人们对具体的群体成员(或样例)的知识也会影响对群体及其成员的判断。

1.2 刻板印象的传统研究及其缺陷

1.2.1 刻板印象的定义问题

早期研究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刻板印象及其主要特征的界定。在这一点上,研究者们往往很难达成共识。具体地,有两个困难阻挠着这类努力:第一,研究者们提供了无数的定义,它们反映着不同的观点。一些概念将刻板印象与神话、传说或掌故混为一谈,这是一种丰富、松散而复杂的概念趋向;而另一些则提供了比较狭义、更加集中的概念,诸如将刻板印象定义为与某个社会群体相连的品质形容词簇。后一种趋向力图促成刻板印象的操作与测量。第二,另一个难题则是如何确认刻板印象的具体特征或独特属性。一些理论认为由于刻板印象将所有的群体成员定性为相同的属性,因而必然源于“错误的推理”。因此,反映在刻板印象描述中的过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趋向实质上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机能;此外,刻板印象也可定性为认知的僵硬性(rigidity),这一点反映为它随时间的推移所表现出的持续性以及对变化的抵制性。

1.2.2 刻板印象研究的传统方法——Katz-Braly法

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可追溯到1933年。其间Katz和Braly 发表了现在引为经典之作的关于大学生之刻板印象的研究。其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第一,首先证实了种族与民族刻板印象这样的“无形之物”可以予以实证研究;第二,提供了一种可以测量刻板印象的便宜方法——给予被试描述品质的形容词词表后要求指出符合某一群体的内容,而那些以最高频率拣出的属性则是对群体刻板印象的定义集。这个程序是极易操作的,被试完成作业没有任何困难,并且由于所需时间甚少,个体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诸如实验时间或上课时间)评估几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因而使得该程序在以后逐渐成为刻板印象研究的标准方法。

Katz-Braly法虽然用途广泛,但是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却限制了它的进一步运用:第一,它只能用于对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第二,它使得刻板印象的内容仅仅局限于语言特征描述,即只能局限于研究者(通过词表清单)提供的特征术语;第三,它无法明确所拣出的清单中的特征之意义。第四,通过这个方法被试只能报告、不能辨别群体流行的刻板印象;第五,被试往往因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方式而扭曲自己的反应。

2 社会认知理论:新的方向

社会认知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框架来思考刻板印象,并且产生了新的问题研究集合。在这个框架中,刻板印象是可以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种认知结构。基于这个观点,社会认知理论关注刻板印象这种认知结构的本质以及该结构如何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信息加工方式的机制。

2.1 作为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

在利用Katz-Braly法的大量文献中,刻板印象涉及被认为是所探询的群体最具典型性的品质属性集合,但却很少将之作为一种心理表征来讨论其结构或组织。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近来的研究已开始拓展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并且出现一些与以往不同且更加复杂的关于这些结构之本质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代表性理论模型入手对这些变化予以简略阐述。

第一种理论主张刻板印象是一种等级分类系统中的原型(prototype)。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觉者不仅对大的社会种族群体(如黑人)产生心理表征而且在某个为明确的属性所定性的概括性分类当中还会产生子群体之心理表征,(如贫民区黑人、黑人运动员、黑人商人等)。刻板印象可以发生在等级结构的任一水平。因而,在遇到某一群体成员时,此个体的特征就会与原型或各种子类别的刻板印象特征相“匹配”。这些特征并不局限于品质属性,还可以包括物理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其它一系列性格特征等。个体则被归类为与其在类别特征集合上最匹配的群体成员。

样例(exemplar)理论则强调从记忆中所恢复的具体样例在决定知觉者对群体的评判时的重要性。该理论不主张抽象的、以推理为基础的表征之作用,而是认为在判断形成过程中知识直接以样例形式贮存、概括化判断仅仅基于所恢复的样例。很少出现如此极端的情况:刻板印象概念在涉及更多群体成员的事例性知识的同时必须包括抽象的、概括的典型属性类别,并且群体判断典型地反映着群体表征这两个方面的联合性影响。

现代的刻板印象概念已远远超越了品质簇定义群体刻板印象这一观点,并且引发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思考。比如,构成群体刻板印象“特征”的本质、记忆中群体表征的结构、贮存在记忆中与群体相关的信息及经验的组织形式、出于各种目的—如进行判断、获得决策及指导行为—而对群体的具体与概括知识的恢复与利用以及这种认知结构的性质是如何影响刻板印象变化的策略和发展前景的。

2.2 刻板印象与信息加工

目前,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趋向已不仅仅局限于认知结构自身的本质,而是更关注这种结构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知觉和行为。业已证明刻板印象以许多形式影响着信息加工:(1 )刻板印象影响信息的注意与编码。刻板印象的激活指导着注意,以致于知觉者趋向于加工和编码与刻板印象相符而非无关的信息。由于与刻板印象迥异的信息趋向于新异性,因而易于吸引知觉者的注意力。但是如果知觉者的加工能力有限的话,则似乎不太积极地介入对不一致信息的诠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觉者可能对两种信息的加工都会兼顾。(2 )刻板印象可以影响信息解析或理解的方式,特别是信息模棱两可时。此时,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引起群体成员如何典型地行动的一系列预期。(3 )通过影响信息加工过程,刻板印象也能影响人们与其它群体成员交往时的行为。当某人被归类为某一群体成员时,有关该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激活,然后刻板印象就会作为其行为趋向的预期基础以及人们与之交往的行为指南。

我们可以将上述这些变化总结为由内容向过程的研究转换,即刻板印象研究方面的变化在于由内容及其关联物到研究群体间知觉所潜伏的心理过程的转变。当然,社会认知理论发起的变化并不局限于研究问题与实验之本质的探讨。因为它们同时伴随着概念水平、包括我们如何思考刻板印象时的变化等根本性改变。

2.3 刻板印象形成假说

传统上,刻板印象源于已有的群际关系。大量证据表明国家刻板印象反映出国家间现行的政治及经济关系。比如,二战开始时,美国人对德国与日本的刻板印象变得更加消极,而二战结束后不久则很快发生了改善。稀有的经济与政治资源的群体间竞争也可导致许多消极的刻板印象。

有关的实验研究还表明群际竞争往往会激发消极的刻板印象。在由Sherif等人所作的经典田野研究中,12岁的少年分别被带到两个群体营地,每个群体起初都不知道另一个群体的存在。当他们被带到一起来参与一系列竞争活动时,则相互称为外群体(out-group )以及对之予以损毁的行为也紧跟着出现了。外群体消极的刻板印象之形成伴随着对内群体(in-group)共同一致的积极情感的增长,并且外群体消极的刻板印象证明很难改变。

由Taifel所发起的一系列实验表明外群体与内群体的分离主要基于强烈的群体间知觉效应。在其实验中,被试被分派为两个群体之一的成员。这两个群体之间不存在预先的接触、冲突或敌视的历史。结果发现外群体与内群体主要的分离物—在被试头脑中创立的社会类别—可以产生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评估差异和差别性行为,并且伴随在知觉、归因与记忆等方面的后继偏差。因而分类过程本身能够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区别。其它研究也表明,甚至在不存在群体差异时,基本的认知过程也包含着群体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

最后,注意奇特信息的天性导致群体知觉不会对所有可利用的信息都是公平的。错误的群体差异知觉特别在一个低频奇特群体成员作出低频行为时更容易出现。大批研究发现,低频事件的同时发生较之其它信息类型要加工更长的时间,并且在记忆中更可提取以及偏离群体评估。而这种同时出现的低频信息的额外加工可以导致在群体成员与行为必然性之间一致性的错觉。这类主要群体与少数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的差别性知觉可以提供后继发展的群体刻板印象之基础。

2.4 思维过程中的刻板印象效应

信息加工机制在刻板印象形成中的核心作用的认识导致当代研究者对刻板印象思考的另一个重大转变,这涉及到群体间知觉中刻板印象的利用的思维过程的本质。传统上,刻板印象被看作是为情感或动机因素所偏离或扭曲的思维过程。通常,刻板印象具有三个主要特征——过概括化、缺乏事实、内容相互倾轧。此外,刻板印象似乎无需意识性意向、思维或觉察。

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知觉的显著扭曲与似是而非的非理性判断并不必然反映出动机的影响。甚至这类判断可能来自存在于我们正常的信息加工机制之中的内在的一般性偏离。刻板印象可以偏离在社会情景下知觉者对元素的注意力,可以影响知觉者从那些信息中得到的推理、评估和归因,并且可以指导知觉者的社会交往场合下的自我行为。同时,这些过程趋向“强化”生发它们的刻板印象:我们趋向于可以满足我们的刻板印象之预期的特征与行为,并且以刻板印象为基础的解释、推理和评估当然与刻板印象相一致。

许多人认为刻板印象可以无意识或无察觉地影响我们的证据和判断之直觉似乎表明刻板印象形成中的某些无意识的动机性根源,但是却一直缺乏实证证据。而今,认知心理学发展出的概念与方法论为重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础。用社会认知术语来说,这就是自动化(automaticity)或内隐认知问题。一些研究测量了各种类别判断的速度。给被试呈现一批人物相片,然后要求辨认种族或性别。结果表明非正常类别指派成员的分类是自动化的。比方说,对黑人男性的种族判断很快,而其性别判断则很缓慢。一些证据表明样例在察觉之外激活时,所激活的刻板印象可以影响后继信息的加工。这些研究路线目前尚处于襁褓期,但是无论如何,它们恰恰能够证明刻板印象的“无意识”影响问题在认知结构框架中可以概念化和予以研究。

3 前瞻

总之,社会认知已经改变了我们思考刻板印象的方式,改变了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并已使得对刻板印象的研究成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主流。毋庸置疑,这一理论将会不断完善,并且不断开拓新兴的研究领域。同时,刻板印象研究将不会沿袭过去十几年来的单一的认知路线,新的问题已经出现,一些新方向已经发现,其它概念分析将会提出。社会认知理论的持续影响是它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加工身上。不管该领域未来沿循什么样的方向,有关信息如何加工及其潜在的机制是什么等问题仍将会是研究的核心。同时,未来研究还将会由于强调内隐或自动化的心理过程——这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而获益非浅。

标签:;  ;  ;  ;  ;  ;  

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