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提问_科技论文

大力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提问_科技论文

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及其产业——温家宝同志答本刊记者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温家宝论文,大力发展论文,记者问论文,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副组长温家宝最近就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我国已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你能否谈谈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位置如何?

答: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是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紧迫任务,关系“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高科技,谁在这个领域占有优势,谁就处于主动地位。现在,高科技的发展和渗透成为科技进步的主流。为了在跨世纪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继把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列入重要决策议程,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积极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这种竞争和发展的态势,对我们既是相遇,也是挑战。

未来15年,我们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高科技及其产业与现代化大生产和开放的大市场紧密相联,是科学、技术与管理的高度集成。它以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革新工艺、改进装备,不仅可以改变和超越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发展阶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消耗,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抓住高科技,就抓住了整个科技工作的龙头;抓住高科技产业,就抓住了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领域。

问:当前,党和国家制定了哪些促进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呢?

答:我国整个科技工作要按照科技应用与开发、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全面部署。基础性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明和发现,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经济建设是科技应用与开发的主战场,科技工作必须面向这个主战场。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既包含基础性研究,又包含应用与开发,两者紧密相联。高科技研究及其产业化的任务,就是要把握国际高科技发展的趋势,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重点开发电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技术,着力解决关键性、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力争下个世纪初,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产业体系,带动整个科研上水平、经济发展上台阶,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储备。

为实现上述任务,我们必须把高科技及其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实践中注意把握以下指导方针:坚持突出国家目标,把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地位、国际竞争实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作为高科技研究及其产业化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和产业化项目;坚持改革开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新体制;强化自主创新,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增强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和经济技术实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课题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重点攻克。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一个整体,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两者互相促进。高科技是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化是高科技的应用、开发和转化。这两个问题处于不同的层次,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运用不同的机制。

问:你认为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关键是什么?

答: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重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高科技研究的创新,要从基础性研究抓起,着眼于创立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为应用开发提供源泉。高科技研究的重大突破,势必会带动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至引起技术、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革。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创新,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创新。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和新装备,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要着眼于创新;引进技术,也要立足于创新。要通过开发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优化组合。

问:你能否再详细谈谈在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中实现创新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创新难度大、风险大、要求高,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一是要根据我国国情,经过科学论证和审慎决策,在部分重要领域集中力量建好几项大科学工程,为相关领域的创新提供理论、技术和装备,力争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振奋民族精神的战略举措。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科技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培育和发展技术转让的中介机构,建立技术创新服务组织和技术推广网络。四是加强综合配套和系统集成,发挥多学科、多技术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功能和效益。

建立创新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新的科研院所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创新作为检验高科技成果的首要标准。优秀的科技成果和有竞争力的产品一定要有创新,优秀的科学家一定要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优秀的企业一定要不断开发出新产品。要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向创新的课题和项目倾斜;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导向和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问: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和农业是发展高科技和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方面,我国在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及农业中要注意些什么?

答:传统产业的改造,关系到现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要以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要以高科技为杠杆、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促进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要在传统产业中形成和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迅速推广、扩散的机制,加大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力度。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准企业技术改造的路子,坚持高起点,防止出现边改造、边落后的状况。要注重原有的技术基础与高新技术的配套衔接,充分挖掘企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潜力,使高新技术能在传统产业中生长和发展。在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迅速转化国内已有优秀科研成果的同时,注重引进关键技术和装备,自力更生进行消化、吸收和系统配套。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学会科学管理,鼓励合作研究,共同开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总体上看,它的科技水平较低,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潜力很大,任务也更为艰巨。发展现代农业,要注重高新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的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是品种选育理论和方法、基因工程实用化、病虫害防治机理。二要利用高科技的系统工程和综合集成为农业发展规划、区域综合开发、江河湖泊治理和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三要选择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四要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利用高科技手段连接农业生产和大市场,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

问: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人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我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人才。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资金可以筹措,设备可以购置,唯有人才特别是人的创造精神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人才的素质决定着高科技研究和产业化的水平。我们必须抓紧建设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的科学家队伍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队伍,特别要把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作为紧迫任务。

根据高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人才的状况,既要培养造就能够进入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科学家,又要培养造就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攻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难题的工程技术专家,特别要注重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帅才”,既能在一个方面领导并组织科技工作的人才,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目光远大并能筹划未来的学科带头人。

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老、中、青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个科技人员各展所长。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虚心向老科学家学习,勤奋、务实,淡泊名利,勇攀高峰,为国争光。老科学家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发扬甘为人梯的高尚精神,把培养优秀年轻人才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全社会都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标签:;  ;  

大力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提问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