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投融资现存问题及完善途径论文_郑森

我国水利投融资现存问题及完善途径论文_郑森

青岛水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青岛崂山 266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也随之发展,但是这都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根据目前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看来,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资金问题。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水利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水利建设;投融资;现存问题;完善路径

水利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是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本文从介绍水利建设融资状况入手,分析水利建设融资难的经济学原因,提出逐步使经营性水利产品的经营主体与公共水利产品的经营主体有效分离,是各种融资渠道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的观点。

1、水利工程的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被用于控制、治理、调配和开发利用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包括水库工程、排水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防洪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同区域各项水利工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并且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水利工程在建设中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工期较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另外,水利工程建设对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并且水利工程的建成还会创造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各区域分布差距较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提高民生福社的需要,加快水资源调配工作大力开展水利建设也就变得更为迫切,并对目前我国经济稳增长目标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发建设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也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人。另外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防洪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及民众用水安全。同时水电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水电既满足能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也能调整能源及经济结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2、我国当下水利投融资难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水利投融资基本上都是依靠政府的财政作为资金支撑,银行业提供的贷款只是占了政府极少的一部分,而且民营资本或者是外资资本更是微乎其微。

2.1水利公司投融资难

水利工程建设更多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发电、围垦、水土保持以及水资源保护等,其中涵盖了新建、扩建、改建、维护等及其配套与附属工程的总称。但是企业多数都是以利润为首要目标,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或是商品。从两种企业的性质可以明确的看出,水利企业获得投融资难的根结所在。

2.2对综合水利工程建设缺少科学的投融资定位

政府在对水利产业的相关政策中,严格规定了甲、乙两类项目,也就是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通常是国家财政部门进行负担,而经营性资产则是企业自我筹集以及自负盈亏。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综合水利建设工程是同时具备经营与非经营两种特质的,其既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针对此类项目,相关水利政策针对此类项目较为模糊没有太明确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其标准衡量的难度。这就需要国家振幅考虑针对此类项目进行多数拨款建设、拨款多少次建设款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的维护费用由国家承担还是企业负责,承担的相应的比例都是需要进行国家政府与企业进行商讨。

2.3管理机制的割裂制衡了水利投融资

当下我国水利资源管理机制是极为割裂的,极其缺乏系统性的机制。水利资源的项目的审批通常是由国家各级发改委进行管理,水利资源的开发则是由水利部门负责监控以及管理,而水利设施则又是根据其各职能的不同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等,正是由于这种割裂的管理机制使得水利投融资的周期大大加长,极大的扩大了风险,无法吸引到足够的投融资资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其对水利工程规划的完整也是极为不利的,资金预算上无法做到十分精准的测算,无形中又带来资金风险,上述因素都加大了投融资者的恐惧心理,致使水利工程建设投融资障碍加大。

2.4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筹资措施不健全

当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其筹资措施就是从各项政府性基金里进行一定比例的提取,然后再向当地水利工程建设收益的企业进行投融资争取,最后就是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民众进行筹集。尽管看起来其筹资措施较为有系统性,但是其并不是从综合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其筹资措施也并不是从终端使用者、用途以及影响力等多方面综合筹措。从具体的落实情况来看,上述的方式只会极大的加剧政府资金的压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筹集到需要的资金。

3、水利投融资改革的思路及途径

3.1制定完善的金融市场投融资政策

现阶段我国水利项目以及水利企业的投融资还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较少。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解决水利企业投融资难的问题,应适当降低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水利投融资中所占的比例,有效利用金融市场筹措资金。例如政府可以将部分拨款改为优惠贷款;出台金融激励政策,鼓励银行或者金融结构向水利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适度放开水利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建立政府基金避免其他行业的财政资金闲置或过度使用;同时也可向受益区征税,让受益区的企业或群众参与到水利投融资建设中;亦应大力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赠等。

3.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制度保障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改善水利投资的决心,但改善现状,不能只限于财政资金层面,因为资金的投入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要彻底改变现状,首先应从法律政策上着手。①立法保障水利建设。由国家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避免违规项目和交叉性建设,节省水利投资资金。②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水利投资。水利投融资资金应有财政部门与水利部门统筹综合利用,做到专款专用、合理调度。③用法律政策手段保证资金投入。国家应立法保证水利建设的资金按时按项投入,避免由资金搁置导致的建设成本增加。④立法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和规模。水利投融资是举国大事,不应由中央一力承担,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应按职责范围分摊水利投融资。只有制定好完整严谨的法律法规政策,才是解决水利投融资现状的根本途径和先决条件。

3.3使用融资租赁、高新技术等其他辅助手段

为缓解水利企业投融资的现状还可以在工程建设中使用融资租赁、采用高新技术等辅助手段。水利建设中多要用到大型机械设备,这方面的资金压力相对也增加了建设成本。采用融资租赁,可以将这方面成本分摊到机械制造行业,从而减轻水利企业投融资压力。另外,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水利项目的质量、缩短了建设周期,而且还减少了因工程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由此,相对减少了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了收益回报率。

3.4完善水利补偿政策

国家应尽量完善水利补偿政策从而吸引民营资本。例如,对于供水工程,根据地区、水质、用水用途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并做好水价监督工作,确实保证供水企业在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收益及投资者的回报率,适当情况下应给与一定价格补偿;再如适当提高水力发电的上网电价,提高水电企业的收益,吸引社会资本的融入。合理完善的水利补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水利投融资困境。

4、结束语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水利工程作为基础建设必定会扩大规模,更加需要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投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解决水利项目投融资问题不是简单的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就能够解决的,要通过其他各种渠道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项目投融资渠道才能够发挥出群众的力量解决这种基层问题。希望本文的拙见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辰硕.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分析[J].水利经济,2017,32(01):54-56+75-76.

[2]田家乐.新疆非政府性投资水利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郑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我国水利投融资现存问题及完善途径论文_郑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