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研究论文_欧阳高胜

欧阳高胜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对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展开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收入的5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并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支持治疗分为未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观察组各2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以支气管扩张92%、累及>3个肺野88%、空洞64%为主;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如存在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肺野、空洞、毁损肺等影像特征应高度怀疑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予以免疫支持治疗则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耐药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免疫支持治疗

我国是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在所有结核病中尤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肺结核仍然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抗结核治疗成为首选治疗手段,但随着用药周期及剂量的增加,耐药问题以及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随之涌现。既往临床采取的痰培养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虽然有助于诊断但耗时较长,难以为早期治疗提供有力帮助。加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后病情更为复杂,治疗难度随之增加,所以围绕早期诊断和治疗展开研究十分有必要。为研究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收入的5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支持治疗分为未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6例;年龄48岁~68岁,平均年龄(54.33±1.28)岁;肺结核病程3年~10年,平均病程(5.28±1.02)年;病症类型:单耐药结核病4例、多耐药结核病15例、耐多药结核病5例、广泛耐药结核病1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4例;年龄49岁~69岁,平均年龄(54.35±1.30)岁;肺结核病程3.5年~10年,平均病程(5.31±1.04)年;病症类型:单耐药结核病5例、多耐药结核病15例、耐多药结核病4例、广泛耐药结核病1例。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者;(2)药敏试验证实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等任意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者。排除标准:(1)未按照医嘱规范用药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不明显,可分组比较。

1.2 方法

首先对5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着重总结后者的影像学特征。随后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支持治疗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个体化化疗治疗,遵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内容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筛选疗效最佳的药物予以治疗[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免疫支持治疗,即: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03)1瓶+1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摇匀后臀部肌肉深部注射,每2周用药1次,持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影像学特征、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选为观察指标,其中影像学特征包括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肺野、空洞、毁损肺,均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X线检查获得;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热、胃肠道反应。

1.4 疗效标准

依据影像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测结果制定疗效标准如下:治愈:病灶彻底消失,细菌学检测结果阴性;显效:病灶稳定且不排菌;有效:病灶稳定但细菌学检测结果长期阳性;无效:病灶扩大;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等级资料以Z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

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以支气管扩张92%、累及>3个肺野88%、空洞64%为主,见表1。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受人口基数的影响,我国成为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肺结核高发国家[3]。耐药肺结核是指耐受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肺结核类型,相较于普通肺结核,该病症的治愈率更低,仅有50%~60%左右[4]。由于耐药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普遍较差,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情形不再属于个例,诊治难度进一步提升。

既往临床采取的细菌学检测虽然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但整个检测耗时长,发病早期难以得到明确的诊断而延误治疗[5]。此外,耐药肺结核本身的治疗十分困难,在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后治疗难度随之提高,围绕此方面展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证实,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普遍存在着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肺野、空洞、毁损肺情形,通过影像学检查即可以早期发现上述特征,为初步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在个体化治疗基础上予以免疫支持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60%,明显高于未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44%,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并未因此而大幅提高。由此提示临床,通过开展影像学检查并对形成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细菌学结果有助于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早期诊断,而联合免疫支持治疗可有效提升后者的疗效,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耐药肺结核患者如存在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肺野、空洞、毁损肺等影像特征应高度怀疑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予以免疫支持治疗则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吴妹英.苏州地区64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04):628-631.

[2]潘永,潘修成,张瑞梅,等.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和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02):72-75.

[3]曹杨荣.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耐药性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01):71-73.

[4]张权武.利奈唑胺联合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2):38-39.

[5]林勇明,梁庆福,魏淑贞,等.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结核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18(09):651-654.

论文作者:欧阳高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研究论文_欧阳高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