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旗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1100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由环境污染产生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建筑工作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努力朝着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建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为我们带来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不能忽视在建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进行施工。要重视建筑工程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效,找准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问题存在的根源,采取多种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1.1噪声污染
噪音污染是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问题。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启动大型发动机器,随之产生巨大的噪音污染,对于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干扰。有些建筑工地开工不分白天夜晚,连续不断的噪音,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因此,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要注意减轻建筑噪音,如尽可能地避免产生人为制造的噪音,要求工人在施工现场时不能大声喧哗;为某些噪音比较大的机器设备搭建封闭的棚子,通过棚内作业,减少噪音的声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现场安装消音设备。对于处于人口分布较密集的施工场地,应实行分时段施工,在22:00~06:00 时间段禁止开展施工作用,在实施24h施工的工程时,应采取科学的降噪处理。施工车辆在夜间行驶时,不能有鸣笛按喇叭等较大声响,秉承轻拿轻放的原则装卸物料。
1.2 大气污染
建筑施工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钻孔、土方挖掘、土方回填及弃土的堆放、运输产生的粉尘;(2)水泥、石灰、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及堆砌所产生的扬尘;(3)施工器械和运输车辆造成的地面扬尘以及排放的废气。
1.3 土壤污染
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包括废弃的余泥、渣土、金属、生活垃圾和一些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涂料、油漆等,这些建筑垃圾通常难以降解,若是不能及时妥善处理,长期堆放就会降低土壤质量。同时,施工的土地平整、土方挖掘和回填过程均会造成地表破坏,从而施工场地的土壤被雨水侵蚀,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
1.4 水体污染
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桩基施工和钻孔灌注桩泥浆;由降雨冲刷产生的携带大量泥沙、水泥和油类的废水;还有工地生活废水和少量建筑物混凝土养护废水等。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出会污染水源,同时,废水中含有大量不可溶的原浆,沉淀后导致管道堵塞,从而导致生活废水无法排除,散发恶臭,环境恶劣。
1.5 光污染
建筑施工的光污染主要来自于焊接和夜间施工使用的大功率照明灯。长时间的光照会使人们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生物钟,会导致由于睡眠质量低下引起生理节律的紊乱,使人心情烦躁,身体出现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在施工前,工地的四周必须砌筑至少3米高的防护围墙;(2)对易产生噪声的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等采用封闭的原则控制噪声扩散;(3)昼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70dB(A),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要在夜间施工的,需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在获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及时向周围居民发放通报,以获得周围居民谅解。
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尽量避免大风天气运输土石及建筑材料。要严格控制装土高度,表面适量洒水,对运输车辆采取遮盖等措施;(2)土方回填时尽可能利用开挖的土方回填,从而减少土方的来回运输的次数;(3)对场地的建筑材料采取覆盖保护措施,避免由于大风所引起的扬尘。
2.3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为降低建筑施工对土地带来的损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防范:(1)在对土地进行平整、土方挖掘和回填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弃土点的位置,砌筑挡土墙,另外要开挖沟渠,减少水对场地的冲刷,从而最大可能避免土体水土流失;(2)必须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生活区的沉淀池、下水道和化粪池里的沉淀物。对场地的垃圾需进行严格分类,其中一些金属、废木料可以回收利用,对有毒、有害的建筑废弃料需交于专业部门处理。
2.4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废水排放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施工场地设计沉淀池,泥浆废液必须先通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可对应的设置隔油池和化粪池,经过除油、沉淀等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禁止将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
2.5光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光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为以下几点:(1)在进行电焊作业尤其是高处电焊作业时,应当采取遮蔽措施,防治电弧光的外泄;(2)夜间施工时,应当提前设计现场照明分布,照明灯的高度不得超过围墙,光源不能向围墙外照射,在保证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强光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6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建筑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进行洒水清扫工作,让施工现场的粉尘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楼层中的垃圾在清理时,先要洒水再进行清扫,最后把垃圾集中放置在垃圾袋中再送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站,严禁从高处扔垃圾,一旦被管理人员发现就要做出相应的处罚;工地现场所用燃料应按规定使用清洁燃料,燃煤设备必须有消烟装置并符合排放标准;水泥、白灰等易扬尘材料必须密闭存放;禁止在工地现场焚烧废弃材料;运输易扬、洒落的建筑材料和垃圾时车辆应加盖篷布,对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洒落的建筑材料和垃圾应及时清扫;对建设过程中的土壤裸露处应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临时性占地面积,缩短用地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并做好植树种草绿化美化工作。
2.7固体垃圾处理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垃圾处理要及时有效无污染。很多固体垃圾的长时间堆放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者滋生有害物质,遇到大风天气还会加深大气污染,所以施工过程中的固态垃圾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及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做好废物再利用的同时也要科学有效的降低固态垃圾的污染程度。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污染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在保证工程工期的同时,合理科学的进行环保防护,加大环保法律意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婕,金丽焱,祁皎,汪翔,周越. 建筑施工阶段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差异性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20)
[2] 曹艳会. 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 黑龙江科学. 2014(03)
[3] 钱晓波,裴普军. 建筑施工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山西建筑. 2014(26) )
论文作者:颜桂新,姜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建筑论文; 垃圾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土方论文; 废水论文; 防治措施论文; 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