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商的培养论文_李洁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商的培养论文_李洁

李洁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前旧店中心小学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少不了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情商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不许重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正视情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情商,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如此,我们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商 培养兴趣

情商是一个人成长与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当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往往重视智力的投资和开发,却忽视了情商对孩子的影响。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这种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1、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2、从古至今中国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如果孩子们能了解这些数学文化,不但能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如向学生介绍源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经典数学理论,认识古代的著名数学家如祖冲之,近代的数学家如陈景润,聆听有关古、近、现代数学家的经典故事等。在这些灿烂的数学文化中让学生确实得到不同角度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3、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 增强兴趣,培养情商

我们知道,在心情愉快或心情压抑的不同情况下,学习质量完全不同,让孩子身心愉快地学习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寓教于学”,使学生逐渐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甜”,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钻研,并在钻研中锻炼自己的意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要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有趣,为此,要特别注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讲时抓得住人,如同磁力吸铁一般,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所学内容。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各种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设置各种趣味性的问题,适时插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之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成为学习抽象数学问题的润滑剂。如讲质数、合数时,我插入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及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讲无理数时,适时引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的故事;讲轨迹时,插入中国航天科技的故事。这些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还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端正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注重学法引导,培养学生好学数学的内在情商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1.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操作、实验活动,多种器官,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造成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心理发展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学法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他们克服认知障碍,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设置障碍要科学,所给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超出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基础,否则,学生会因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

2.创设多种师生、生生合作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做法,减轻学习压力。过去学校、家庭、社会都把成绩作为儿童好坏的评价标准,高分成了学生的奋斗目标。学生为应试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就造成厌学、怕学心理。儿童天性好动,教育者应结合现实生活,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地去实验操作探究,去调查访问、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去与人沟通与交流等,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与态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后进行的,那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或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让学生分组讨论,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轻松学习。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记忆得容易。

3.注重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教学还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感知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还要开展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学习数学的活动,从而渗透了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情商不容忽视。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少不了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情商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不许重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正视情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情商,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如此,我们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商的培养论文_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