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导论文_何世凤,周蓉,林拥军

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导论文_何世凤,周蓉,林拥军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导。方法 255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35例)。4周后两组复查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食物中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外周血RBC、Hb、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外周血RBC、Hb、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Objective to explore dietary nutrition guidance for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 255 pregnant women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2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35 cases). Four weeks later, RBC, Hb and HCT were examin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take of quality 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BC, Hb and HCT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RBC, Hb and HCT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 < 0.05). Conclusion Reasonable dietary nutri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the basis of normal fet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during pregnancy.【关键词】膳食营养;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干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我国孕晚期妇女约有60%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另外有巨幼细胞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贫血孕妇抵抗力降低,对分娩、手术和麻醉耐受力差,重度贫血会增加妊娠期贫血性心脏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对胎儿会造成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本研究对膳食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中心产前门诊检查出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255例,纳入标准:妊娠期贫血标准,妊娠期妇女外周血Hb<110g/L,RBC<3.5×1012/L,或HCT<0.35。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3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平均年龄(28.14±2.79)岁;平均孕周(20.45±3.04)周;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8例,高中27例,大专30例,本科及以上4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95±2.91)岁;平均孕周(21.03±3.13)周;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0例,高中31例,大专35例,本科及以上49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建立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每日进食食物的种类、数量、三大营养素比例等,并进行第一次膳食营养调查,膳食营养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1.2.2 干预方法 观察组给予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及补充铁剂治疗,包括:①健康教育: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及贫血的治疗方法。②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孕中末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奶类及奶制品250~500g;大豆类及坚果60g;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00~250g,其中鱼类、禽类、蛋类各50g;谷类、薯类及杂豆350~450g(杂粮≥1/5);蔬菜类300~500g(绿叶蔬菜占2/3);水果类200~400g;充分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4周为1个疗程。4周后回本中心复查外周血RBC、Hb、HCT等各项指标,并进行第2次膳食营养调查。对照组给予上述铁剂治疗,饮食上不接受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饮食仍以低蛋白素食为主,4周后回本中心复查外周血RBC、Hb、HCT等各项指标,并进行第2次膳食营养调查。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各营养素所占比例对比 观察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1.67%、20.00%、68.33%,干预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20.00%、23.33%、56.67%。干预后,观察组蛋白质摄入比例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0.83%、20.00%、69.17%,干预后对照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2.50%、23.33%、64.17%,对照组干预前后蛋白质摄入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食物中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2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外周血RBC、Hb、HCT变化对比干预前两组外周血RBC、Hb、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外周血RBC、Hb、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近80%孕妇铁和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通过一定的饮食指导可增加铁的摄入和吸收。含铁的食物来源及影响因素:食物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存在,血红素铁的吸收率远高于非血红素铁,且吸收过程不受膳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瘦肉类、肝脏、动物血中,吸收率高,肉类不仅提供优质蛋白,以合成Hb,肉类还存在“肉类因子”能促进铁的吸收。本研究表明,给观察组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和足量铁剂治疗,孕妇外周血RBC、Hb、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加上补充足量的铁剂,比单纯补充铁剂、低蛋白饮食在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有着明显的效果。综上所述,妊娠期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同时也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杨跃冬. 饮食干预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3):198-199.[2]于秀珍, 董芳芳, 樊倩. 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3):2904-2906.

论文作者:何世凤,周蓉,林拥军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导论文_何世凤,周蓉,林拥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