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初探论文_张霞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初探论文_张霞

张霞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 047100

摘要:我们党在纪检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求实创新,完善了纪检监督中的体制改革问题。在提出的纪检监督中的体制中多方创新,在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保证了企业有序、平稳、健康发展。检监察部门和纪检监察工作机制结合了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不断的调整和更新,完善了纪检工作,为我们国家的纪检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关键词:纪检工作;监督格局;探析

纵观我国的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旧方式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进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但是现今纪检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1]。在改善现今管理方式和企业运营秩序使仍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因为这是企业有效发展的必要途径。所以从我国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形式下,分析我国监督格局的基本特点和遵循的原则,根据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特点和内涵不断的调整和更新,完善纪检工作[2]。完善“大监督”格局,是大势所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反腐败工作的核心;完善“大监督”格局与教育、经济、政治都有必然的联系。

一、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基本内涵

监督是现代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没有监督就谈不上现代管理与科学管理。

整合各方面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专业监督与综合监督、群众监督与组织监督,使监督工作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的模式构成了大监督体系[3]。此体系具有科学、全面、明确、全方位的特点。大监督体系还具有新的监督理念,新型的纪检监察队伍,保证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实施。

二、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特点和原则

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特点就是将多个部门和多方力量集中。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特点。

1. “大监督”格局的全方位监督:纪检监察策略应该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全方位监督网络,形成各方面监督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监督延伸到干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多部门、多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格局[4]。

2. “大监督”格局的多层次监督:企业党内人员的监督,党外人士的积极参与,加强群众监督,通过民主意监督纪检部门内部工作,利用企业文化活动和民主政治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宣传企业纪检监察的必要性。形成党委对下属统一领导,党的监督和政务共同管理,相关纪委组织对多方进行协调,下属部分积极密切配合各方的工作。人民群众通过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形成党组织-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互相监督的密切作用模式。

3. “大监督”格局的全过程监督:无论在企业党内人员的监督过程中,还是群众监督的过程中,都应做到全过程监督,确保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整个过程都有相应的监督方式进行全程的监督,形成事前监督把关,事中监控运行,事后监督评议的机制,做到全程每个人都接受监督,每件事都受到监督,真正的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

三、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原则:在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主要遵循预防原则和系统原则。治理腐败的重要方式就是从源头上打击。我国现在出台的很多相关政策法规都是针对具体事件应急而生的,预防性的措施很少,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所以要把小事和预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及时从源头上进行教育,改革,落实具体预防措施;在预防的同时也要注重系统的原则,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组织协调的职能,在整合和优化监督时,善于统筹兼顾,不断提高监督整体效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内容

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好纪检监督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工作[5]。所以要构建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整合监督的资源信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培养强化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完整的检测实施制度,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质就是对权力的制约,为促使纪检工作顺利进行,需要积极完善现阶段相关法制政策。制定符合自身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的基础,参考国家统一的纪检政策反贪腐处理办法,定的法制政策应注重其长远性、配套性和前瞻性,在能够应对突发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持续协助纪检工作的实施。

2.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建立匿名监督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有两种:内部监察机制和外部监察机制。内部监察一般是指企业党内人员的监督,但是因为监督的力度不强,所应该号召党外人士的积极参与,加强群众监督,通过民主意监督纪检部门内部工作,利用企业文化活动和民主政治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宣传企业纪检监察的必要性[6]。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全面监督党风廉政建设、中层干部履职、业务管理工作。

3.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严把履职节点。对各级能的干部进行试用期考核和考试公示制度。定期的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课程,增强管理观念。坚持从科级干部新提入职开始,逐级集中强化党风廉政教育。

4.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严把干部作风问题。建立八小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科级干部主动配合学院纪委的监督检查,争取在八小时之外也能遵循“八小时以内”的监督制度。

五、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要拓宽监督领域,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

1.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充分发挥纪委管理监督作用:在加强监督,创新问题通报时,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监督理念,对重点的问题进行专题回访。对监督不彻底,不透明的问题进行现场的整改。

2.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时拓展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在监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中心大额度资金支出,真正做到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到实施现场考察表决。

六、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总结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好纪检监督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工作[7]。在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的探索和实践时,纪检监察部门在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时,建立完善的纪检监察制度,大胆创新,积极参与,不断地丰富拓宽纪检过程中的经验,抓住重点,实事求是,提高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不断的调整和更新,完善纪检工作。使国家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得到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纪声. 严格执纪问责 全面从严治党——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J]. 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12):4-9.

[2] 何艳. 纪检机关如何防止“灯下黑”? 以“眼里揉不得沙子” 的劲头强化身监督[J].中国纪检监察. 2016(22):31-32.

[3] 邝健斌. 打造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助力构建企业大监督格局.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6):19.

[4] 肖长江. 对纪检监察部门在 “大监督” 格局中创新监督协调机制的探讨.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2.10,004

[5] 王启阳,黄昆江等. 新编纪检监察工作实用小百科[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6.

[6] 李中煜,李洪欣等.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现状与防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9.

[7] 张培华.关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前进,2010(7):2.

论文作者:张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构建纪检工作大监督格局初探论文_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