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_李琨

长沙市中心医院分院中西医结合科 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分析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7月-2018年5月间纳入治疗的82例D-IBS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1例。A组给予调肝运脾方治疗,B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B组为80.49%,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A组治疗后的血清5-HT(5-羟色胺)和血清NPY(血清神经肽)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D-IBS患者行调肝运脾方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肠功能,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调肝运脾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积分;治疗效果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即长时间腹部不适或腹痛,且排便习惯异常或大便性状改变的肠道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性[1]。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胃肠动力失常或炎症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西药治疗是其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手段,但患者病情容易复发,总体疗效不够理想。本次研究中特选取82例D-IBS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并通过调肝运脾方对纳入研究组的患者加以治疗,以评估其治疗功效,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选自2016年7月-2018年5月间入院的82例D-IBS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病例同为41例。A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范围是21-57岁,平均(39.71±0.42)岁;病程范围是3-12个月,平均(5.12±2.31)个月。B组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范围是19-61岁,平均(41.82±0.39)岁;病程范围是2-15个月,平均(6.31±2.17)个月。以上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匹维溴铵片(法国 Abbott Products SAS生产,注册证号:H20120127,2012-03-21),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治疗3周。

A组基于B组,加用调肝运脾方治疗:取6g炮姜、10g防风、12g陈皮、10g党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5g白芍。将以上药材用水煎煮,取200ml药汁,每日1剂,于早晚分次服用,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包括腹痛、大便次数、肠鸣、大便性状与排便不畅等方面,共21分,分数与症状严重度呈正比;记录患者的血清5-HT和血清NPY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彻底消失,肠道功能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有效:症状有所好转,肠道功能有改善;无效:症状与肠道功能未变化或加重[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症状积分和血清5-HT等指标用(x±s)表示,行t检验,治疗效果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治疗效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B组(80.49%),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效果[n(%)]

3讨论

D-IBS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症状较复杂,主要致病因素为环境改变、遗传、肥大细胞、肠道菌群和分泌细胞等。其在中医学中属于“腹痛”与“郁证”范畴,会累及肾脏、肝脏与脾脏,病机为肝郁脾虚,治疗原则为疏肝健脾[3]。调肝运脾方中,炒白术、党参、茯苓和炮姜具有温中止泻和健脾燥湿等功效;陈皮和防风具有调理气机、补益肝脾等功效;白芍具有柔肝止痛和养血敛阴等功效。诸药合用可发挥调理气机与疏肝健脾等治疗作用。结果为: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B组(80.49%)(P<0.05);症状积分低于B组(P<0.05);血清5-HT和血清NPY均低于B组(P<0.05)。可见,该方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可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胃动力,具体原因为:血清5-HT是自体活性物质,属于神经递质,其分布在下丘脑与松果体内部,可调节胃肠道的分泌与感知功能[4]。而血清NPY是活性多肽,对平滑肌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可影响胃肠道的吸收与分泌功能。该方可降低血清5-HT与NPY水平,则会减少胃肠道异常反应,改善病情。结果与李珊[5]等研究数据基本一致。可见,调肝运脾方可改善D-IB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清学指标,可作为该病的常见疗法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姚鹏,蔡宝琪.调肝运脾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145-147.

[2]黄生.调肝运脾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光明中医,2017(9):1273-1274.

[3]郎俊.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6):895-897.

[4]苏迎侠.调肝运脾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2):55-57.

[5]李珊,钦丹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证辨治[J].中医杂志,2016(9):789-791,803.

论文作者:李琨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_李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