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策略论文_严烈霞

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策略论文_严烈霞

严烈霞(广西岑溪市大隆镇湴河小学 广西 梧州 543200)

摘要:表演性朗读涉及表演中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艺术化的表达和运用,与常态的课文朗读有所不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性朗读时需要合理选材精心组织,以满足表演的需求。表演性朗读是一种将自己的面部表情、动作和语音语调来配合有声语言,采用类似于戏剧中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活动的新形式。这种全身心的主动参与情景再现、角色移情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体验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内涵有更深刻的把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表演性朗读;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1-0214-01

引言:现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教学现象,教师“请学生们开始带着XX的感情朗读这一部分”,诸如此类隔靴搔痒式的引导,不仅替代了学生基于主动理解和感悟上的阅读实践,还容易使他们把朗读视为是一项语文课堂上被教师驱赴着去完成的发音任务。而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上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表演性朗读则有助于弥补上述缺陷,并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材料的选择

1.1片表演性朗读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内收录了很多的耐人寻味的文章,这些文章内涵丰富,意味深远,但是这些文章并不可以全部拿来进行表演性的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其实际的教学时间存在一定的约束性,老师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文章片段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展示自我,学生们也可以更好的领悟到表演性朗读的艺术魅力,激发出学生们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热情。老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表演性朗读活动时,需要有意识的让学生们去做一些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动作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出学生们的想象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其知识内容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便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其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在表演中学习,强化学生们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们对陌生词汇的学习能力。

1.2全文表演性朗读

全文表演性朗读能有效的将文章事故情节展现出来,学生们可以在朗读时进行表演,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其课文的内容,掌握好各类知识。无论是直接性的全文使用还是创造性的情节模拟,都可以当做全文表演性朗读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方式。学生们需要利用好表演性朗读的绝佳资源,寓言、童话故事都是较好的全文表演性朗读素材,这类素材所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十分的饱满,其所展现出的思想内涵也比较丰富,学生们对其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需要进行表演性的朗读,这样可以更好的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美以及形象美,提升其对于学生们教育以及各类启发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对一些故事性情节不太显著的文章进行表演性朗读时,那么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创设其场景,对其任务进行改编,激发出学生们的想象意识,提升其创作力,让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安排课堂表演性的朗读者

2.1单人表演性朗读

单人表演性朗读主要被应用在一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课文中,文章中的人物角色比较少,可以由单人独立完成,不需要其它学生们的配合以及帮助,这种单人表演性朗读形式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以及连贯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们独立思想的意识以及能力,在进行单人表演性朗读指导时,老师们需要依据各类不同的动作词语进行表演性的发挥以及创作,让学生们可以在自主创作时,正确的区分出各类不同动作词汇的含义,提升其对各类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速度,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以及创作的激情。

2.2多人表演性朗读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极具趣味性,其教材中故事的人物形象也比较鲜明,其刻画出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些课文进行多人表演性朗读活动,将学生们带入到其文章的情境之中,从根源上激发出学生们参与朗读活动的兴趣以及热情。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们会使用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去朗读文章,对此,老师们需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依据学生们自身的发展特性,合理的分配给其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进行角色的扮演,采用绘声绘色的形式进行表演性的朗读。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任务形象以学生自身的表演力以及创造力展现出来,在让他们沉浸在课文之中的同时,丰富学生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进而促使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师在进行多人表演性朗读的任务分配时,可以邀请四位学生分别作“小兔”“小鸭”“小鹿”以及旁白。为增加演性朗读的真实性以及趣味性,教师可以针对“小兔”“小鸭”和“小鹿”的角色,进行道具的设计,增加表演性朗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竞争欲,从而提高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表现效果以及影响力。

结语:

表演性朗读是一种很好的朗读形式,但如果在其运用的过程中没有了内涵,迷失了目标,缺少了要求,那也只是一种花哨的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认真钻研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表演性朗读的运用进行精心的设计、组织和引导。唯有如此,才能使表演性朗读的教学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分析[J].康建筠.现代交际.2017(19)

[2]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王金龙.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理答策略探究[J].刘嘉榕.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4]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现状及建议[J].徐艳.中国高新区.2018(02)

论文作者:严烈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策略论文_严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