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研究论文_周宇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研究论文_周宇

浙江中富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与资金使用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各建筑单位施工管理中关注的重点。施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对每项成本进行专门的规划管理,可以产生不小的经济利益,从而使项目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本文笔者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问题

成本控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工程项目如期竣工,保证建筑质量、施工安全目标下,将资金利用效率提高,控制成本,提高赢利水平,或降低亏损程度。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仍有部分停留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中,缺乏针对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建筑工程管理应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做到信息的获取及时准确,成本计划科学透明,保证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履约。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实际费用严格控制在施工成本计划预算内,对不得不超出的部分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判别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奖惩激励机制,最终保证施工成本控制在计划允许范围内,实现建筑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互利双赢。

一、影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价格;施工方案;工程质量。下面分别进行分析。(1)工程价格。工程规模、投资大小对成本控制有着巨大影响,不同的工程投资,其利润和税率均不相同。工程投资构成的主要因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中,其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工程规模越大,其控制的弹性也越大。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作业,承包商的劳动生产效率高低和分配制度对劳务费用也有着决定性影响。(2)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利于材料的合理使用、工效的提高、机械的高效作业等,都对施工成本产生影响。对于同一建筑物,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成本费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一方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比如依据工程特点、现场环境等,合理安排混凝土搅拌站、加工厂、仓库等临时设施的平面布署,合理组织施工顺序,紧凑安排机械作业内容等,在施工中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材料的二次转运(或缩短运距),做到均衡性、连续性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等,都可以节约施工成本。(3)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不合格会给企业带来声誉失损,履约成本加大,市场开发受阻等一系列负作用。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和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在优秀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指挥调配下可以确保工程的高质量,企业不能因过度节约成本而忽视工程质量。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意识薄弱

施工成本管理一直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弱项。长期以来,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够,在施工阶段材料浪费、设备闲置现象屡见不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本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全局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但是目前成本管理工作还只停留在管理层,普通职工和技术人员对成本管理的基本认识比较缺乏,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这些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没有得到落实,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也无章可循。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往往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有的技术人员提出的施工方案虽然可行但不经济,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却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施工项目的利润受到严重影响。

2.权责不明确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但在以往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的权责不够清晰,企业的管理层往往把成本管理的责任归咎于项目经理,而其它相关部门则置身之外,缺乏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也只是成本核算,对工程项目成本超标的原因不做分析和研究,无法给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成本控制是个系统化的过程,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将成本的控制简单化,过多的以经验数据和现成资料作为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的根据,注重事后成本控制而忽视事前事中的成本控制,对项目本身的市场环境、施工条件、具体要求没有深入地调查研究,因而给项目的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及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措施带来极大的影响。

4.没有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工程质量要求越高,施工成本也就越高,工期越紧,施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必然要综合考虑工期、质量与成本的相互关系。如果为了赶工期盲目地增加资源投入,不但会增加建筑成本,同时也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返工成本的增加也造成了工程利润的流失。而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不计成本的变更施工方法、增添施工材料也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三、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科学的成本管理

一个项目从投标,到中标后的施工直至竣工验收,几乎任何一个流程都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因此,从项目完成的整体过程考虑,成本低管理应分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3.1机制的建立。首先是建立系统的成本分析机制。由项目核算人员依据本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按最初制定的周期核算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将信息及时反应到各个责任部门,召开会议,分析原因,讨论解决方案,及时积极有效地采取下一步的防范措施。其次是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将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划分明确,逐级分解下达任务,在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的同时,本着合理的原则制定配套的考核制度。

3.2阶段性成本管理。

第一,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成本测算是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的开端,其根本是确定投标报价。根据施工现场勘测,结合市场发展和工程本身的特点,确定施工技术措施、工艺流程、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案、配置施工器械、工种结构的选择和人员的派送等问题。最后,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税金、计算投标费用等。综合测算工程的直接支出,也就是投标的最低底价。

第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这个阶段对成本管理方面应该做的主要内容是:组织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详细测算,将其结果作为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参考依据。测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每道单元消耗的时间、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以及需要投入的资金等生产要素。

第三,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施工过程是成本管理阶段最长也是最复杂的阶段。主要包括:①人工费的控制。②材料费的控制。

第四,施工机械费用的控制。任何一个大的工程都必须考虑约占施工总成本20%左右的施工机械费用的问题。施工机械的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建筑施工企业个人的问题,涉及到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机械的型号和品牌不同,其价格也不同。选择时,计算人员要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的大小计算出最佳的施工机械的型号和数量。

第五,非生产性行政费用控制。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工资。所以,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方面考虑,要精简管理机构,压缩非生产性人员的数量。根据工程的大小,规划最合理的管理制度,配备管理人员,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节约成本,它涉及建筑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单位应树立成本控制精细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优化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翟廷振.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2):9-10.

[2]陈雄.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施工成本[J].江西建材,2015(22):239.

[3]翟廷振.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2):9-10.

论文作者:周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研究论文_周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