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张耿洲

广东东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在区域环境系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以限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为基础,定量分析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或对其进行定性,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区域环境的方式。笔者叙述了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如何对环境承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估算,随后引用实例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区域环境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估

引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对市政规划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主要指的是在各级市政府进行相应的规划后,分析规划内的区域环境承载力,对整个规划开展之后会对区域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予以预测和分析,同时综合考虑对规划开展后可能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带来的影响,对规划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为相关决策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 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是指在特定状态下,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以及特定的区域内,环境可承受人类进行日常活动的阈值。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运动状态,结构组成都会对区域内环境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分析环境承载力时的自变量至少有三个,分别为人类生活经济活动规模及方向(B)以及时间(T),空间(S)。因当前阶段并没有直接对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的函数公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常会构建指标体系分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

2 估算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

2.1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相对剩余率

(1)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相对剩余率:在特定的区域和时间范围之内,环境承载力在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保持在一定状态下的阈值或其之间的比值和差值。

(2)区域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的相对剩余率:以(1)中的剩余率比值和差值为基础,通过其计量模型可对去取环境中各项指标的相对剩余率进行计算。

(3)综合环境承载力剩余率:以(2)中的计算结果为基础,采取区域综合环境承载力计算方式计算出其综合剩余率。

2.2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权重值

进行权重值的确定可运用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两种方式。具体指的是运用层次分析法两两对比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并构建矩阵,最后计算比较矩阵中差异级别指标的具体权重值。

3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3.1 某市对于新区规划的基本情况

某市的新区规划位置处于城市开发去和老城区的中间地带,总规划面积为32.50km2,预计整个工程的总周期在2016~2026年10年之间。某市政府计划将想inquiry建设成为一个商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区,并在其中加入生态园林的构建,目的是将某市打造成一个一流的生态新区。对老城区的居住压力予以缓解,同时促进某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对某市新区环境承载力分析

3.2.1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在构建某市新区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以市政府对新区的具体规划要求为基础,结合新区的生态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规划区域内对环境承载力予以定量分析的因子要选择区域内周边环境的表征指标和土地指标,人口指标以及区域内的污染检测数值等。具体指得是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噪声和固体废物等五大类内12个项目指标进行整理和汇总,构建新区的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详情如图1所示。

图1 新区规划区域内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3.2.2 对某市规划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1)确定权重值

如图1可见某市规划新区内的不同评价因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不同评价因子要合理的进行权重值的确定。这时,我们由上述提过的分层分析法将各个评价因子两两比较。按照对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构建一个由m(m=12)个评价因子构成的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的特诊进行特征向量的计算。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就是特征向量的计算结果。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承载力评价因子权重值

(2)单项评价指标的环境承载力计算

此次计算新区单项评价指标的环境承载力计算运用了相对剩余容量法。其中单项指标的计算分别分为正向和反向指标的剩余环境容量。其一,正向指标的计算结果和区域内实际环境情况成正比。计算正向指标的公式为Ei(正向指标剩余环境容量)=Ci(实际测量值)/Ci0(标准参考值)-1。其二,反向指标的计算结果和区域内实际环境情况成反比。其计算公式为Ei=1-Ci /Ci0(其中Ei,Ci,Ci0代表值同上)。在进行正反向指标剩余环境容量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是,大气污染物SO2和NO2浓度值要选择当日浓度测量结果的平均数值。以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作为环境标准参考值;而土地资源中的四项指标因子实际值要采取实际调研结果中的数据值。单项评价指标的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单项评价指标的环境承载力

(3)综合环境承载力计算

根据上述结果,可计算某市新区区域内的综合环境承载力,其计算公式为

该公式中各项指标分别代表了综合环境承载力(Ek);区域内第i环境因子权重值和环境承载力分别为(Wij;Eij)。

3.3某市新区区域内的环境承载力情况

通过上述对某市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知,新区区域内的各项环境评价因子的环境承载力在标准的范围之内,但是水环境中BOD和氨氮的承载力,土地资源中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口增长率的承载力相对较弱。因此,新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可对环境承载力较弱的方面进行重点的管理,在保证新区顺利建设的同时实现区域环境和经济的双赢局面。

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可以切实的反应新区区域内的实际环境情况,为新区建设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判断依据。环境承载力指标的高低和区域内周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成正比,指标越低代表协调程度越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为了进一步研究区域环境承载力在评价环境影响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某市规划新区的环境承载力指标进行计算,研究了分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得出了在规划中对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相关政府可根据分析结果对整个规划予以适当的调整,促进整个规划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郑雯,詹存卫,林齐.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问题与对策[J].环境影响评价,2015(05):1~4.

[2]梁国通,李存弟.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5):104~105.

[3]李道进.大气环境规划中环境承载力的应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6):125.

[4]李翔,许兆义,孟伟.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J].中国安全科学,2015,15(2):25-27.

论文作者:张耿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张耿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