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浅析论文_张震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浅析论文_张震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汉川市供电公司 湖北汉川 431600

摘要:随着国家供电系统深化改革,建设“全能型”供电所符合国家电网发展新形势。本文针对供电所存在的管理现状问题,并结合“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基本工作任务,为供电所制定全能型发展管理策略,促进“全能型”供电所的优质转型。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浅析

引言

我国工业发展表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在供电所的规模和数量增长的同时,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也需要得到提升,以应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因此,国家对基层供电所提出了“全能型”建设要求,不仅要促进基层供电所的企业发展,还要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在新时期下,供电所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对供电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进行优化配置,而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正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建设全能型供电所能够更好地满足基层住户各类需求,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1 “全能型”供电所概述

我国的电网企业在国家制定的电网要求下需要从企业的内部规划、电力设备、基层住户需求等各方面出发,从供电所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基层地区发展需求出发,对供电的配置和布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积极改善供电所内部的管理机制,推动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在进行内部管理时,讲究差异化,对企业的电力生产设备和环境进行完善,企业的业务运行应走向一体化。采取的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基层供电所的全能型建设,更加符合基层住户的用电需求,向基层住户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服务体系。

2 供电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业务水平专而不全

当前,基层供电所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阻碍基层供电所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很多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专业素质水平不过高,受传统的供电所管理模式的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电力新知识。特别是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基层供电所人员的服务质量都要得到一定的提高,不仅借助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适当的培训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供电所建设水平。

2.2 营配业务需深度配合

由于基层供电所领域的特殊性,基层供电所企业不能有专注于自身职能机构的领导而忽略了信息互通的情况,如果供电所长期处于信息孤立的状态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信息传递效果和传递成本,对供电所内部的管理协调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供电所的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业务制度。

2.3 服务理念函待改进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市场的基层住户对用电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再加上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用电基层住户的需求整体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供电所的服务重心和服务模式都要有所改变,对基层住户的服务,不仅要满足供电多要求,还需要注重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致力于为基层住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内容,获得基层住户更加积极的服务反馈。

2.4 安全管理基础不牢

大多数供电所人员能够清楚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却没有落到实处,安全活动的推行仅停留在学习通告层面,全员没有切实参与进来。供电所安全警示等标志未能及时更新或不齐全,导致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将安全管理作为每日必检的工作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全能型”供电所的管理策略

3.1 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

建设“全能型”基层供电所,需要将原来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转型,从组织架构、业务范围、服务资源组合、员工能力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升级优化、改进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增加员工的工作量,改变员工的工作习惯,带来一定阶段的不适应。这就要求广大员工加快观念转变,从有利于用户满意用电、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等角度出发,对现有的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和用户用电需求的作业形式、服务流程、工作习惯主动改进和革新,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如果观念不转变,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服务和努力做好服务的意识,整体工作就难以顺利推进。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切实树立起服务意识,“全能型”基层供电所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实到位,供电所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才能有质的飞跃。

3.2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建设“全能型”基层供电所对员工的要求是一专多能,但从当前基层供电所员工现状来看,距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基层供电所普遍存在着登杆的不会操作计算机、玩电脑的不会现场施工、年龄大的不能适应新技术新业务、年轻的不会处理较为复杂的具体事件等情况,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不满足一专多能的要求。因此,加大基层供电所全员培训力度,通过多岗位交叉学习、针对新业务的拓展培训、基本知识抽调考等方式,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熟悉供电所每项业务知识,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满足台区经理制和综合柜员制的职责要求;同时,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员工良好的敬业精神,强化员工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满足“全能型”供电所要求。

3.3 推进业务融合,实现一站式服务

建设“全能型”基层供电所,是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须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供电所业务范围。当前,基层供电所新型业务的拓展还比较滞后,不能满足部分用电客户需求,特别在电改全面深化、售电市场放开的情况下,供电企业的竞争能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因此,供电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改善服务水平、提升业务能力,结合供电所实际和市场需求,及时拓展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新业务,加快“互联网+”及电子渠道推广,确保不丢失供电服务末端阵地;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客户改变用能习惯,培育新的用电市场,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同时,应结合基层供电所管理实际,积极推进营配业务融合,增加供电所业务处理能力,发挥供电所属地协调职能和业务支撑作用,实现供电所辖区内与供电服务有关的业务都能在供电所得到受理和解决,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电力服务。

3.4 统筹业务协同,提高服务效率

在“全能型”基层供电所建设中,须优化基层供电所作业组织形式,应用“互联网+” 技术,推进基层供电所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建立更加高效的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模式。其中台区经理制、综合柜员制的推行,供电服务班、配电运检班的设立,在一定层面上使管理责任更加明晰,考核更容易量化。但同时,因为具体的分工,也对业务协同带来更高的要求,台区经理之间须相互协作,形成网格化服务网络,特别在配网运维人员和台区经理之间、在营销专业和配电专业之间,必须强化协同配合,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首到负责制等相关要求,不能各自为战,更不允许推诿扯皮。应充分发挥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作用,发挥供电所所长的协调指挥作用,以“互联网+营销服务”“互联网+配电运检” 为支撑,推广应用台区经理移动业务终端,实现客户服务、低压配网运维日常业务的智能化管理、可视化监控和信息化调度,确保服务高效,用户满意。

4 结束语

建设全能型供电所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是促进我国基层电力企业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全能型供电所更加注重职员与岗位的结合,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供电所进行管理,从而满足基层住户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明星,王子杰,刘志诚,等.基于“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劳动组织优化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S1):100-104.

论文作者:张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  ;  ;  ;  ;  ;  ;  ;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浅析论文_张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