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与时代因素结合视角的阳光德育研究论文_邵哲

基于传统文化与时代因素结合视角的阳光德育研究论文_邵哲

邵哲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215126 

摘 要:学校教育之本,德育为先。自办学以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坚持以阳光德育作为学校阳光教育品牌研究的核心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和时代因素给阳光德育实施的过程带来了促进和冲击,不重视传统文化,学校德育不能沉淀文化底蕴,形不成气氛,反而与德育的稳定性背道而驰;不重视求新纳异,学校德育将脱离时代,不能与时俱进,造成德育的滞后性。因此,阳光德育结合传统文化和时代因素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阳光 德育 传统 核心价值观

“阳光德育”,借阳光的喻义,指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品德教育。自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创建成为“达标升级学校”始,学校着重研究“阳光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开创了“阳光教育品牌”。作为学校阳光教育品牌研究的核心课题,胜浦实小一直坚持以“阳光德育”为抓手,秉着“德育为先,追求阳光”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个体、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德育实施。“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既被扶持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根本,又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倡导正能量、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德育方式。”胜浦实小正是以这样的“阳光德育”取得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

一、传统文化为积淀,构建阳光德育基础音符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许多优良传统和美德。在浓郁的中华文化熏陶中,孔子三千弟子“因材施教”到现代学校教育,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形成,并根植于现代教育体系中。胜浦实小以这种传统文化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德育框架。

1.江南水乡,孕育不一样的气息

胜浦是有名的江南水乡,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可是随着外来务工人口的大量涌进,独特的胜浦水乡气息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胜浦、感受胜浦水乡特色,学校将胜浦特色的“三宝”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胜浦三宝”陈列馆。“胜浦三宝”主要由宣卷、山歌、水乡三部分组成。宣卷和山歌是水乡胜浦特有的文艺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学唱等想象着水乡妇女在草棚里边打水边唱歌的情景。也可以对水乡传统服饰,尤其是妇女的绣花鞋和头饰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们既可以通过学习了解胜浦辉煌的历史,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感受到水乡文化的细腻厚重,升华了热爱苏州、热爱胜浦的情感。

2.象棋文化,感受不一样的教育

为了响应园区“一校一品”的战略,胜浦实小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特色文化课程——中国象棋。这种蕴含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象棋,让胜浦实小形成了特别的文化氛围,校园中到处可见红黑世界不一样的奇妙:错落有致的象棋雕塑、充满象棋色彩的走廊、雅致宁静的棋室……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感受着学校中浓郁的象棋文化。学校将象棋特色融入到独特的德育课程中去,建设了一套象棋文化班队会活动方案。方案共分为三个板块——“规则、整体和得失”:“规则板块”用中国象棋中的固定规则,马走日,象飞田,兵卒只能往前冲,将帅坐镇田格中等来铺垫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小学生行为守则》、校纪校规等;“整体板块”借中国象棋中棋子之间的相互配合,开展合作、全局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等德育活动;“得失板块”让学生从象棋中有时候必须要放弃棋子来获得更大的胜利事例中感受,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计划好自己的时间,更多时候要舍弃自己的私利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象棋德育,学生很有兴趣,乐于学习接受,并且从中既学到了象棋的相关知识,品格思想又得到了提升。

3.传统节日,培养华夏人的素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渗透呢?胜浦实小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将这些传统、美德的文化系统化,落实于传统的节日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节日活动日程。可以是晨会,可以是班会,可以是参观,可以是体验,从腊八到元宵、从端午到重阳,甚至包括春分、冬至等二十四节气,76位班主任老师用心用智,为学校阳光德育品牌的打造书写了完美的篇章。端午日,包粽子,这一天学生们进社区与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一起包粽子,那香喷喷的粽子便是学生们开心的微笑;重阳节,需敬老,这一天学生们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带去精彩的节目,送上温馨的礼物;秋分时,割稻谷,这一天学生们体验稻耕文化……这一个个活动,撑起了胜浦实小精彩的阳光德育,为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蕴。

二、时代因素为助力,谱写阳光德育精彩乐章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总书记提出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以及八礼四仪等重要精神,提倡学校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胜浦实小立足校情,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提出“立足于小,指向于心,成长于人”的活动策略,以“小阵地、小图片、小童谣、小视频”阵地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产生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与社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小阵地”建设,已初步成为胜浦实验小学阳光德育中非常亮丽的一个德育品牌。

1.“小阵地”强观念,学生个个记心间

胜浦实验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小阵地”。各班级的软板统一划分出四分之一的区域,作为各班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阵地。每个月,各班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一主题,搜集丰富多彩的宣传材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张贴上墙,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爱看爱学,实现班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建设长效化。为了让宣传落实到实处,在晨会课上,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会就当月的主题内容为学生们进行讲解、拓展、延伸,学校还会利用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使每一条内容都形成体系化,在学生们心中形成稳固的概念体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行为观念。在“小阵地”的宣传之外,我们还配以“小沙龙”活动,在晨会以及班会课上,请同学们就本月主题内容的学习收获和心得进行交流分享,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在同伴智慧的碰撞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中生发、绽放。学校更辅以形象生动的展板、橱窗和墙裙文化,在每周一节的班会课中,学校统一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视频和微电影,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做好小阵地,学生心中不忘记。

2.“小图片”显真知,善画乐画带身边

为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开展了“小阵地”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小图片”活动。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开设一节绘画课、进行一次小画展、制作一份口袋册,继而帮助青少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加强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各班美术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搜集相应的图片和资料,鼓励学生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进行创作,创作形式囊括了漫画、连环画、剪纸和纸泥等。每个学生都在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自由发挥,通过学生的热情创作和老师的热心指导,一幅幅精美而又生动的作品跃然眼前。这些作品不仅凸显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苏州人民的勤劳善良、学校生活的欣欣向荣,更能通过这些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的作品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好愿望。每班完成的创作在美术老师和学生评委的投票中选出最深得民心的作品,评比推选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展览,全校师生参观浏览了展板后都啧啧称赞。这些优秀作品在展览过后由学校摄影人员拍摄后进入后期口袋册和折页的制作,这些喜闻乐见的口袋册和折页满载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将走出校园,走进更多青少年的生活中。

3.“小童谣”唱心声,会背会唱人人学

童谣是儿童文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它往往富有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童谣虽然短小,却是集美育、智育和德育为一体的万花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可以借助教唱童谣的形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与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童谣”创作活动,推出一批适合儿童诵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童谣,让学生背诵记忆。每个学期,学校还会开展“童谣吟诵”大赛,将童谣创作与展示作为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活动,让学生在童谣浸润中感受校园文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营养。此外,学校将“新童谣”作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德育教育内容,并将这些童谣编撰成小册子,制作成口袋书和折页,作为思品课与班队会课的教育内容。童谣的传唱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我们也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传唱我们的“新童谣”,让家庭和社区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4.“小视频”展风采,寓教于乐入心间

“小视频”是未成年人易于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更是将静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动态的影像,寓教于乐,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家长拿起身边手机或DV机,随手拍下身边的人、发现身边的美、体现社会的和谐,把同学间、师生间、邻里间、家庭里的社会美德小事以视频方式展示出来。这一系列小视频经过学校老师的剪辑和再创作,确立了一些小主题比如“法治篇”、“友善篇”和“敬业篇”等等,这些小视频放在校园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频展示专区。当学生观看这些视频时便能发现那些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物以及身边发生的故事。通过小视频这个载体,让更多的家庭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拍摄中来,弘扬普通人的“爱国之心、敬业之行、诚信之本、友善之举”,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心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从灵魂深处影响与教育学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胜浦实小的阳光德育如今正在胜浦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一名名认真负责的“学生义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服务监督他人的机会;那一个个“阳光少年”,证明每一位同学都是最优秀的自己;那一张张象征着“阳光班级”的奖状,让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有理由相信,胜浦实验小学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德育”的润泽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一个个富有传统文化特点与时代气息的“小活动”,必将让更多的孩子在德育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春风化雨融于心,润物无声践于行,胜浦实验小学的阳光教育一定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杜兆义 《实践新课程·阳光德育的经纬线》.2013年,12期。

论文作者:邵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基于传统文化与时代因素结合视角的阳光德育研究论文_邵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