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张敏, 杨林

青州市中医院 山东青州市262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97例,给予患者CTA和冠脉造影诊断,记录和分析冠脉斑块和狭窄情况。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均存在斑块、狭窄、钙化以及心肌桥等情况,冠脉造影检查78.35%患者为冠心病,21.65%患者为非冠心病。冠脉CTA检查结果为97.94%患者为冠心病,2.06%患者为非冠心病,冠脉CTA检出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检查,P<0.05;冠心病组患者多为软斑块、重度狭窄和中度狭窄;非冠心病组患者多为硬斑块、轻度狭窄和正常,两组患者在冠脉斑块与狭窄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患者时,采用冠脉CTA具有较高的诊断确诊率,此种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因此可以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诊断检查中。

关键词:冠脉CTA;冠心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冠心病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的心脏病,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比较高。冠心病患者冠脉从稳定期间到易损期会牵扯到免疫系统、凝血系统和代谢系统,且发展时间比较长,因此尽早诊断干预对患者疾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1]。当前,临床上在诊断冠心病患者时主要应用冠脉造影技术,然而此种诊断技术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冠脉CT血管技术开始应用到冠心病患者诊断中,该项检查技术的原理在于注射对比剂,使剂量在机体内达到高峰期,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采集数据,建立图像,以此诊断心血管疾病患者。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97例,本组患者均存在胸闷和胸痛等临床症状。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6例,最小年龄为47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61.7±3.4)岁。

1.2方法

分别给予本组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和冠脉CTA检查,具体措施如下:实施冠脉CTA序列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管电压、380mA管电流,层距设置为0.6mm,FOV为20cm[2]。选择80ml碘海醇(350mg/ml)作为造影剂,注射速率为5ml/s。在扫描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建立静脉通道并建立心电电极和高压注射器,对注射器通畅效果进行测试。根据规定位置进行定位,选取患者信息实施扫描,获取胸部屏气定位像和平扫影像图。通过平扫图像图选取监测层,将主动脉平肺动脉分叉水平面作为感兴趣区。对扫描范围进行调整:从气管隆突下10mm至心脏膈肌面15mm,使用冠脉CTA扫描序列和高压注射器,当感兴趣区CT值为100HU时,触发图像采集扫描,以此获取冠脉CTA图像,并且将该图像传输到血管造影后工作站进行处理[3]。冠脉造影检查:本组患者在接受冠脉CTA检查之后实施冠脉造影检查,并将冠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

1.3指标观察

观察和记录本组患者冠脉斑块、狭窄情况。 硬斑块标准:CT值大于120HU;混合型斑块标准:CT值位于50-119HU;软斑块标准:CT值小于50HU。冠脉狭窄程度:重度狭窄:狭窄面积达到(70-100)%;中度狭窄:狭窄面积达到(50-69)%;轻度狭窄:狭窄面积小于4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和分析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且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且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冠脉CTA检查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如下:78.35%(76/97)患者为冠心病,21.65%(21/97)患者为非冠心病。冠脉CTA检查结果如下:97.94%(95/97)患者为冠心病,2.06%(2/97)患者为非冠心病。从上述结果能够看出,冠脉CTA检出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脉斑块与狭窄情况

在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与狭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多为软斑块,非冠心病组患者多为硬斑块;冠心病组患者多为重度狭窄和中度狭窄,非冠心病组患者多为轻度狭窄和正常,两组患者在冠脉斑块与狭窄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按照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冠脉粥样硬化会导致管腔狭窄,减少机体内血流,从而导致远端动脉闭塞。由于心肌缺血症状严重,极易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减退,致使患者出现冠心病症状。

冠脉造影是除了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以外最常应用的诊断方法,然而由于此种检查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影响,因此无法推广到常规检查项目中。冠脉CTA检查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且检查时间比较短,能够更快地获取血管结构信息。通过CTA检查方式可以直接观察到冠脉管壁斑块和狭窄情况,因此多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检查中[4]。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扩大扫描范围,且具备较高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出心内外解剖结构,提供多方位容积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冠心病患者形成斑块极易增加心血管危险性,易损斑块会引发脑部损害问题。其属于纤维组织增生与钙盐沉积表现,血小板粘附于斑块上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按照相关研究报道也能够看出,易损斑块会激活血小板,由此形成动脉栓子,所以在发现易损斑块之后,必须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5]。按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多为软斑块,非冠心病组患者多为硬斑块;冠心病组患者多为重度狭窄和中度狭窄,非冠心病组患者多为轻度狭窄和正常,两组患者在冠脉斑块、狭窄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CTA检查能够显示出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清晰观察大到血管壁组织结构特点,有效评价患者斑块和狭窄情况。

综上所述,在诊断冠心病患者时,采用冠脉CTA具有较高的诊断确诊率,此种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因此可以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诊断检查中。

参考文献

[1]欧阳中敏,朱光斌,刘志强,等.GE 660CT在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3):2755-2757.

[2]周星,黄刚,张常青,张文文,王平.双源CT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模式在冠脉CTA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1):1980-1986.

[3]罗春材,黄自立,杜其聪,等.屏气后心率变化及达平稳心率时间对冠脉CTA质量的影响[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12):77-79.

[4]杨文兵,查云飞,阳朝晖,等.冠脉CTA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其与炎症分子、MMPs/TIMPs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1):2929-2932+2936.

[5]张春燕,陈孝柏,温廷国,等.冠状动脉CTA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中诊断价值的回顾性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7,26(04):519-524.

论文作者:张敏, 杨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张敏, 杨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