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断加强对于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的技术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和有效性,能够显著改善园林工程的建设效率,达到园林设计理念发挥的最大化,从而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一个优美、洁净、舒畅的园林环境与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生活的现代化与自然化的完美地结合创造条件。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管理措施
1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意义分析
就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而言,植物的种植以及养护是一体的,二者不仅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且相辅相成,均可对植物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在实施具体的绿化建设操作时,种植植物需要择选适宜的土壤和幼苗。了解各种技术要求,统计各种有关数据,这些均会对种植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绿化植物的种植关乎到植物后期是否可以良好地生长、发育。所以,有必要在种植过程中安排好各环节工作,促使后期各环节绿化建设操作可以更为顺利地开展和实施[1]。第二,合理养护绿化植物,作为绿化建设的坚强后盾,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后期养护质量。因此,在实施各环节相关工作时,理应重视施肥、修剪以及灌溉操作等。同时,在具体进行养护工作时,需要了解植物是否遭受到各种病虫侵害的可能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多种有效预防以及治理措施。第三,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以及养护技术管理之间相互影响。在落实每个环节工作时,均以提升环境美观度为目标,使设计和色彩搭配得当。使得前期种植和后期养护可以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的高质量。
2园林绿化种植技术管理的现状
2.1对种植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
绿化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其工作复杂而繁琐,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与漫长的时间,与园林的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相比,没有明显而直接的价值体现,致使相关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相关技术的管理与完善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组织与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也不能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园林建设更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与目的。
2.2对种植与养护工作投入的经费不足
对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导致资金与资源的投入力度不够,对于先进技术、设备及其人员的引进与培养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园林种植与养护技术和设备无法应对城市对于园林建设艺术性、多样性、实用性和美感的高要求。
2.3种植与养护人才缺乏,相关技术与设备落后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此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青年学生投身此项事业的人数不多,目前从事此类工作的多是之前具有种植与养护经验的农民和年龄较大的相关技术人员,知识构成和专业素养有所不足,技术和设备的革新与改进缺乏应有的动力。
3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植草施工技术的应用
植草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应首先保证植被草坪的厚度20cm,种植前,应清除杂物,包括各种杂草、废弃物以及草根等;其次,应翻耙土壤,保持松软。清除种植场地的各种垃圾后,才可种植植物。且在处理杂草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药剂,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除草剂包括二甲四氯、五氯酚钠等,能有效去除杂草,且大量使用则会对之后种植的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2]。因此,在使用药剂时,一定要结合施工场地杂草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用药。最后,施肥。施肥是保证土壤中含有营养成分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对种植场地的土壤进行施肥。通常情况下,1000m2的土地面积施肥量应超出50kg。
3.2苗木种植施工技术的应用
苗木种植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有2个方面:(1)种植场地的处理工作:在进行苗木种植施工前,应全面清理种植场,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及相关规范处理施工场地。在种植穴中填入1.5kg有机肥,并覆盖土壤[3]。同时,应根据施工方案挖掘种植地,并保持坑壁的垂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苗木的栽植过程:应根据苗木生长规律栽植,栽植时间应选适宜植物的生长时期。在种植穴中载入苗木,应保持苗木根部呈自然形态散开,填埋土壤时,应填到坑穴1/3处时,将苗木提起轻晃,保持土壤松散,再继续填土。
3.3植物栽植技术的应用
植物栽植技术的应用,应充分考虑以下2方面:(1)植物栽植的时间:植物栽植,一定要根据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栽植。如当进行落叶植物的栽植时,应选春天栽种,乔木植物的栽植时间宜选春天或秋天。此外,若反季节栽种植物,应带土坨栽种,注意浇水次数及控制施肥。(2)植物配置:由于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场所不同,在挑选需要栽植的植物时,应注意所选的植物与园林建设的整体意境是否协调。同时,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使其具有美感。
4提高绿化养护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4.1贯彻园林设计理念,提高人员植被保护意识
对于园林养护人员一定要积极普及所在园林的基础设计思路与理念,从而提高其植物养护的整体性和全局性,达到基础养护工作与园林整体规划与设计相辅相成;进一步提高园林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提高其对于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了解植物养护工作在生态、减灾、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从而激发其参与支持园林绿化养护事业的热情与积极性。
4.2建立健全日常养护工作流程与工作规则
日常的养护工作主要有:灌溉、排涝、修剪、施肥、耕地除草、防寒、防风等具体的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与环境的不同,设置不同季节甚至月份的相关养护工作程序与工作原则,保证园林养护工作都在一套合理、科学而完整的流程下进行运作,避免养护工作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并加强对于日常养护工作的相关核查与监督工作,使得每项工作都切实而积极地履行,从而达到植物的健康养护与园林的美观保持并行的局面,扩大了园林工程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价值。
4.3加强对于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防治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且比较复杂的工作,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辅以综合防治。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树木会发生的病虫害问题,养护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加大对此类植物的养护力度,还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2],已经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治理,防止蔓延成灾;并做好治疗病虫害的相关药水储备工作,保证药水的有效与质量,防止由于药品过期或病虫对药水产生抗性而导致药品失效。蚜虫:多采用氧化乐果、敌敌畏、辛硫磷等防治;介壳虫:多采用氧化乐果、敌敌畏、辛硫磷等防治;蛾类:多采用氧化乐果、敌敌畏等防治或灯光诱杀;螨类:多采用三氯杀螨醇乳油、辛硫磷、甲胺磷等防治。
4.4强化专人巡查、维护、看管的专项工作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日常对于植物的相关情况进行巡查、看管、记录,对于出现的植物落叶、干枯、病虫害以及不良生长等现象以及时报予专人进行维护和治疗,从而提高园林养护工作的预见性、能动性、及时性,达到园林养护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植物的种植与养护工作则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步骤;不断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技术,加强绿化工程的相关技术管理是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布局、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郭亮.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现状及要点[J].河南农业,2018(14):21-22.
[2]慈华聪,王鹏山,田晓明.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8(07):170-171.
[3]孙守超.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8(06):175.
[4]肖敦霞.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分析[J].居舍,2018(04):103.
论文作者:张蕊蕊,徐福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植物论文; 工作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病虫害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苗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