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王建波论文_王建波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王建波论文_王建波

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观察以 0.3%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为剖宫产及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方法:随机选择自愿硬膜外镇痛单胎,足月早期产妇,60例为Ⅰ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不愿意采用硬膜外需要肌肉注射哌替啶60例为Ⅱ组(对照组)。Ⅰ组连接到一个恒定速度术后镇痛泵(2mL/h)持续输注0.3%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氯胺酮100mg、舒芬太尼50μ克,氟哌碇2.5mg复合液100mL;Ⅱ组术后按需要肌肉注射杜冷丁(1mg/kg)镇痛。在手术后48小时内,观察镇痛,镇静,恶心,呕吐,哺乳期,肠道排气等指标时。结果:术后VAS镇静评分和评价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初乳时间和肠排气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3%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和氟哌啶剖宫产镇痛和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产妇泌乳和射乳的,并且对帮助恢复胃肠功能有所用处,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

关键词:镇痛;泌乳;影响

分娩的疼痛大多数女性的生活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产妇硬膜外镇痛(PCEA)技术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它可以减少或消除疼痛,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现已广泛使用。剖腹产后镇痛除了要充分考虑到是否可以有效的镇痛,也应考虑药物对子宫收缩的影响,和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我院以0.3%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哺乳期的产妇,新生儿肠道排气的观察得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产妇,年龄22-38岁,身高152-170cm,体重量57-80kg,除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病史氯胺酮的禁忌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择期进行子宫下段取胎术。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和Ⅱ组,均60例。Ⅰ组为硬膜外镇痛组;Ⅱ组为常规肌注哌替啶组。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无术前用药。

1.2方法

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术前乳酸林格氏输入8-10mL/kg,对患者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血压(N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R)进行常规的监测。记录生命体征作为麻醉前相应的指示线。对于接受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左侧卧位选择L3-4间隙或L2-3间隙穿刺,采用针内针法,见到脑脊液后注入(0.75%的布比卡因2mL加10%GS1mL)重比重液1.8-2mL,平卧位后右侧臀部垫高15-30度,麻醉平面控制到T6以下。使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横切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与手术结束前1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3%甲磺酸罗哌卡因、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混合液5-8mL作为负荷量,Ⅰ组随之连接恒速镇痛泵(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产),2mL/h持续泵入0.3%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加氯胺酮100mg,舒芬太尼50ug,氟哌碇2.5mg复合液100mL;,并且根据情况调节药物的浓度和用量。Ⅱ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按需肌注哌替啶(1mg/kg)镇痛,镇痛时间为48h。术后持续监测ECGBPRRHR及SPO2及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ECGBPRRHR及SPO2;②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镇痛开始后4、8、16、24、48h安静及活动时VAS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极度疼痛);③术毕、术后4、8、16h的改良bromage评分(双下肢运动阻滞不对称时取阻滞程度高者);④镇静评定标准为:0分为无镇静,患者觉醒;1分为轻度镇静,偶尔瞌睡,易于唤醒;2分为中度镇静,经常瞌睡,易于唤醒;3分为重度镇静,瞌睡,难于唤醒;⑤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头昏,皮肤瘙痒、尿储留、呼吸抑制及肢体麻木、躁动等情况;⑥记录产后开乳时间、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肠排气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一般情况: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和胎龄,局部麻醉手术的量,BPRRHR及SPO2、补液量,失血,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P>0.05)。但经过术后对MAP、HR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Ⅱ组较Ⅰ组高,MAP(mmhg)峰值Ⅰ组96.67±11.38;Ⅱ组108.75±15.03,谷值Ⅰ组81.67±7.35;Ⅱ组72.91±6.09,峰值、谷值Ⅱ组波动较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阻滞程度两组中,术毕时、术后8、16、24、36h时,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运动阻滞。而术后4hⅠ组(0.28±0.18)和Ⅱ组无运动阻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Ⅰ组有4例出现单侧肢体轻度麻木,轻轻拉出硬膜外导管一点,2h后恢复正常。它可能是导管一侧的尖端偏向神经根一侧引起。镇痛、镇静效果: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Ⅰ。出乳时间(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后肠排气时间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明显短于Ⅱ组。术后并发症两组都出现不良反应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出现头昏5例,经平卧休息后缓解;Ⅱ组出现恶心、呕吐10例,Ⅰ组未出现。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尽快使产妇恢复泌乳的关键是要保证产妇母乳喂养哺乳期和哺乳期和喷乳必须在互动催乳素和催产素进行。这两个因素有很多,如疼痛,焦虑,紧张,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会影响产妇的休息和吃饭,同时抑制催乳素的孕妇血浆(plasmaprolactin,PRL)分泌。抑制其分泌。本文观察0.3%的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和氟哌啶硬膜外持续泵入,运动阻滞未见显著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后BP,RR,HR和SpO2和那么顺利,它不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谵妄和新生儿的抑制,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不良反应少。有利于产妇的泌乳和射乳。

综上所述,0.3%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优异,同时有利于泌乳和射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秀的镇痛剂。

参考文献:

[1] 亓振国,李全,王锋,李成平,王玉杰,元桂丽. 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3,19(02):286-288.

[2] 白炜,胡如,卢红艳,赵军孝. 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 2016(04):425-426.

[3] 谢志文,杜鸣.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05):558-559.

论文作者:王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王建波论文_王建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