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比较研究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不同的国度,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有着不同的关系,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其一,无通胀的经济停滞。这是不可接受的。同时,即使以经济停滞换来了无通胀,很可能也是短暂的。社会总需求总会有一个正常的增大(如人口增加、资源耗竭要求有新的资源开发,等等),要是经济增长慢于必要的社会总需求增大,迟早通胀要发生。其二,高通胀下不可能有持续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一旦严重,就有一个自积累机制(如通胀预期、成本推进等促成),它会趋于恶化。在通胀恶化中,价格信号极度紊乱,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人们的敬业精神受到严重挫伤,投资动力急剧低落。其三,低通胀下的高增长,这可称为:“经济奇迹”,是理想化的局面。在我国与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中,有过这种局面。但当前,各国政府把它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现实目标来考虑的已不多了。

各国政府的选择往往是:或者选择降低通胀率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或者选择经济增长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努力降低通胀率。这是因为,有的国家政府已经认识到,本国不具备低通胀下高增长的经济条件。有的国家政府在制订经济政策时,受着某一方面经济目标的压力,难以进行长期打算,创造条件来改进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关系。各国的经济条件和政府行为是不一样的。本文分别从以下四类情况来作个对比分析,以初步揭示不同经济条件下会产生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哪些关系。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

(一)社会经济条件:1.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其经济运行常态是需求不足,生产过剩,因此在社会经济中存在着较多的闲置资源。2.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资源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市场机制较完善,在短期内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能自动地调节着资源的跨部门流动。还可以促进不同资源之间的替代。生产部门的结构性障碍有,但不严重。3.社会经济中出现的供给不足问题,更多的是微观经济问题,是投资动力,技术创新的问题,不是发展问题。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个拉动社会总需求的强大力量。但这个拉动的社会需求并未能完全填补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不足,而是形成了以下双环关系。

于是过热的需求与过剩的生产能力并存的现象因此而产生。5.中央银行是私有制的金融体系长期发展的结果。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构成的金融体系没有义务为保证各个私有企业的生存而满足额外的资金要求。中央银行与政府保持着政策上的密切联系,但有自己的独立作用,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二)西方经济学有关通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是建立在上述背景的、以最早提出通胀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的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为例,他以“充分就业”为界线,在社会生产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利率的降低及信用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社会生产的实际扩张。新增加的货币数量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一方面使物价水平上升,出现“温和”的通胀,一方面使闲置资源得以利用,生产和就业有实际增长,这一扩张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充分就业为止。在充分就业水平达到后,货币数量的继续增加和社会总需求的继续扩张,不会再使社会生产有任何实际增长,只会导致物价水平高涨和经济失衡的累积过程。林达尔的这个观点已构成凯恩斯学派理论的一部分。

(三)实际上,林达尔观点中的充分就业界线已不复存在,他所描绘的那种自然过程式的机制,已不适应于当前的资本主义。关键问题不在哪个界线下来增加货币数量和扩张社会总需求,而在所扩张的社会总需求的内容是什么?是否确实能促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凯恩斯主义未揭示这一点,因此西方国家以增加社会总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调节措施经常是事与愿违的。请看以下关系表:

西方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外乎是上述各个环节中作出不同的选择。

(四)以下例子,可说明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受着上图所表明的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关系的约束。

1.美国从1979年到1986年,“里根经济学”按照供应学派的观点来对付当时的“停滞膨胀”。一是通过减税,放宽规章制度,从微观上刺激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力;二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切断财政赤字与扩张货币供给的联系。看起来,这样可以降低通胀率和提高增长率。但是,与增长无关的需求没有减少(里根减少了社会福利,但只是杯水车薪,庞大的军费未减少),高财政赤字仍存在。尽管实行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弥补了国内市场的资金短缺;实行高汇率导致了廉价的进口,增加了供给,但又造成了高外贸赤字。显然这决不是可以长期奏效的药方。

2.撒切尔夫人在治理长期困扰英国经济的“英国病”中,用减税等方法增加供给,又用减少对国营企业的财政补贴、减少社会福利来减少财政支出。在北海石油输出的支持下,提高汇价,压低进口货价格,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平抑通胀,这对英国经济出现转机是有效的。

3.法国在战后几十年里,形成了增大供给→增加税收→减少财政赤字的良性循环,未发生高通胀。80年代初社会党政府上台后,扩大公共开支,提高最低工资和社会福利,扩充企业投资,还想通过国有化运动增加就业机会。这样一来,增加了财政赤字,造成了通胀。直到政府改组,从强调反对失业为主转向反对通胀,从货币扩张转向紧缩,从强调刺激消费转向刺激生产投资,才控制了通胀。

4.经济增长中有无因成本变化而导致通胀?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成本推进的通胀理论”把工资推进、利润推进作为重要因素,这是不对的。因为工资或利润的提高仅造成价值的再分配,不能直接造成物价上涨。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的竞争力量决定的,已经产生的通胀才会在工资成本上加剧通涨的积累。成本推进是发生在土地和进口投入品这两个因素上。一般来说,在经济增长中,只要发生外延扩大再生产,就会有土地的成本推进。而在开放经济中,出口已成为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出口规模增大后,外汇资金增加,为支持出口增大的进口规模相应增大,就既有必要又有可能。而在进口当中,投入品的价格上涨,就成为成本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在70年代两次因石油危机造成的严重通胀,就是属于这种成本推进的“输入性通胀”。

可以预料,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下,如不断增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比重,不断运用替代材料,减少从国外特别是从涨价原材料中的进口,就可能逐步减少、消除由经济增长引发的成本推进的通胀。

二、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

(一)社会经济条件: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其特有的背景,与经济增长特别有关的是:1.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正处在发展中,肩负着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或不再扩大差距的沉重任务。要采取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客观上都需要追求较高的增长速度。2.对国际市场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收入不稳定,进行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品大多依赖进口。3.农业落后,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市场不统一。4.市场机制不完善,生产企业的供应缺乏弹性。5.居民的经济欲望随着经济增长而迅速增长,发达国家的高消费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造成消费编好的迅速变化。6.在追求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建设社会基础设施的任务很重。7.现代银行部门的发展先天不足。经济独立后,国家一般把大银行收归国有,变成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资金供给机构,金融体系一开始就必须服从和依附于政府部门。

(二)在上述背景下,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通胀有着比发达国家更密切的联系:

首先,许多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增长为优先,大量向其重点目标的产业部门提供廉价的资金。在顺利的情况下,通胀成了经济增长的伴生物。

其次,在增长中,未恶化的通胀客观上正好解决着这一矛盾:不发达市场经济中发展的障碍主要是生产结构性失衡引起的供给弹性不足,此外,由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需求结构不合理,是另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多数发展中国家供给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弱,经济经常处于失衡状态,因此,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投资不断增大和消费需求同供给弹性不足之间的失衡,只能通过国内价格上涨和增加进口来逐步消除。在国内价格上涨的条件下,对生产的刺激与对购买的抑制缓和了上述矛盾。

再次,经济增长很容易引起通胀,但并不必然引起通胀升级。很容易引起通胀主要是在以下环节:

1.在从初级产品出口到进口替代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增加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进口,由于外汇有限,消费品的进口能力下降,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引起非必需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而国内供给结构调整未完成,这时就会出现结构性物价上涨。

2.在农业部门过多地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供给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时就要出现食品价格与农产品原料价格的上涨。而价格上涨的部分往往落到流通环节那里,不能促进生产。

3.第三世界许多国家在经济增长中并未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反而拉大了贫富差距。部分富裕者的生活水平完全脱离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于是造成第三产业中消费性服务业的畸形发展。这类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增加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的技术水平,未起到多大的作用,反而由于它大量吸收社会商品、提高物价,对价格稳定形成巨大的冲击。

(三)综观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出:凡是在实行进口替代中,国内供求矛盾较恶化的,农业生产更加跟不上的,收入分配悬殊以及消费性服务业更畸形发展的,在经济增长中引起通胀升级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上述情况较好,通胀就比较容易控制,降低。

我们来看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马来西亚的经济是均衡发展的。在1971年到1986年的16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7%。而年均通胀率,1965~1980:4.9%,1980~1987:1.1%,最高时期也未超过10%。 马来西亚的主要条件和经验在于:1.经济发展比例均衡。1971~1986年,农业的年均增长率达4.4 %,制造业年均增长率接近10%。农业没有落后,而工业化又得以大力推进。2.已建有良好的公路、港口和仓库等,加上完备的通讯,金融等设施,不仅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还避免了因经济起飞时的基础设施巨额投资而导致的高通胀。3.国内有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向马来西亚有大量直接和间接投资。

拉西美洲是第三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较高,通胀也较高的例子。从50年代到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拉美主要国家已进入中等收水平的国家。但是80年代后日趋严重的通胀,终于极大地损害了拉美的经济增长。

在拉美的经济增长中,以下因素与通胀的趋势上升直接相关:

1.过快地城市化迫使各国不断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改善和发展城市的公用事业及其基础设施,增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过于集中的城市人口分布使城市发展难以带动乡村的发展,削弱了农村的产品对城市的供给,也削弱了城乡商品交流的畅通。

2.在经济增长中发生的需求结构变化,难以靠供求结构的变化来适应。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人们对食品需求的迅速增长。二是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进口构成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但这些国家的进口偏好未改变,往往是进口量一下降,就影响国内商品供应,推进了通胀,反映了国内经济结构的差异和供应弹性较低。三是发达国家的消费示范效应在拉美地区很严重,这会加剧国内供需间的矛盾。

3.拉美主要国家在急于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都借了大量外债,外债负担沉重。为了还债,他们经常不顾国内市场的需求而大量出口,造成国内相应商品的短缺。

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明了,在不发达市场经济中,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状况如何,改进情况如何,将关系到增长中是否容易通胀升级的重要因素。

(四)不发达市场经济在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高通胀,是造成通胀与停滞并存的潜在祸根。出现高通胀时不能简单地依靠紧缩货币,降低增长速度来进行治理。可以说,治理工程是复杂的。它要有双重目标,既需要一个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以达到改善原有的经济结构的目标,又需要适当的紧缩政策,以实现缓解通胀发展势头的目标。在政策操作上,既要分别有正确的短期与长期政策,又要有两者的有机结合。短期政策包括财政、货币、价格、工资、税收政策,通过对部门,行业、企业和不同社会集团的合理选择、分类实施、达到双重目标。长期政策则要从正确的发展战略出发、选择正确的工业化模式、外贸模式、收入分配和积累的方针,逐步消除造成通胀升级的社会经济结构条件和因素。

三、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

(一)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建立的都是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论述其社会经济条件必须注意两方面:1.与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同之处,是必须实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任务繁重,而国内经济结构又不完整。2.所不同的是,可以运用行政力量进行积累和资源配置。国家有可能通过财政方式、价格统制来集中资金,不必通过金融体系来扩张货币。实物分配几乎支配着社会经济运动,指令性计划规定了生产、流通、分配、外贸,货币供给在社会经济中并不占很重要的地位。

在这种条件下,就存在着不依靠通胀来取得增长的可能性。如果把增长中的通胀看作是政府为实现其目标,借助货币扩张来对市场现有资源配置格局进行再配置的话,那么,一个能够绕开市场、由政府直接安排资源配置的体系,就不用为实现政府目标来再配置了。只要采取高积累、低消费政策,就可以达到加快增长。

(二)但是,上述分析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因为在实际上,计划经济是无法管住自己的计划的。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尽管最大限度地把资源有计划地留给了增长,但实际工作中的投资行为,仍然会偏离计划目标,或者计划一开始就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胀至少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产生出来:1.一个脱离国力的资源分配计划,导致需求大于供给。2.实际经济工作中投资偏离计划,导致需求大于供给。3.政治冲击下经济受干扰导致计划预期的供给不能接量实现。上述三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出现通胀缺口,但不一定会向公开性通胀转变,隐蔽性、抑制性通胀是大量发生的。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急于求成的增长所造成的通胀缺口,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公开性通胀呢?1.通胀缺口在消费品市场上过大之后,居民持币待购日趋严重,社会结余购买力增长过大,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过大,已经影响了资金回笼和工商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这就有必要通过提高价格,加大资金回笼。2.即使货币起的作用有限,但在计划失控,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和信贷失衡之后,也必须增发货币,才能维持社会正常的经济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的高通胀,会损害经济增长是不言而喻的了。因为在它背后是严重的比例失调。

四、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情况

(一)社会经济条件:1.正处在力争“翻两番”的时期。争取高速经济增长,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现代化,工农协调发展等繁重的建设任务,不仅不比以前有所减少,反而由于更深刻地认识到它们的必要性、迫切性而更加重了。2.经过十多年放权让利的改革,企业获得了相当自主权,地方与国家越来越成为两个经济主体,行政性分权在这方面得到强化。消费基金难以控制,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形成。3.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一方面突出发挥作用,而市场机制又并不完善。对外开放带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和消费示范效应,消费结构迅速变化,拉动着加工业发展,并出现与基础产业的严重失衡。农业也存在着商品生产与基础条件的严重失衡。4.银行取代财政在社会资金循环中的主导地位,资金分配方式从无偿的财政拨款为主转为有偿的银行贷款为主。但是,整个金融体制还未完成向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资金供给制实际上还是存在,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是扭曲的。

(二)根据上述条件,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很难避开投资与消费“双膨胀”。这种双膨胀造成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大于社会总供给(不排斥在结构中的某一部分供大于求)。

消费基金膨胀是由收入失控引起的。转型时期,对个人收入分配的攀比,使生产成果循着体制上的种种裂口、缝隙四面八方地流向个人手中。有的造成了新的平均主义和供给制,有的不合理地使一部分人暴富。这些个人收入如果没有恰当的途径,如股票、债券、储蓄来转化为投资基金,它们就是一个膨胀的消费基金,可以直接拉动物价水平上涨。至于企事业和政府机构的社会集团消费膨胀,连收入失控都绕开了。

投资基金膨胀与国家担负着繁重的投资任务、地方投资膨胀两方面情况相联系。地方投资膨胀与国家的投资形成了争夺资源,最后迫使国家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维持自己既定的投资规模。此外,当国家投资逐渐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失衡状态得到改善时,地方投资却常常使这种失衡加剧,特别是在加工业与基础产业上。这就迫使国家投资又进一步提高规模。

(三)我国的经济增长必然包含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或农村转移出来的内容。农田基本建设和公共工程是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的。但是,政府、集体和农户没有哪一级投资主体对此进行大量投资,调动劳动力从事这项产业完全缺乏动力,主要转移渠道是进入乡镇企业。在农村资金积累能力差的情况下,需要国家用贷款来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此,银行增加货币供应是不可避免的。直到乡镇企业的自有资金、自筹资金达到一个可观水平之前(例如60%,而现在乡镇企业的经营资金只有不足30%的自有资金,还不一定确实)。通胀与这部分经济增长或多或少是正相关的。至于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如果录用为临时工,在当前我国的体制之下,只能加剧城市职工的“在职失业”,增大企事业单位的冗员,直接提高工资总量,国家便要为此多增发货币。

(四)我国经济在走向开放中,出口的增长构成促进增长的重要部分。出口势头过猛,容易使本来就处于短缺状态的国内总供给更加短缺。我国目前出口商品中,约有30%左右属于基础产业产品或与初级产品联系较密切的加工业品,这些产品对国内总供求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我国现已放弃单一的进口替代战略,相应地采取了把原来高估的人民币汇价降下来的政策,出口商品搞汇成本降低,进口成本却升高,这对国内货币供给扩张起到推进作用。

(五)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上各种经济资源,通过新的途径、新的方式被开发、利用、调动起来。这是改革开放,“放开搞活”带来的积极成效。但其中的消极面不容忽视。最主要的不正常现象是“全民经商”,即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甚至政府机构都参与本职工作之外的盈利性经营活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贸易营销、餐旅服务、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房地产开发等,其中虽然对增加经济活力、便利生产生活,拓宽市场,以及更充分利用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起到促进作用,但对非盈利性的各项事业本职工作都有损害。由于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制度不规范、规则不健全,经济秩序时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如前年下半年到去年上半年,就有银行大量非法拆借资金,政策性用途的贷款被挪用于股票、债券、外汇、房地产的交易与投资,一些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地开办各种公司,利用职权筹资、调动资金、资源。这些无序的经济活动导致我国初建的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资金市场、服务市场上都出现了“泡沫经济”现象,各种交易对象的价格飞涨,除了急剧地产生不合理的社会财产再分配之外,也通过多方面的成本增大,推动着通胀水平的上升。

总而言之,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实际上存在着增长与通胀并存的局面。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行为一直摇摆于两端之间:当通胀缓和时,经济政策和行为都倾斜于提高增长速度,未注意防止通胀发生。当通胀率过高时,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又倾斜于压抑通胀。那么压抑通胀如何进行呢?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的操作从紧缩投资计划遂步转向采取紧缩货币政策,1993年七月份以前的办法主要是扎紧信贷口子,用“一刀切”的办法限制信贷额度。这是对通胀上升的趋势采取“刹车”。由于增长中的通胀问题并非单纯由货币扩张引起,因此紧缩政策造成的资金紧缺肯定会危及到社会正常的生产、交换、分配活动。危及到一定程度,就又放松银根、通胀重新发生。多年来,我们的增长常常在这种松松紧紧、一胀一缩的颤动中进行。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经济结构与体制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增长中的通胀问题,难以单靠货币紧缩政策来对付。我们需要实施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做法。在短期上,除紧缩的货币政策适度用于“刹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整顿金融秩序,从短期上来抑制银行把资金用于投机性的盈利活动,造成正常的开支项目无法供给资金。在长期上,如同不发达市场经济要根治通胀得有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一样,我国则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改革推进。从改革中把产生于体制上的通胀诱因消除掉。如,通过改革国家行政分权体制和财政体制,建立地方有约束力的投资机制。通过建立有硬预算约束的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消除消费基金膨胀的机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使中央银行与财政之间、专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建立起一套严格有效的制衡机制。专业银行除部分政策性银行之外,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坚持资产负债管理的商业银行,与企业形成真正的信用关系。这样,各种诱发通胀的因素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经济增长就会摆脱被迫不断对通胀“刹车”,更稳步地前进。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比较研究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