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

□ 冼慧(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应兼顾知识和技能;教授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健身气功,有攻防技击的对练套路及实战性强的擒拿格斗术等。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武术选项课 教学内容

1、前言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毫无新意,对学生选择武术选项课进行学习和锻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导致武术课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实现,严重阻碍了武术教学的改革进程,因此,必须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

如今各普通高校纷纷开设武术课,在顺应国家教育部号召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但其教学内容的滞后,造成了学生虽喜爱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窘相,因此,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通过对云南18所及省外5所普通高校共40名一线武术教师关于武术教学内容的问卷调查,获取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40位武术教师中从事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满20年的7人,15-20年的9人,10-15年的13人,5-10年的8人,5年以下的3人。

表1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重要性一览表

由上表可看出,40位武术教师和专家中82.5%的人认为教学内容“重要”。然而,通过调查却发现,上述23所普通高校的武术选项课仍在使用很早以前的教材和内容,缺乏新意。因怕出现伤害事故,散打、格斗、对练等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几乎未开展,除了教授一些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外,均选择教授青年拳、少年初级拳、24式太极拳、初级剑等初级套路,而个别学校甚至从未开设武术选项课。这就造成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乏味、无趣。高校体育课课时少、武术套路运动复杂难记,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忙于教授武术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忽略了武术的道德教化功能,也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和参与性差,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内容,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这23所普通高校中18所没有较好的武术学习、训练的环境,课外无教师指导,也无任何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多数都只是在课上进行练习,导致教师授课难度加大。30位武术教师太注重套路的学习,忽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而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

4) 当政策模糊性高、冲突程度也高的情况下,选用象征性实行。 顾名思义,指的是政策实行“标记”过程,如再次申述政策的重要性。 它的支配要素是“参与者定约的稳定性”,越稳定,影响力优势越大,政策实行效果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像抓节能减排那样抓好节水。河北省在黑龙港流域等严重缺水地区先行先试,加大生态文明考核指标权重,在水利改革发展考核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基础上,把节水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省考核办对接,制定水位、水量双控的压采效果监测评估办法和考核奖惩办法,细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内容,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达到考建结合、以考促建的目的。

套路的选取根据各班的学习情况及学生意愿而定,武术选项课(3)里擒拿格斗术的教学请每个小组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备课,上课时教授给其他同学。让学生在武术教学中养成自学、自练、自教的良好习惯。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社会和生活经验不足,思想也不够成熟和稳定,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2.1、基本技术、技能,传统文化知识

身体素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经过武术选项课的学习、训练,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柔韧、协调、耐力、力量、灵敏等方面的身体素质。

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主导能力测度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边伟军,密淑泉,罗公利,王玉英(1,24)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多发于老年阶段群体。患者临床上均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作主要表现,且发病机制复杂,包括日常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都是致使其病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 。若不能及时予以患者有效措施来控制其高血压问题,会导致患者并发其他代谢性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其身心健康均会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症状并不显著,不仅间接性增加患者病症诊断难度,也会影响其治疗流程的有序展开。为此,本次研究现将于本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出64例行临床分析,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然而,在对40位武术教师、专家调查时,40人中25人认为武德“很重要”、15人认为“重要”,却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将武德列入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中。

云南大学武术选项课的基本技术教学内容为:武术选项课(一)——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正拍脚、弹腿,五种步型;武术选项课(二)——侧踢腿、蹬腿,翻腰,扣腿平衡;武术选项课(三)——侧踹腿,后扫腿,乌龙盘打,擒拿格斗术。技能教学内容为:武术选项课(一)——自编养生功一、自编长拳两人对练一或二;武术选项课(二)——自编养生功二、自编功夫扇对练或自编对刺剑或自编孔雀拳两人对练;武术选项课(三)——自编养生功二、自编功夫扇对练或自编对刺剑或自编棍术或自编枪术。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品德好、懂礼节的人用武术防身、健体、积德、行善,品德不好的人则用它为害社会和他人。因此,武德是中国武术精神的重要组成之一。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当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我们要把这种优良传统世代传承下去。

表2 云南大学武术选项课实验组与对照组套路掌握情况对比一览表

基于模糊控制的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周 攀,侯 帅,曾致豪,王凯丽,周 静,付 耀,宋 超6(84)

从实验可看出,按照新的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组套路的掌握效果比对照组有较为显著的提高,128人中90分以上者实验组比对照组多6人;80-89分者,实验组比对照组多12人;而60分以下者,实验组为0,对照组有5人。

2.2、身体素质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上教授学生一些武术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使学生能主动并科学地进行武术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武术运动能力。

云南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新身体素质教学内容:(1)专项身体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武术选项课 (一)主要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武术选项课(二)主要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武术选项课(三)主要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协调素质;(2)一般身体素质——云南大学所有大一、大二学生需运用运动世界校园APP在每学期内男生完成90公里跑,女生完成70公里跑,每天完成1公里以上3公里以内,配速是每公里3-9分钟,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3、武德

除此之外,对于进行相关技术操作的专业人员而言,是严禁在未进行相关培训的情况下进行一体机操作的。专业人员在进行操作和使用之前,必须要对一体机进行完善的预设,并且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和监控体制,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对一体机的稳定运行作出保障。另外,在进行一体机的使用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规划和资源调配,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对一体机的资源进行较为针对性的资源配比,这样可以充分的使一体机的运行环境良好且稳定,除了能保证一体机不会损坏之外,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其工作效率,尽可能的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

在教授自编养生功时,讲解相应的一些穴位知识及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人体的一些重要穴位有所了解和运用。在教授对练套路时,讲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学练中学会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练套路学完后将两人动作连起来即成为单练套路,而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单练或是对练。

当今和谐社会,传统武德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等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武德观。云南大学的武术选项课将武德定为尊师重道、团结互助、意志坚强、勤学苦练、诚实守信等五方面。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并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应重视武德,并将武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武术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学会遇到困难和失败要坚强不放弃、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沟通交流,这是任何其它体育项目都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价值。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情感上的障碍越小,学习效果就越好。也就是俗话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了一些武术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云南大学武术选项课上选择教授一些能够修身养性、强筋健骨的健身气功,拳、器械的自编两人对练、擒拿格斗术等,任学生选配优美的音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武术学习、训练,不断增强体质。

云南大学武术选项课实验组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每学期各班进行8-12人为一组的自由分组,学习自编对练套路;将武德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逐渐养成相互尊重、团结互助、沟通交流、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学生来自全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他们在武术选项课上较短时间内形成良好关系,学练时,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组长定期组织课后练习或自愿参加武术俱乐部练习,互相督促,共同选取、裁剪出优美的音乐,共同创编比赛套路或表演节目。他们在武术的学习交流中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了友谊。

云南大学武术选项课对照组中,大部分还是以教授传统教学内容为主,以个人套路学习、训练为主,导致大部分学生自己默默学习和训练,很少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更有甚者,一学期结束,班上同学还互相不认识,更别提沟通、交流和互相帮助了。

2.4、第二课堂活动(到梦空间)

云南大学要求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60积分(6学分)方可毕业。

喜爱武术的同学不仅可以选修武术选项课,还可以自愿加入校武术俱乐部,学习武术选项课上未安排的内容,参与每年的大型校级武术活动,成绩突出的可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武术比赛。云南大学武术教研室与武术俱乐部于每年6月中旬和12月初,组织 “云南大学武术文化展演活动”和 “云南大学武术邀请赛”,学生可自愿参加,参加项目为集体展演和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的比赛项目,学生可根据课上或俱乐部所学内容进行编排或选择合适剧情进行编排,教师进行指导,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在此期间,邀请省内一些武术专家举办适合学生的武术讲座,让学生在学习武术技术技能的同时提高武术素养。邀请云南省在昆高校的武术爱好者参加,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云南大学学生与外校学生各方面的沟通、交流,锻炼身体的同时广交朋友。

在举办活动时,均申请第二课堂(到梦空间)积分,让大家在学习武术的同时既能获得体育课学分,又能获取二课堂积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

3、结论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应在重视教授学生武术基本技术、技能的同时,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武术课堂的始终,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并加入擒拿格斗、对练等实用武术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勤学苦练、意志坚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的健康人格;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郎勇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2]门惠丰.武德修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3]杨建营,邱丕相.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反思[J].体育学刊,2015,9.

[4]耿锦瑞.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2012,4.

[5]杜寿高,李佳静,庄亚军.武术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探析[J].化工高等教育,2002,(4).

[6]连蕊.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2011,6(5).

[7]俞冠先.高校武术教学创新发展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8.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6-169-2-LXY

标签:;  ;  ;  ;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