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寨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_郑志文,曾兴隆 谢林英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340

摘要:本文根据黄花寨水电站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品质检验、比对选择,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推荐施工配合比。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引气剂

工程概况:黄花寨水电站位于长顺县敦操乡蒙江干流格凸河上,是格凸河干流的第三个梯级,装机2×27MW,水库蓄水位795.5m,相应库容1.628亿m3,具有调节性能。死水位770m,死库容0.799亿m3,有效库容0.829亿m3,电站式样为坝后式,最大坝高110m,坝顶高程800m,坝顶宽6m,坝顶弧长287.625m,坝顶底最大宽度26.5m,本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大坝,发电厂房、溢洪道均为2级水工建筑物,厂房置于坝后左岸边,地面式厂房。

设计技术要求:三级配C9020 W6 F100。。二级配C9020 W8 F100。

1、原材料

1.1、水泥

选用贵州水晶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晶”牌P•O42.5水泥和贵州畅达瑞安水泥有限公司“畅达”牌P•O42.5水泥进行对比,其物理力学性能结果为:水晶P▪O42.5比表面积372m2/kg、标准稠度27.6%、安定性1.0mm、初凝130min、终凝180min、3d抗折强度6.1MPa、28d抗折强度9.6MPa、3d抗压强度27.7MPa、28d抗压强度52.9MPa;畅达P▪O42.5比表面积345m2/kg、标准稠度27.0%、安定性1.0mm、初凝145min、终凝203min、3d抗折强度4.8MPa、28d抗折强度9.20MPa、3d抗压强度21.6MPa、28d抗压强度48.5MPa。虽然两种水泥所检性能结果符合标准要求,但畅达水泥比水晶水泥的比表面积小、稠度用水量少、凝结时间长,更适用于碾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最终采用畅达水泥。

1.2、粉煤灰

由于市场上Ⅰ级粉煤灰采购运输不方便且成本较高,通过几个厂家的对比试验使用了经济较好的贵州安顺电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试验结果为:细度17.0%,烧失量4.90%,需水量比102%,三氧化硫含量 0.7%,含水量0.1%。

1.3、骨料

细骨料采用黄花寨水电站工地砂石厂生产的人工砂,其品质检验结果:饱和干密度2700kg/m3、堆积密度1440 kg/m3、饱和面干吸水率2.7%、坚固性1%、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0.1%、细度模数:2.86、石粉含量13.5%。

粗骨料采用黄花寨水电站工地砂石厂生产的碎石,其品质检验结果为:规格5~20 mm饱和干密度2720kg/m3、吸水率0.46%、含泥量0.3%、压碎指标6.5%、针片状含量3%、坚固性1%、超径2%、逊径6%;规格20~40 mm饱和干密度:2720kg/m3、吸水率0.25%、含泥量0.2%、压碎指标6.5%、针片状含量3%、坚固性1%、超径0%、逊径3%;规格40~80 mm饱和干密度:2720kg/m3、吸水率0.12%、含泥量0.1%、压碎指标6.5%、针片状含量2%、坚固性1%、超径1%、逊径3%。级配组合试验结果为:20~40 mm60%:5~20 mm40%振实容重1740 kg/m3,空隙率36%;20~40 mm50%:5~20 mm50%振实容重1760 kg/m3,空隙率35%;20~40 mm40%:5~20 mm60%振实容重1720 kg/m3,空隙率37%;40~80mm50%:20~40 mm30%:5~20 mm20%振实容重1770 kg/m3,空隙率35%;40~80mm40%:20~40 mm30%:5~20 mm30%振实容重1810 kg/m3,空隙率33%;40~80mm30%:20~40 mm40%:5~20 mm30%振实容重1770 kg/m3,空隙率35%;人工砂和碎石所检各项品质指标结果符合DL/T5122-2009规范要求。根据级配组合试验结果,碾压混凝土选择三级配比例:(40~80mm):(20~40mm):(5~20mm)=30:40:30、二级配比例:(20~40mm):(5~20mm)=50:50;

1.4、外加剂

通过几个厂家的对比试验选用了湖北恒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DN-Ⅰ型缓凝高效减水剂(粉剂)和HL-E型引气剂(粉剂),该减水剂与畅达水泥适应性好,饱和掺量为0.8%,减水率24.5%,泌水率比26%,初凝时间差+115 min,终凝时间差+70 min,含气量1.2%,28天抗压强度比为135%。引气剂按厂家推荐5/万检验:减水率6.3%,泌水率比57%,初凝时间差+5 min,终凝时间差+20 min,含气量5.7%,28天抗压强度比为91%。减水剂和引气剂所检项目性能结果符合GB8076- 2008标准技术要求。

1.5、拌合用水采用洁净的饮用水

1.6水泥、掺入粉煤灰及外加剂下的水化热性能

水化热试验采用《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GB/T12959-2008)中的溶解热法(基准法),分别进行水泥的水化热、50%的粉煤灰掺量、50%粉煤灰掺量下掺入减水剂(掺量为饱和掺量点0.8%)的水化热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1。

由表1-1结果可知,在“畅达瑞安”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50%的安顺Ⅱ级粉煤灰能使早期水化热大幅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在50%“畅达”牌P•O42.5水泥+50%的安顺Ⅱ级粉煤灰中,掺入FDN-Ⅰ型外加剂时,能降低早期水泥胶砂的水化热值。

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2.1混凝土配制强度及碾压混凝土基本参数的确定

2.1.1混凝土配制强度

为了使施工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本试验是根据《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05)的要求进行强度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计算式为:fcu,o=fcu,k+tσ,t取0.840、σ取4.0 MPa,设计强度为C9020。fcu,o=20+0.840×4.0=23.4MPa。

2.1.2碾压混凝土的最优砂率

碾压混凝土的砂率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用水量。砂率过小,则骨料的的空隙中砂浆数量就会不足,造成混凝土碾压时泛浆困难,粘聚性、保水性、可碾性变差,难以碾压密实,影响混凝土施工性及强度、耐久性等其他一些性能;砂率过大,砂子的比表面积增大,会使混凝土VC值和单位用水量都增大,强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经济性。最优砂率选择试验成果为:三级配采用固定用水量78kg/m3、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50%、FDN-Ⅰ掺量0.8%、HL-E掺量4/万,变动砂率30%、32%、34%时对应的混凝土VC值为6.4s、5.6s、7.5s。二级配采用固定用水量93 kg/m3、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50%、FDN-Ⅰ掺量0.8%、HL-E掺量5/万,变动砂率34%、36%、38%时对应的混凝土VC值为5.3s、4.6s、6.7s。根据试验的结果选择了碾压混凝土的最优砂率:三级配碾压混凝土为32%,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为36%。

2.1.3碾压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碾压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满足施工要求的VC值、可碾性、液化泛浆的前提下,力求单位用水量最小。用水量直接关系到碾压混凝土工作度VC值的大小,用水量与VC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用水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VC值减小,单位用水量的选择成果为:三级配采用固定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50%、砂率32%、FDN-Ⅰ掺量0.8%、HL-E掺量4/万,变动用水量73 kg/m3、78 kg/m3、83kg/m3时对应的混凝土VC值为8.4s、5.7s、3.5s;二级配采用固定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50%、砂率36%、FDN-Ⅰ掺量0.8%、HL-E掺量5/万,变动用水量88 kg/m3、93kg/m3、98kg/m3时对应的混凝土VC值为7.8s、4.6s、2.0s。根据试验成果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及现场碾压效果、层间结合质量比较好的VC值其机口控制在2~4s,因此选择大坝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用水量约83kg/m3,二级配的用水量约98kg/m3。

2.2碾压混凝土

2.2.1三级配、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是在确定粗骨料级配比例、最优砂率、外加剂掺量和单位用水量的基础上,对拟定水胶比和固定粉煤灰掺量(参考以往试验成果和已建工程的有关试验资料按50%)进行试验,主要的试验内容有:VC值、容重、含气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表2-3

.

根据表2-3试验结果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后,虽然二、三级配0.55水胶比 90d抗压强度24.2MPa、23.8 MPa能达到配制强度的要求,但还要考虑到要满足耐久性设计指标要求,且实验室内混凝土的碾压成型及养护条件与施工现场差异较大,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参考国内坝高在100m以上的碾压混凝土参数,在配制强度的基础上加上了差值(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取3.0MPa左右),选择二级配0.50水胶比90d抗压强度27.0MPa和三级配0.50水胶比90d抗压强度27.5MPa进行推荐配合比,推荐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4。

对表2-4选定推荐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复核试验,主要试验项目:VC值、容重、含气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渗等级、抗冻,除验证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还要看是否满足设计耐久性要求。复核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性能结果见表2-5

2-5 复核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性能结果

通过表2-5试验结果可知,推荐的室内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抗冻、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3、结语

在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注意

1.根据当地的气温、湿度环境气候尽量选择较小的VC值,只要仓面振动碾不陷碾为宜,这对碾压混凝土的可碾性和层间结合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2.不同品种的引气剂对所用材料都有适应性,会影响碾压混凝土含气量。

参考文献:

[1]碾压混凝土快速筑坝技术【S】

[2]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S】

[3]DL/T5330-200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4]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

[5]DL/T5112-2009;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

论文作者:郑志文,曾兴隆 谢林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黄花寨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_郑志文,曾兴隆 谢林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